第015章 主打的就是叛逆

作品:《相声:我!搭档教习,德云逍遥候

    陶阔洲想将评书艺术延续下去的心,是好的。


    只不过,他太急了。


    往常他也给学生们说过评书段子。


    同学们听了之后,亦是好评如潮。


    可奇怪的是,就是没有人愿意学习评书。


    让陶阔洲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这也怪不得学生们。


    人家来上京电学院学表演,为的就是曝光出名当明星。


    可现在评书却没有市场。


    即使说的再好,又有什么用?


    现在这个世道,大家都很现实。


    除非是真的热爱,否则谁又愿意为此而付出自己的人生呢。


    这一点,许清看的很透彻。


    他也相信,陶阔洲能够看透。


    只不过老人家不愿意妥协罢了。


    “师父,您这太突然了,我也没准备啊。”


    陶阔洲摆摆手,说:“要的就是你没准备,正好看看你的活儿退步了没有,我给你的那块醒木带了吧?”


    许清点点头:“带了。”


    “行,我这有把折扇,你拿着。”


    陶阔洲从衣服里掏出一把扇子,递给许清。


    许清接过来一看。


    褐红的大骨,很古朴。


    但明显不是那把珍藏的折扇。


    许清问了一句:“石祖师的那把扇子呢?”


    陶阔洲乐了,说:“就知道你小子要问,那把扇子可是宝贝,在家里放着呢,你还想拿它用呢?”


    许清也笑了:“没有,就是顺口问问。”


    师父要检验徒弟的功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陶阔洲都这么说了,许清也不好再拒绝。


    而且他也没想真的拒绝,毕竟每说一次相声,都是有系统奖励的。


    他又有什么拒绝的理由呢?


    不过,要上台还得等一会儿。


    现在台上的学生正表演呢,总不能把人家撵下去。


    俩人找了个角落坐下。


    一边叙旧,一边讨论待会儿说那一段儿评书。


    陶阔洲的意思,是想让许清来一段比较经典的,流传比较广的段子。


    这样比较容易让学生们听进去。


    可许清却觉得。


    这次并不能算的上正式说书,能用的时间也不长。


    那些经典的书目又大都是中长篇。


    恐怕刚开一个头儿,时间就到了。


    所以许清就提议说一些短篇的小段子。


    或者是‘扣子’比较多的段子。


    最后。


    定下了一个书目。


    《皮裤胡同凶宅奇案》


    又叫《张小乙下南京》


    其实‘凶宅奇案’是‘张小乙下南京’的缩略版。


    也是许清凭借记忆复刻出来的、为数不多的段子之一。


    这个书目,在另一个世界里,是由老郭创作并演绎的单口相声。


    不过在这里,暂时还未出现。


    所以陶阔洲就以为,这是许清自创的书目。


    一时间惊为天人。


    正想细细询问其中纲概之时。


    前面的同学已经表演结束。


    有学校的曲艺老师喊他们了。


    陶阔洲只能按下心中好奇,带着许清往台上走去。


    一个上年纪的女教师还说:“老陶,快点开始吧,你瞧学生们都等不及了。”


    陶阔洲乐呵呵的答应:“哈哈,行。”


    两人脚步不停,直接走上了讲台。


    有学生已经很有眼色的搬了桌子,帮着放在台上。


    学生们是真的喜欢这个环节。


    一方面可以听评书故事。


    另一方面,也可以偷懒一番,免去自己的功课展示。


    何乐而不为?


    许清跟着陶阔洲站在台上。


    陶阔洲先介绍他:“同学们,这就是我跟你们提过的,我的徒弟,许清。”


    啪啪啪……


    掌声响起。


    不热也不冷。


    属于给面子的掌声。


    陶阔洲继续说:“大家都知道,学校里批准了我每个月可以在课堂上说一次评书。”


    “今天呢,我想把这个机会给我徒弟,你们别看他年轻,其实说书的本事,比我可强多了。”


    “许清是打小跟我学的,很有天赋……”


    “……”


    陶阔洲开始讲述自己跟许清的渊源。


    谁知还没讲几句。


    就有学生打断了。


    “陶老师,这话您都说了多少遍了,我们都知道许清学长,快开始吧!”


    “对对,开始开始!”


    这么一说。


    陶阔洲也笑了。


    “行,看来大家都等不及了,那我也不废话了。”


    说着,陶阔洲转头看了许清一眼。


    给了一个鼓励的眼神。


    然后就走下去坐在座位上。


    许清呢。


    就站在桌子后面,将醒木和折扇摆好。


    评书这一门的规矩,说书人一般是不能坐下的。


    因为说评书讲究心到、手到、口到、眼到、足到。


    很多情节需耍配合肢体动作,才显的生动。


    当然,这也不是必须的。


    如果说书人的功力高深,只用说的就能让观众着迷,那坐着说也可以。


    而许清为什么不坐下说呢?


    并不是他功力不够。


    而是因为,没有人给他准备椅子。


    好吧。


    这种教室里也没有可以活动的椅子。


    连桌子都是提前准备好的。


    就这么着吧。


    许清扫了一眼台下的师生,定了定神。


    “各位前辈、学弟学妹们好,我叫许清,来给大家说一段小故事。”


    “说实话,能给你们当一次学长,我心里也挺高兴。”


    “不过,我更喜欢听师兄这个称呼,毕竟,我没上过大学。”


    话一说完,底下的学生就会心一笑。


    也有觉得奇怪的。


    【哈,占便宜来的……】


    【没上过学?不会吧,现在还有没上过学的?】


    【你耳朵瞎了?人家是没上大学!】


    ……


    底下的声音不大,所以许清也没有理会。


    “首先,在开讲之前,我要先给师父道个歉。”


    “为什么呢?”


    “因为刚才在底下的时候,我师父跟我说,想让我说一段脍炙人口的评书段子。”


    “不过,被我给否了。”


    “我的理由是,那些书目都太长了,咱们的时间又短,可能连开头儿都不够讲的。”


    “所以,我就自己挑了一个,专门挑我师父没听过的书目。”


    “叫《张小乙下南京》”


    “其实我师父不知道。


    我挑的这个书目也是长篇的……”


    【哈哈……】


    【6……】


    【可以……】


    【这师兄主打的就是一叛逆……】


    学生们顿时大笑起来,纷纷给予掌声。


    陶阔洲和其他几位老师,也都露出了微笑。


    “你这徒弟挺有意思啊,就是跟你的风格不怎么像。”


    “是吧……”


    陶阔洲笑了几声,并没有多做解释。


    他们哪儿知道啊,自己这徒弟还是个说相声的。


    不乐呵才怪呢。


    ps:没有君子不养艺人,多谢您诸位捧场,期待大伙儿的点评交流,每一点鲜花、打赏、评价、评价票、月票都是宝贵的支持,小弟也努力让诸位看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