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斗胆进言

作品:《逆天狂妃,娇气美人儿很暴虐

    “嘉熙纳侧福晋的事,就不劳妹妹费心了。”


    “费不费心的,也不是你我能说了算,得长公主点头。”


    婉妃这回是有备而来,恐怕早就同冷月他们串通好了。


    沈宝黛对这样的争斗有些疲惫,懒懒地呷了口茶,看来今天是不能善终了。


    “你就是那个九王妃?打扮怪素的,去把我那只金海棠玉珠簪拿来。”婉妃把目光转向沈宝黛,上上下下打量个遍,倒真是个有姿色的,怪不得木言会为她茶饭不思,郁郁不乐。


    宫女拿了支簪子来,上头金海棠雕得栩栩如生,花蕊用细腻的嫩黄玉珠点缀,精致极了,正是那日自己行凶的凶器。


    该来的早晚会来。


    沈宝黛敛了心神,接过玉簪道:“多谢婉妃娘娘赏赐。”


    “快戴上让本宫瞧瞧,是簪子美,还是人更美。”婉妃漂亮的眼睛眨了眨,仿佛一只纯洁的小鹿。


    这不合时宜的表情让沈宝黛有了防备,她总觉得,婉妃过于亲和了。


    俗话说,越美的东西越毒,婉妃能真那么好心送自己簪子?


    她唯唯诺诺道:“娘娘赏赐的东西贵重,臣妾舍不得戴,还是收起来珍藏吧。”


    婉妃哼了一声,果然是个没见识的商女,一个破簪子,也值得这么宝贝,要不是为了木言,她都懒得跟这种蠢货周旋。


    “簪子不戴显不出美来,岂不可惜?”婉妃款步走过去,亲手将那簪子钗戴在宝黛头上,又满意地夸赞:“还是年轻,随便戴点儿什么就这般脱俗了。”


    既然婉妃都亲自给她戴上了,她也不好马上就摘,只好福身谢恩。


    “多谢婉妃娘娘。”


    进宫也有些时辰了,淑妃估摸着早朝散了,便带着王妃去给皇帝请安。


    等她们到了养心殿门口,就瞧见有几个侍卫守着门,盛公公慢悠悠打里头出来了。


    一看是淑妃她们,马上就倨傲起来了。


    淑妃向来是不得宠的,皇上都不稀的搭理她,恐怕有半年没翻过她牌子了吧,那绿头牌上恐怕都积了灰。


    过几日选秀,皇帝得几个年轻貌美的,就更想不起来她了。


    就连给嘉熙王爷选几个秀女的事儿,也是淑妃千辛万苦求来的,要不九王爷哪里排得上号。


    “麻烦盛公公给皇上通报一声!”淑妃满脸堆笑。


    那盛公公却毫不领情,连眼皮子都懒得抬,不耐烦道:“淑妃娘娘先候着吧,皇上与朝臣商议朝政,不得空。”


    “那皇上大概多少时辰能出来?”


    “那杂家可就不知道了,您慢慢儿候着吧!”盛公公说完就一甩浮尘往里走。


    沈宝黛旁边看着,觉着淑妃也挺可怜,皇帝不待见她,连带着奴才们也瞧不起。可想起来方才淑妃对自己的为难,又觉得她是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了。


    到底也是嘉熙的母亲,自己不帮着些,他也得受连累。


    想到这,她快步上前,小声道:“盛公公,您瞧这大日头挂着,我们在外头站久了头晕目眩的中了暑气,您也不好担待,皇上那边儿多久完事儿,您好歹给个准话儿!”


    说着,就打袖子里掏出一包沉甸甸的银子递过去,她最不缺的就是银子,能用银子解决的事儿还能叫事儿吗?


    盛公公颠了颠分量,脸色果然和蔼了,这银子可真不少啊,少说也得有十几两,就是最得宠的婉妃,也赏不了这么些,难为她揣了这么沉的银子走了这么远。


    宝黛看他收了银子,知道他挺吃这一套,又低声补充道:“您多担待些,往后还有重谢。”


    就这么一句话,使得他前头在府里传旨,还没得着赏赐的怒气立即消散了,笑吟吟道:“九王妃客气,奴才这就进去跟皇上说一声儿。”


    这反转令宝黛有些懵,她知道银子好使,却没想到这么好使。原以为皇帝身边儿的太监,多少是有点儿气节的,可现在看来并没有。


    淑妃欣慰一笑,看来九王妃有点儿东西,还以为她是个孬的!


    两人顺利进了养心殿。


    这还是淑妃头回来这儿,就是以前最得宠的时候,她都不能留宿,更别提进养心殿这种和朝臣议事的地方了。


    她们进来时,皇帝正在看折子,一边儿看一边儿皱眉头。


    黄河水患,跟着瘟疫四起,国库的银子都快搬空了,却没半点儿成效,他心里也知道,那银子有一大半进了朝臣的手里,却无可奈何。


    “臣妾给皇上请安。”


    淑妃两个请了安,皇上没抬头,只是随意道:“有什么事儿快说吧,朕忙着呢。”


    “臣妾是想问一下过几日选秀的事儿,嘉熙他院里没几个人,臣妾想着是不是该给他指两个侧妃,也好帮衬帮衬王妃。”


    黄河水患这般严重,淑妃却只想着自家那点儿后院的事,皇帝气得重重摔了笔。


    冷漠道:“没什么事就回去吧。”


    这淑妃也忒没眼力见儿,非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提选秀的事,这不是给皇帝添堵么。


    也不怪皇帝不待见。


    沈宝黛深吸一口气,往地上一跪,惶恐道:“儿臣有一事奏报,是关于黄河水患之事。”


    皇帝这才把目光转向宝黛,探究地打量着这个瘦弱美丽的陌生女子。


    “你是九王妃吧,有什么话说就是了,朕不怪罪。”


    她见皇帝对自己试图干政没那么反感,这才放下心来,缓缓奏道:“黄河黄沙多,土质稀松,臣妾以为黄河水患除了基本的修筑堤坝外,还应多种些树,巩固水土,以免淤泥堆积。”


    皇帝凝神听着,初时还不以为意,等王妃说完,他便严肃起来。


    一介闺阁女子竟能说出这等有远见的话来,实在难得,堪比沈家那位女将军了,可惜她英年早逝,朕心甚痛。


    看着皇帝凝重的目光,淑妃还以为是王妃说错了话,赶忙跪下请罪:“女儿家见识浅,口出狂言,皇上您可千万不要同她一般见识,臣妾回去定然重重责罚!”


    皇上却突然大笑起来,粗着嗓子道:“这样聪慧的儿媳妇,朕可舍不得罚,不仅不能罚,还要赏!重重地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