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 章 关上门低调过日子

作品:《重生1956从厂医开始

    “正常,粮食关乎着民生,和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自然备受关注。


    国家也是没有办法,去年冬天一场雪都没有,专家预测今年粮食将会减产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之间。


    内忧外患啊!


    其实,现在还好一点,只是预测会减产,国家收紧粮食供应也是为了预防不测。


    等到粮食收上来,真的确定减产之后,情况会更加的糟糕。”张衍叹息道。


    这种事,不是他一个医生能够改变的,他能做的真的很少。


    只能想办法让家人,亲戚,朋友,能够顺利度过这个难关。


    顺便,再用粮食换点好东西。


    反正,他不换,也会被拿下人拿到黑市上卖掉,甚至会走私出去。


    不要以为五六十年代就没有搞走私的。


    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钱的生意没人做。


    关键就在于,利润够不够大。


    “听着同事们在那儿,讨论着以后的日子该怎么办,大人吃的差一点没关系,孩子怎么办?天天吃窝窝头怎么受得了?


    我就在想,咱们家多亏你存了这么多粮食!”


    “要不是有你这个贤内助,我就算是想存粮食,也没办法存!”张衍笑道。


    “老大回来了,快吃饭吧!”张母从厨房探出头来,对着张衍说道。


    “知道了娘!”张衍答应一声。


    佟梅则赶紧去吃饭帮忙端菜,端碗。


    “吃饭了!”张衍吆喝一声。


    秀秀、娟娟也从屋里出来,跑去厨房帮忙端菜。


    “姐夫,你回来了!”小萝卜头从屋里出来。


    “作业写完了吗?”张衍笑着摸摸小萝卜头的大脑袋。


    去年夏天,小萝卜头也上了小学,没有以前那么自由。


    每天都有很多作业要做。


    其实,这个年代的作业并不是很多,但是佟梅又另外给他们布置了许多的作业,省的他们天天出去乱跑。


    可怜的小萝卜头,苦难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爹,娘,还有你们几个,咱们家有粮食的事情,谁都不能到外面去说。”饭桌上,张衍提醒着家人。


    “知道!放心吧,我有不傻,才不会对外说呢!”张福生不满道。


    因为张衍刚刚虽然话是对大家说的,可是却专门盯着他说。


    “不患贫,患不均!


    现在,全国粮食供应都紧张,很多人家都要饿肚子。


    现在,一天还能吃两顿干的,往后可能两顿干的都吃不上。


    如果外面的人知道咱们家有粮食,很容易惹出乱子。


    要是咱们家的粮食被收走,你们就等着饿肚子吧!”张衍严肃的提醒道。


    “知道了姐夫/大哥!”几个弟弟妹妹都齐声答应道。


    “你爷那里,是不是再给他们送点粮食过去?”张福生现在变化有点大,孝子的身份扮演的很到位。


    “等等吧!爷爷家的粮食吃到出正月应该没有问题!等出了正月以后,你每个星期,给我爷送点粮食。


    每次别太多,送个一二十斤就行!”张衍想了想说道。


    “十斤二十斤的够谁吃的?你爷跟着你大爷,一家那么多人。”张福生不太满意的说道。


    “爹,你知道粮荒会持续多久?就咱们家这点粮食,能够撑多长时间?


    一次一二十斤,一个月是多少斤?一年又是多少?


    咱们家还有一大家子人呢!


    还有老二,老三他们孩子马上就要出生了,他们两家的粮食够不够吃的?


    你看着家里那点粮食很多,可咱们要吃一年,甚至两三年!


    不省着点,不行啊!”张衍耐心的解释道。


    他前面几年,存下来的粮食是不少,可是未来需要粮食的地方更多。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场自然灾害将会持续三年,并且逐年减产,三年中,会越来越困难。


    加上,国家需要还账,内忧外患之下,日子非常的难过。


    绝对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而且,不是说自然灾害结束了,日子就会好过。


    只能说是,稍微好过一点。


    后面几年,全国百分之九十的家庭,吃窝窝头将是常态。


    “那行吧!你现在是家主,你说了算!”张福生不再说话,低头吃饭。


    今天晚上吃的依然是白面馒头,炒的菜是白菜炖腊肉,另外还有一锅玉米粥。


    “娘,明天咱们也改成二合面的馒头吧!”


    “行,明天我换成二合面的,那菜是不是也少放点肉?”


    “这个不用,孩子们都是长身体的时候,咱们家的肉还够吃的,只要别出去说就行。


    等吃完,我再想办法。”


    张衍现在无比的佩服,自己当年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


    自己弄一个独立的小院,关上门过日子,不用担心吃点什么都被别人看在眼里。


    虽然住在东跨院,他们炒菜的味道偶尔也会飘到外面的院子里,但总得来说,好很多。


    要是住在大院子里,除非关上门,不然吃点什么,院里的人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可是,关上门屋子里又会弄的满屋子都是味。


    吃完饭之后,张衍到书房看书学习。


    学习要持续,持之以恒。


    虽然张衍现在的医术,已经很牛逼。


    但是,张衍自己心里清楚,进步的空间还有很大。


    著书立传,是每个自诩文化人都热衷的事情,张衍也不例外,他也想着著书立传。


    只是,现在他的积累还不够,所以,只敢在没人的时候,偷偷的想一想。


    张衍计划,等他把自己买的书,还有医院图书馆的那些书,全部看一遍之后,再开始写书。


    最起码也得弄几本比较系统的教材出来。


    现在别说他的培训班,就算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材也是非常混乱的。


    所有的讲师,更多的是靠着自己的经验在教学。


    这种情况下,讲师的水平就非常关键。


    这个水平指的不仅仅是医术水平,还有讲课水平。


    也许一个讲师医术水平很高,但是并不会讲课,讲的东西太过散乱,东一句西一句的,学生听起来会非常的费力。


    所以,自从老二老三搬走之后,张衍又恢复了每天晚上看书学习的习惯。


    看书学习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转眼间就到了十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