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高考,秋收秋种

作品:《重生七零嫁糙汉,极品媳妇超旺夫

    李奶奶同意了,但是要等秋收结束。


    好吧,李冬继续掰玉米棒子,继续拔玉米秸秆,偶尔啃几口玉米秸秆就当做是甘蔗了。


    ……


    1977年10月21日,历史性的时刻到来,中断了十年的高考恢复了,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的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无论婚否都可以参加。老三届毕业生不受年龄限制。


    借着玉米的遮挡,李冬正大光明的偷听听着社员们聊天


    什么知青点剩下的四个知青请假复习参加高考了……


    什么赵永宁想要砸了李家被两个小舅子按住了……


    很热闹,不是吗?


    日子就要过得‘红红火火’。


    李红悄悄走到李冬身后,“大宝。”


    李冬猛地转身,“人吓人,吓死人。你怎么从后面钻过来了?”


    “嘘嘘!”


    李红对李冬比着噤声手势,“你这么大声做什么?你李大宝要是能被吓死了,这世界上就没有活人了。”


    “别说废话。”


    李冬掀开‘帷帽’啃着玉米秸秆,“你偷偷摸摸来找我做什么?”


    “残疾人不可以参加高考的,是吧?”


    “我怎么知道?”


    “那你怎么知道要恢复高考的?”


    “我有消息来源。”


    “残疾人能不能参加高考,不也只是一个消息吗?”


    “我很久都没出牛坳了,你不知道吗?”


    “那……”


    李红靠近李冬耳边,“你还有什么消息?能不能告诉我?”


    “呸!”


    李冬吐了嘴里的玉米秸秆,“我说你就信吗?”


    “信啊。”


    李红颔首,“以前我是信一半,现在至少信九成。”


    李冬眼珠子转了转道,“我说知青都会回城,你信吗?”


    “信!”


    “我说私人能做买卖,你信吗?”


    “信!”


    “我说这些土地要分给我们自己种了,你信吗?”


    “信!”


    李冬看了她一眼,又啃了口玉米秸秆,“李红,不要把我当成神,你把我当成铁口直断就行了,因为我在你面相上看到了这些。”


    李红还想继续问,李冬伸出去,“铁口直断是要收费的。”


    李红捧着大肚子离开。


    李冬扔了玉米秸秆,拿出一支雪糕吃了起来。掰玉米比割麦子舒服,玉米秸秆高能遮挡视线,她想吃什么就拿什么。


    ……


    秋收结束已经十月底了,


    秋收之后还有秋种啊,就又种了半个月,李冬才瘦到了120斤。


    因为担心玉水作用太大,她几天才喝那么一小口。120斤160厘米的身高,她很满意的。


    李奶奶不满意,每天用鸡鱼蛋补着,大孙女为什么还在瘦?


    李冬撩起衣袖把胳膊上的肌肉给李奶奶看,证明自己的健康,并保证这次去县城,一定买荤腥回来。


    有了两滴水滴存货的李冬,大方地又兑了一瓶玉水,连同剩下的300毫升玉水全部勾兑成了假药酒。


    这次就多给贺家那边一些,她要出去做‘业务’去了,没有时间每个月去县城送。


    装上晒干的花生和玉米粒,车子的大梁和后座各带一个美女,李冬出发去县城了。


    ……


    “贺姨?”


    李冬带着向玉荷和向玉苗刚到供销社,就看到遛街的贺红梅。


    “大宝?”


    贺红梅惊喜地跑了过来,“你怎么才来?怎么不去家里?是要来买东西吗?”


    李冬打量着贺红梅,精神不错,就是眉头紧锁,“贺姨最近在忙什么?我看到您刚才像是在找什么。”


    “唉!别提了。”


    贺红梅对李冬摆摆手,“先不说我的事情了,你来买东西吗?这两个姑娘是?”


    “这是我家邻居,我陪她们买点东西。”


    李冬给三个人介绍了一下。向玉荷和向玉苗跟着李冬喊贺姨。


    贺红梅笑着点头,“走,我跟你们一起进去,很久没逛供销社的门市部了。”


    “雪梅姐。”


    李冬往烟酒柜台前一站,把马雪梅惊到了,“你?胖妹妹?你怎么又瘦了?”


    “瘦了松快。”


    李冬笑道,“给我来三条烟。”


    马雪梅看了眼李冬身边的三个人,“你们一起来的?”


    李冬颔首,低声道,“要办喜事,我这不就给带到你面前让你认识认识,以后肯定也会来买些烟的。你可不能涨价啊?”


    “你放心吧。”


    马雪梅拍着胸口保证,“你带来的,我肯定按照给你的价格。”


    李冬对她眨眨眼,“请雪梅姐吃东西的人只能是我。谁都不容易,你说对不对?”


    马雪梅立刻点头,“保证不在里面。”


    李冬交了钱回来后,把剩钱和票都给了马雪梅,拿着三条烟去了布料柜台。


    向玉荷和向玉苗狐疑地跟在李冬身后。


    贺红梅则像没看到一样跟着李冬去挑选布料。


    向玉荷还想买的确良,但现在已经是秋天了,柜台上没有的确良卖。


    见向玉荷懊悔,李冬把的确良布的价格算给她听,“百分之五十的毛线才八块钱一斤,一斤半就够织一件毛衣的了。”


    “而且一卷毛线二两五只要一张工业券。一件的确良赶上一件毛衣了,哪头划得来?”


    向玉荷庆幸自己没有买到,随后又心动毛衣。


    李冬带着向家姐妹家去百货大楼。


    看到洗发膏,向玉荷想要,向玉苗也想要。


    姐妹俩看着手上的钱,又看向李冬。


    李冬‘拿’出十块钱,“借给你们。”


    姐妹俩连连摇头,“我们就是想问问你,买这个划算不划算?”


    李冬“……”


    “玉荷姐,我建议你别买毛线了,因为你来不及织。等到了婆家后,你织毛衣给谁?丈夫?自己?孩子?如果婆婆再厉害点的,毛衣你落不着,名声你也落不着。”


    “买洗头膏牙刷牙膏这些做陪嫁,你能和你丈夫一起使用,你婆婆想挤兑你都不好挤兑。”


    “好,听大宝的。”


    向玉荷一口气买了九瓶洗发膏,家里的女人一人一瓶。


    李冬“……”


    剩下一张工业券,姐妹俩直接做主买了开司米线和钩针,开司米线出数,拿去婆家勾头花贿赂人用。


    李冬“……”到底叫她来做什么的?自行车司机吗?


    向玉苗拍拍李冬肩膀,“大宝姐,你被李奶奶禁足一事,整个牛坳都知道,我姐她是解救你。”


    “当然,没有你,我们也确实没有底气进县城,我姐都快把工业券给数烂了,就等着进县城来买东西了。”


    李冬把自行车钥匙一交,“你们骑回去吧,我都快累死了。既然你们解救了我,那就让我在县城好好的放飞一下吧。”


    在公安局家属院门口,向玉荷姐妹俩与贺红梅道别,带着李冬买给李爷爷的香烟,骑着空了筐的自行车离开。


    贺红梅去公安局里喊耿向东来扛麻袋。


    守着两个麻袋的李冬,等到了同样眉头紧锁的贺红莉。


    耿向东扛一个麻袋,李冬三人抬一个麻袋,李冬自己抬一头,贺家姐妹抬一头。


    在耿家客厅坐下,李冬才问发生什么事了?每个人都是眉头紧锁的发愁样子。


    由贺红梅对李冬述说这两个多月令她们姐妹心力交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