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遇,谎言一串串

作品:《重生七零嫁糙汉,极品媳妇超旺夫

    从葫芦淌东边上了斜坡,虽然这边要靠双腿纯步行。


    但是这边离百货大楼近。


    百货大楼就在两条主道的横行道上。


    也是从供销社门市部去供销社仓库的必经道,李冬去供销社仓库买两次布,路过两次。


    成衣针织类的轻巧商品在二楼,大件商品在一楼。


    盆瓶镜也在一楼。


    自行车只有二八大杠,还只有摆放的样品一辆。


    李冬赶忙开票交了钱。


    然后再买去盆瓶镜。


    白瓷红花带喜字脸盆一个,红双喜热水瓶一个,双喜痰盂一只,被包装纸封好的红双喜镜子一只,木梳子一对。


    捧着装满了的盆,回到售卖自行车处,交发票准备推自行车。


    却被一个中年妇人拦住。


    “姑娘,这自行车是你买的?”


    李冬点头。


    “可以让给我吗?”


    李冬摇头。


    “姑娘,我小弟好不容易要结婚了,这自行车是必需品,你……”


    李冬还是摇头:“阿姨,不是我没有成人之美的心,是我大哥终于说上媳妇了。”


    “可是对方说没有三大件也必须要有自行车。”


    “这不,家里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借够了钱和工业劵,就派我来买了。”


    “后天就是正日子了,这辆自行车还是唯一的一辆,我真的不能让给您,要不,您去市里看看去?”


    明明穿着的确良衬衫,涤卡裤子,脚踩大圆头皮鞋,还对她一个土妞哀求,她信才怪。


    中年妇人没想到对方比她还着急,她露出微笑:“你说得对,我去市里看看,顺便把手表也给买了,给你添麻烦了。”


    李冬摇头:“没事,不麻烦。”


    几句话的事情,诉个苦的时间,能有多麻烦?


    取了车,李冬看了看手上的盆瓶镜。


    取下肩膀上的布包,把盆镜痰盂和梳子都塞进布包里。


    一手拎着热水瓶,一手推着自行车。


    中年妇人还很热心的帮忙扯着包口,教她怎么把东西塞进包里,并帮她拎着热水瓶出了百货大楼。


    “谢谢阿姨。”


    李冬对中年妇人道谢,推着自行车与中年妇人背道而行。


    没能耐一只手骑这种大自行车的李冬,只能推着走。


    到了那条脏乱的巷子口,李冬就收了热水瓶和布包里的东西,推着自行车进了打金师傅的院子。


    打金师傅见到她来了,把东西都端上来给她检查。


    看着左右两盘毫无二致的金银镯子和长命锁,李冬颔首:“师傅的手艺非常高超,哪边是真?哪边是假?”


    打金师傅指着左边铁盘子:“这里都是真,假的每件底部,同样有我的印记。”


    李冬不客气地一一查看右边铁盘子里的金银印记,然后当着打金师傅的面,就把这些新打的金银装进铝盒里。


    再从布包里‘拿’出假木牌装进另一个铝盒里。


    原本的金银倒进布包中。


    付了欠款270元,抓上两个铝盒子推车离开。


    出了巷子后,就撑好自行车,‘整理’背包。


    当然,两个铝盒子趁着装包的机会收进了空间里。


    原金银和真木牌先放在梳妆台上,她还没有时间整理,还没有准备容器。


    很快,她的布包就瘪了。


    回头看了眼巷子,忙推着自行车离开。


    跨上自行车,李冬歪歪扭扭的骑向城北方向。


    二八大杠啊,男人骑着都得伸直了膝盖。


    大宝这才一米六的身高,骑起来那是一脚接一脚。


    左脚用力踩下脚踏,脚踏转至低处,左脚就悬空了。


    右脚踏就升高了,悬空的右脚接到了脚踏,再往前下方用力一蹬,左脚就又接住了脚踏。


    屁股在坐垫上一左一右的歪斜着,李冬叹气,被那个阿姨打扰的,她忘记叫售货员帮她把坐垫放到最低了。


    她也忘记她已经不是前世的大长腿了。


    再艰难,也要这么骑着,总不能学娃儿们掏大梁吧?


    坐渡船过了泠江,路过羊角湾生产队时,李冬被一姑娘拦住。


    这姑娘的眼里明明是嫌弃,还露出虚假的笑容:“你就是我大嫂吧?”


    李冬推着自行车往前走,完全不顾拦在车前的姑娘。


    邵海燕忙让到一边,一脸的气急败坏:“你这人怎么这么没礼貌?不但没礼貌,还眼瞎,我这么大一个人,你没看到吗?”


    李冬目不斜视地骑上自行车,留下一句气死人的话:“什么东西,嗡嗡嗡的乱叫,吵死人了。”


    “你?”


    邵海燕咬牙切齿地对着李冬背影喊着:“你个死胖子,等你进了我邵家门,有你好受的!”


    骑远了的李冬依然听见了,原来是邵家那唯一的闺女啊?


    有她好受的?


    呵呵,就比比看谁更能肆无忌惮了。


    快到牛坳了,李冬带着自行车进空间整理需要带回去的东西。


    把瓶、镜和梳子和那套涤卡衣服装进布包里,挂上车把再系紧布包带。


    盆、痰盂和铝盒子装进麻袋中,垂放在自行车右边,用后座的夹子夹住麻袋口。


    麻袋口再往右边翻折后,她扶着自行车后座就出了空间。


    心念一动,一袋棉花就压在了自行车后座上。


    李冬忙压住有些后翘的自行车,用力向前一推,撑脚自动弹回。


    再在大梁上横放着提前买好的米和面,八十斤的细粮,够吃一些日子的了。


    刚从乡道拐上村路路口,就被匆忙跑来的李二姑给接到了。


    “我都来回跑几趟了,眼看着太阳下山了,你还没到家,急坏我了,怎么回来这么晚?”


    李冬帮忙推着棉花袋:“还不是因为这袋棉花吗?没有绳子捆,我推着回来的。”


    李二姑心疼了:“怎么不叫牛车带回来?”


    李冬压低声音:“二姑,这个,我单独买的。”


    李二姑明白,这么便宜的棉花,要是社员知道了,肯定眼红想分了去:“没吃中饭呢吧?一会到家先吃饭,吃了饭再说事。”


    “嗯嗯。”李冬确实饿了。


    李奶奶也等在院门口,见姑侄俩回来了,忙打开两扇大门,让宽大的棉花袋子能推进来。


    刘大勇很有眼力见的和媳妇抬棉花袋子。


    李爷爷帮忙扶着自行车。


    李冬赶忙抓着后座的麻袋,给取了下来,又解开车把上的布包,一手一个跟在李二姑身后进堂屋。


    李奶奶一一拎下了大梁上的四个袋子:“大宝,这个米袋子太滑了,怎么像塑料?”


    李冬暗暗吐舌,还好她在米袋上扎了眼,进了空气。否则,她更不好糊弄。


    “奶奶,这叫尼龙复合膜,能防潮,高档材质。用完您就给我,下次我就不用花钱买了。”


    李奶奶一听这个袋子还要花钱买,连连点头应下。


    把棉花袋子立在了北墙角,李二姑就招呼着:“赶快准备吃饭吧,大宝还没吃中饭,一路推着这一百多斤的棉花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