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查账
作品:《侯爷别虐了,夫人已改嫁摄政王》 翌日,尤氏起床梳洗好,就把昨天的嬷嬷叫了过来。
嬷嬷也正等着这一使唤呢!
她自认为昨天在东院受了不少气,便添油加醋的将昨天的事情说了,言下之意就是东院并不承认,还不配合。
这听在尤氏的眼里,就是西院连下人都不把东院放在眼里。
“如此不配合,那不就是做贼心虚吗?”
尤氏笃定道。
嬷嬷连连点头,她也是这么认为的。
“夫人,要不将此事告诉老爷?”
尤氏心思转了几转,她了解自家老爷,如果就是为了点贺礼,他才懒得去管。
就算全部给了东院,估计他都不会在乎。自己如果这样去说,搞不好还要被他挤兑一番。
但如果是摄政王对郭楠有意,郭楠有望攀上这门亲事,而东院意欲从中作梗,这事就不一样了。
尤氏为自己能迅速抓到事情的关键而沾沾自喜。
让嬷嬷炖点滋补汤,中午她要亲自给老爷送过去,顺便就把郭楠的亲事提一提。
嬷嬷喜滋滋的,觉得还是夫人考虑周到。幸亏她昨天晚上,在东院忍住了。
嬷嬷高高兴兴下去做事去了,就等着夫人收拾西院,也帮她出一口气。
中午,尤氏收拾一番,她知道郭从雄不喜欢她一把年纪了花枝招展,只是收拾整齐,便带着丫鬟端了乌鸡汤过去了。
郭从雄虽然还未赴任,却异常的忙碌,各色人等来拜访的络绎不绝。
大概是因为昨天大宴宾客,该请的人都请了过来,今天罕见的得闲。
见尤氏过来,他还难得的笑了笑。
尤氏便吩咐丫鬟将汤摆上,只道老爷过分辛苦,还要多注意身体。
郭从雄当着尤氏的面,喝了几口,赞道:
“这汤炖得不错,清淡不腻味。”
尤氏高兴的应道:
“下人把鸡块上的肥油都剔除了”。
其实每次给他炖这个汤,都是这么个工序,以前也不见他夸过。
明明是他心情好,跟鸡汤有什么关系。
不过郭从雄如此高兴,尤氏便也十分高兴。
趁着郭从雄高兴,尤氏也坐了过去,就将郭楠与摄政王的事情说了。
郭从雄像听见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放下了手中的汤碗,不可置信的看着尤氏。
尤氏见他这个样子,知道他是不信,便把那天在宫中皇后的态度说了。
“皇后亲自把我何楠儿叫了过去,好几次夸奖楠儿,还从腕上褪下一个镯子,给了楠儿。”
“老爷,你说,这意思这么冥想,也不能怪我多想吧。”
尤氏见郭从雄的表情越来越奇怪,便道。
“我回京后,被摄政王单独召见了两次,大庭广众下见面也有三四次,我怎么从来没有感觉出摄政王竟然有这个意思?”
郭从雄神色沉沉的道。
“可是,老爷,我没有撒谎的啊!”
尤氏见他不信,急了。
郭从雄想了想,觉得此事古怪,虽然尤氏有些痴心妄想,但她还没那个胆子,编造皇后的态度。
“此时我知道了,与皇家连亲,虽然荣耀,但风险也很大。楠儿性子浮躁,并不适合,趁着这事还没有明目,要赶紧推拒了。”
郭从雄道。
不管皇家是不是有这个意思,他可没有这个意思。
他对郭楠的性子还是了解的,又浮躁又虚荣,站的越高,越容易给家里招来灾祸。
并不排除皇后有用亲事拉拢郭府的意思,但长远计,自己为皇室所用即可,不必把女儿嫁过去。
尤氏心里暗暗叫苦,怎么没猜到老爷是这个意思。
“老爷,楠儿年纪还小,性子还不稳定。我再找人好好教导教导她。若真是摄政王有意,咱们又何必断了儿女这么好的前程。”
“我的话你还没听明白吗?我见了摄政王这么多次,并未感知到他有这个意思。”
“摄政王虽然年轻,但处事十分沉稳,他到如今还未成亲,想必对王妃的人选十分仔细,并不会轻易许诺。”
“他已经是个独当一面的王,皇后也未必能左右得了他。”
郭从雄意识到,皇后是皇后,摄政王是摄政王,在摄政王的婚事上,皇后也未必能左右。
尤氏听得有点明白了,就是郭从雄在质疑摄政王并没有这个意思。
她谈了口气,看来,郭母是个聪明人,故意把摄政王的礼单给截留了。
幸亏郭楠有心留意到了。
想到这里,她意味深长的道:
“老爷,昨天宴席,摄政王还特地露面了,摄政王对老爷的器重,大家都看出了来了。”
郭从雄没有吱声,但也没有否认。
尤氏接着道:
“老爷,摄政王带来了不少的礼品,但是,不知道为何不在礼品单上,不知道此事老爷是不是知情?”
郭从雄眉头一皱,这事他并未得知。
不过他真的不喜欢尤氏说话的样子。
“宴席人来人往的,有所纰漏也是正常。”他淡淡的道。
尤氏就知道他会是这个态度,夫妻这么多年,她太了解他了。
她仍然执着的道:
“老爷,如果想知道摄政王的心思,看一下他的礼单岂不是也能明白一二。”
郭从雄思索一二,道,此事你去问问郭母便可,不必搞的如此复杂。
尤氏见他这个态度,心里不悦,东院都如此算计西院了。
不过,她现在也不管这些了,她得先去东院问问,到底摄政王送了些什么过来。
说不定从这些礼物里,便能看出摄政王的态度。
如果摄政王送了些女孩子用的布料,那郭从雄应该也不会这么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