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皇后崩了

作品:《侯爷别虐了,夫人已改嫁摄政王

    苏映雪新仇旧恨得报,得知魏钥被送去了更偏僻苍凉的小庵堂之后,心情也舒畅了,虽然她目前处境有些难,但比起魏钥来,好多了。


    自己如果不先下手为强,魏钥还不知道生出什么幺蛾子来。以后自己若是真去了武安侯府,这样的小姑子也是不消停的。


    就在她得意洋洋之际,朝堂上发生了大事,皇后崩了。


    靴子终于落地了。


    皇后无子,膝下只有一个公主,早已成亲。


    但一国之后的丧礼,就算不特意隆重举行,那些仪式也总是少不乐得。


    比如全国之内,三月不得嫁娶。


    丧礼有条不紊的举行后,朝堂上的局势已是风起云涌。皇上对太子不满,削夺了他很多职权,但是,却也没有进一步的举动。


    加上皇上的身体也是江河日下,他到底是打算保持现状还是另有安排?


    就在风起云涌之时,南庆那边捷报频传,郭从熊在断断几个月里,就将当地叛军打得落花流水。


    发来的密信里,郭从雄在把敌人打得屁滚尿流之时,并未斩尽杀绝,而是招安了大部分的人,只有一小部分逃进了深山老林。


    郭从雄也并不继续围捕,在他看来,只要朝廷出了招安政策,人心稳定了,他们自然会出来投降。


    但牵扯到的一个麻烦的问题是,这些人为何会起义叛乱呢,在朝廷看来,无非就是南蛮之地,人们不服管教,未被教化。


    总之,就是当地人的劣根性。但据郭从雄的观察,却是当地官员欺压百姓太甚,天高皇帝远,无处申冤,官民矛盾突出,才在几年前矛盾激发,壮士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而前去剿匪的顾姜,多考虑一己之力,虚报信息。他的本意是谋财,而不是平乱。甚至为了谋财,而希望这场叛乱更持久一些。


    这封奏报只有除皇帝外的少数几个人看见。


    皇帝看完密报,当时就起得剧烈咳嗽起来。对身边的心腹大太监道:


    “我一直想着要左右兼顾,走平衡之道,却未必能如愿。”


    他虽然才五十多岁,身体在各种病痛的折磨下,却已经是老态龙钟。


    大太监阿福听了这话,知道皇帝动了废太子的心思。


    他揣摩着道:


    “皇上,还是龙体要紧。”


    皇帝叹息一声,道:“你去把允宁叫过来,朕要再探探他的意思。”


    在皇帝的心里,如果废了太子,新太子的人选却颇为头疼。


    梁允宁不喜朝政,虽然最近逮着他上朝,各方面的表现还很出类拔萃,但他愿意做一国之君吗?


    他是真心不喜欢,还是为了表明心迹,免除猜忌,而故意立的人设?


    梁允宁匆匆过来。


    “父皇!”


    皇帝目光灼灼的盯着他。


    这种时候,他也不想在跟他卖关子了,皇权父子,本来就不容易得到对方的真话。


    不妨直接说,反而更容易得到真实的回答。


    “宁儿,皇后崩了,父皇在想,立你的母妃为新后,你觉得如何?”


    皇帝想着要坦诚相机,可话一出口,又仿佛是在试探。


    果然,梁允宁眼皮一跳,父皇是什么意思呢?


    “父皇,这……孩儿替母妃谢过父皇。”


    “就只是谢过这么简单?”皇帝继续盯着问。


    梁允宁扑通跪倒在地,道:


    “父皇,此事关系重大,孩儿不敢置喙。想必父皇已经有了周全的考虑。”


    皇帝颔首,欣慰道:


    “朕确实有了周全的考虑,但朕年纪大了,若无十分的助力,这事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梁允宁不敢接话。


    皇上见他不说话,又道:


    “皇儿,你就真对这个位置不敢兴趣,就算是为了普天下的百姓?太子荒唐,你就不能为朕分忧。”


    梁允宁只觉石破天惊,眼前的皇帝,虽是自己的父亲,但作为一国之君,却从来没有这样直白的跟自己谈论过这样的大事。


    电光石火间,他突然铤而走险,道:


    “父皇,儿臣愿为父皇分忧。”


    皇帝一喜,走上前扶起他,道:


    “你说真的?我把这担子交给你,你真能舍了你那些自由?”


    梁允宁沉思道:


    “父皇,您从来不考虑七弟吗?他性情沉稳,出类拔萃,颇有父皇的风范。”


    皇帝似乎有些失望,很快又道:“你的意思,你愿意辅助琏儿?”


    梁允宁点头。


    皇帝回到自己的位置,道:


    “今天的话,先烂在心里,到此为止,你先回去把。”


    梁允宁后退着告退。


    他不知道皇帝会怎么安排,但他觉得自己的应对并没有问题。


    皇帝今天格外的坦诚,但是,他是一国之君,他怎么做都是对的。


    而自己一旦有了不该有的心思,就有可能被打压。


    等他与玉贵妃相见,玉贵妃也十分赞成。


    “你父皇最近连我都不见,他本就多疑,此时,你若过于激进,他反而要怀疑你一直以来的真心。”


    “太子那边,已经错得不能再错,他要想废太子,不需要去找太多的理由。”


    “以后你父皇若再传见你,你依然是要万分小心。”


    惠文帝在刚登机的时候,为了稳固皇权,曾经残杀过兄弟,这也成了他晚年的心结。


    一旦发生废太子的事情,以后这些兄弟之间,还是容易有人为此送命。新皇登基,废太子大抵是死路一条的。


    这也是惠文帝一直犹犹豫豫的原因。


    没有一个父亲,希望看到自己的儿子骨肉相残的。


    “母后,你是觉得,父皇最终还是不会废太子?”


    “不一定,宁儿,你该做的尽管去做,不要犹豫。既然有这么大的机会,为何不放手一搏。你父皇的心结,我会想办法的。”


    梁允宁见玉贵妃十分坚定,心中也感到欣慰。


    他就是担心玉贵妃缩手缩脚,一味求父皇赐封地。


    他知道自己的母妃,是个玲珑剔透的聪明人,她既然做了这样的决定,必然会想办法促进事情的发展。


    梁允宁告退,他也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安排。不管今天的会见是试探还是真心,都到了拔剑的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