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改造汽车

作品:《四合院之我和于莉青梅竹马

    于伟回到四九城后,第二天便和轧钢厂完成了野味的调剂。


    这次于伟只从空间里取出了二千斤左右的野味。


    从去年春节放假前到现在,于伟和轧钢厂每个月调剂一次野味,于是轧钢厂食堂每天中午便比以前多了不少肉食。


    轧钢厂的工人油水也足了些,相比现在四九城其他工厂的伙食,轧钢厂工人那可是自豪感满满的,而干活也卖力起多,工作效率也显著提高!


    杨厂长更是天天被兄弟厂领导打秋风,食堂招待餐厅也忙得不行。


    刚好食堂主任即将退休,秦怀茹更是精明过人,一早就让傻柱找于伟帮忙向杨厂长开口,谋求食堂主任这个职务。


    于伟想了想,便也答应了帮忙。于伟知道杨厂长的性格,所以也没绕圈圈,找了个机会,便对杨厂长直言此事。


    虽知杨厂长一早便有此打算,和于伟聊了会,便直接答应了下来。


    还对于伟笑言,何雨柱现在表现很好。


    大领导曾多次当面向他表扬过何雨柱,也暗示过可以适当提拔。


    所以,于伟现在是白捡个人情。


    于伟听后也不觉莞尔一笑,和杨厂长聊了会,便告辞回了实验室。


    当天下班时,于伟便告诉了傻柱夫妻这个好消息。搞得傻柱夫妻感激不已,而于伟却真心的连连回道:


    “柱子哥,我也没帮什么忙,愧受您的感谢了!”


    可人家两夫妻心里早已认定是于伟帮的忙,于伟也不好说破,便也只好听之任之了。


    于伟开始回到实验室,却是因为于伟想起了个问题:娄家,于家要去香江,那只好自己开车过去宝安,再过海。


    或者找个偏一点的海港,坐船过去。坐火车那还是别想了,一个电话或者电报,半路就可以让你重回四九城。


    因为不只自己一人,所以出海风险太大,那只有走陆路,直接开车过去。到了宝安再想办法过海。


    可开车过去,长途跋涉,这普通人身体可受不了。于是于伟便想到了后世风靡一时的卧铺客车。


    刚好在毛子国时有先见之明,收了不少车辆,而现在龙国在路上跑着的车辆,有很多是毛子国产的同系列,同型号车。


    这也倒是不显眼,可是现时所产的车辆,避震很差,刹车也会时常失灵,方向盘重得不行。


    于是,于伟便开始忙活了起来。先是把后世90年代末汽车的避震、abs机械式和电子式的刹车系统、汽车液压助力转向器、安全带、安全气囊全图纸画了出来。


    虽然里面的很多技术早就有专利,但这些图纸可是后世九十年代的汽车技术。


    本着有枣无枣打它几棍再说的想法,便把这些设计全交给了乔玥,让她注册了一间名叫凤凰科技的公司。当然也作了离岸处理,只显示于伟有15股份。


    等乔玥把这些设计通过罗德丞的律师楼向欧美等国申请专利的时候,没想到欧美日居然全批下来了。


    询问了一下乔玥,竟然是罗德丞的功劳,同款专利技术人家已有的,他则改为外观专利申请,没有的,便直接全部申请。


    像汽车安全带的各项设计便全部申请,最终把汽车安全带的一系列发明专利全部拿下。


    以于伟搬过来的九十年代末的设计,这外观专利自然很快通过了申请,特别是于伟砸钱托律师楼找人去各国同时申请,那速度更快!


    于伟只取出避震、abs机机械式刹车系统、汽车液压助力转向器这三个设计的图纸,前去找杨厂长。


    而杨厂长对于于伟的研发,那可是直接一路绿灯。很快便批了于伟所需物资。


    于伟空间里有两辆吉斯五型货车,他准备把这二辆车全改好。


    这个实验室有一点于伟是最喜欢的,那就是它归于伟一人专用。这下可就方便了。


    于伟先把自己设计的各种图纸让技术部技术员复制多分后,给了杨厂长一份,让他帮忙安排钳工车间生产出五套来试验。


    由于于伟帮忙撮合了一大爷夫妇与傻柱一家的干亲,所以,一大爷易中海见是于伟设计的图纸,便未假手于人,自己亲自加工。


    而于伟先是把实验室门反锁好后,把二辆货车从空间里先放出一辆来,然后便开始了对车厢的改装。


    先是用钢板把车厢加长了一半,共六米多长。在车厢两侧打直焊了六块长二米,宽六十公分的厚钢板。


    中间直接焊了条长六米,宽四十的厚钢板,在上面每隔一米焊了张带靠背的钢脚椅子,共有六张。


    再把车厢两侧,每隔十公分便横直、加条粗钢筋,将车厢加高至二米左右。将车厢两侧顶部,每隔五十公分便焊条粗钢筋连上。


    直接装上可盖、可收蓬布的装置。


    然后在六块厚钢板上各焊了一张上下铺的钢结构床,并与车厢侧面的粗钢筋焊在一起。于伟检查一遍后,发觉异常结实。


    把六张钢板床,共十二个钢板床铺,和六张椅子的焊渣,钢板毛剌等一一磨掉,并打磨光滑。


    从空间里取出在香江时买下的床垫铺上,再在空间制作出竹席,铺在床垫上。


    随后又从发动机上引了电线到驾驶室,在驾驶室装了个排插,再把电线拉到车厢里,装上排插。


    接着从空间取出在香江购买的十三个小功率电风扇,把十二个直接点焊固定在每张钢床的床脚位置,一个给装在了驾驶室。


    然后于伟重新检查一遍,没发现什么问题,便把这辆收入空间,换一辆出来改装。


    随着于伟改装完两辆货车的车厢,于伟设计的各种零配件等,不断被生产出来,送到于伟的实验室,于伟便也异常忙碌起来。


    等于伟设计的装置以及零配件全部送到实验室后,于伟又把空间里的货车放了出来。


    轮流给自己的两辆货车改装了避震,换装了abs机械式刹车系统,加装了液压助力方向器。


    并把车厢里的十二张床,六张椅子,全部装了安全带。


    把自己的两辆货车改装完后,便让杨厂长将轧钢厂车队的货车开了一辆到实验室。


    于伟亲自改装了避震,刹车系统,加装了液压助力方向器,在驾驶室装上汽车安全带。


    改完一辆后,让车队司机开出去检测,效果自然没得说。于是,接下来,便由于伟带队改装轧钢厂剩下的所有货车及轿车。


    而杨厂长则向大领导报喜,并附上所有技术图纸后,获得部里的嘉奖,每天都神清气爽,心情愉悦。


    于伟则趁机向杨厂长汇报说,实验中报费了二套,杨厂长听到后大手一挥,直接打断于伟的话:


    “于工,实验哪有一步登天的?这有报废也是正常的嘛,你自己处理就行!”


    也不怪于伟多心,却是因为之前所有研发,所有物资报费,文件资料,都是查了又查。


    转念一想,于伟便明白了,这是杨厂长以及上面把这些根本没当回事,以为只是些小玩意。


    于伟心里也只能哂笑一下,自己已以香江凤凰科技的名义把这些专利申请下来了,就凭这些专利,以后于氏家族便财源滚滚!


    嗯,既然这样,那欧美日各国的专利使用费就自己来收了,这样挺好!


    转眼,还有二个月,于莉便可以毕业了。她的毕业论文已交给了她的教授。


    教授看了她的论文后,给了她优秀的评定,提前毕业已是板上钉钉。只等与这一届的毕业生一起毕业领取毕业证书就行!


    而这段时间,于伟由于忙着汽车改装的事情,也没什么留意,只是今天休息日,于莉让他陪着一起去。


    于伟想着好久未陪于莉了,便答应了下来,只是跟着于莉姐妹俩到了人民公园一看,于伟马上愣了下神,搞什么鬼?


    只见公园门口等着娄晓娥,丁秋楠,还有一个长得非常有知性、古典美的女子,隐约约有点冉秋叶的一丝样子,身高约米,皮肤白白净净,身材苗条,容貌异常秀美!


    可这女孩又比原剧中的冉秋叶漂亮不知凡几!


    这下,于莉,娄晓娥,丁秋楠,冉秋叶这同级别的四大美女站在一起,于海棠混在四人中,直接就是丑小鸭一只。


    于伟见此,心里不由嘀咕了一句:于海棠,你这是谁给你的自信和勇气?梁静茹么?嘿嘿


    于莉马上便给于伟介绍了一下冉秋叶。


    原来是前段时间,于伟在忙改装汽车的事情,刚好冉秋叶来四合院给棒梗做家访。


    问路时,正好碰上了于莉,于是两人便就此熟悉了起来。


    而冉秋叶离开时,过来后院与于莉打声招呼,并准备从后院侧门离开,却碰到了丁秋楠过来约于莉休息日去逛街玩耍。


    这下好了,冉秋叶便也加入了队伍。而后,她们几个也聚了几次,成了朋友。


    于伟有些蒙圈了,想想也是冉秋叶该出现的时候了,也便释然了,回过神来。


    跟在四大美女身边,旁边还有个与四人相比是“丑小鸭”的于海棠,这回头率却是吓死人。


    好在于伟心大,也早已习惯了,倒是悠然自得的跟在五人后做跟班,拎东西,付钱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