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出宫养老

作品:《清穿太子妃:和废太子互换身体

    如今当着荣太贵妃的面,她就不信康熙能好意思开口提选秀进人。


    更何况荣太贵妃刚刚夸过康熙念旧情。


    果然,康熙有些怨念的看了一眼石静娴,这保成做了皇帝怎么还没眼力见了?


    这话当着荣太贵妃让他怎么接?


    “太上皇这次选人也行,荣宪今年应该也能回来,到时候妾带着荣宪公主到畅春园拜见皇上。”


    荣太贵妃抿了抿嘴:“也许新来的妹妹还能给荣宪再添个弟弟妹妹。”


    石静娴也点点头:“那儿子这次选秀,便接皇阿玛回宫,让皇阿玛选几个人。”


    两人一唱一和,说的康熙心里这个气。


    于是没好气的看着石静娴道:“朕都这么大岁数了,选什么秀选秀!不选!”


    说完也不看手中的名单的,也没心情看了,将名单给石静娴:“拿走给皇后,有子嗣的开恩旨让他们来接自己母妃。”


    看着事情尘埃落定了,荣太贵妃松了口气。


    也愿意多费点口舌规劝康熙:“太上皇,咱们这些老人没在,你可不能动不动就生气了,您可得保重身子。”


    “臣妾们也不能时刻在太上皇身前伺候了。”


    石静娴也赶紧赔罪:“是儿臣思虑不周。”


    最后想了想对着身边的何柱喊道:“何柱。”


    将何柱唤道身前,石静娴看向康熙:“儿子因为政务所累不能时刻在皇阿玛身前尽孝。”


    “如今皇阿玛即将要去畅春园居住,何柱一直在儿子身边伺候,伺候人也算是周到,儿子便让何柱到皇阿玛身边伺候皇阿玛。”


    “也算是代儿子尽孝,照顾皇阿玛。”


    说完石静娴看向何柱:“之后你到了皇阿玛跟前,就像伺候朕一般伺候皇阿玛,不得有半点懈怠,务必尽心,听到没有?”


    何柱连连点头,看着石静娴说道:“皇上,日后何柱不在您身边,您要好好照顾您自己。”


    说完便跪倒在康熙身前,表着忠心:“太上皇,日后奴才定会好好照顾您,代皇上尽孝。”


    梁九功站在康熙身边,恨得牙直痒痒,这怎么太上皇都不是皇上了,还有人来和他争宠呢。


    有了一个赵昌还不够?


    又来一个何柱?


    康熙皱着眉,不赞同看向石静娴道:“何柱都跟了你多久了,你换人怎么能行?”


    “若是日后来了个不顺手不尽心的,到时候你身边连个帮手都没有。”


    换位思考有人让他将梁九功让出来,康熙也是不干的。


    梁九功都跟了他多久了,甚至一个眼神就知道他想要做什么。


    康熙是断然不会将梁九功送走,尤其是石静娴现在刚刚登基。他怎么会将石静娴的心腹要走,断她一臂?


    石静娴坚持己见:“皇阿玛,伺候您这种事儿怎么是小事?”


    看康熙拒不接受,石静娴想了想,又冲着门外喊道:“小安子,进来。”


    喊完小安子,她看着康熙说道:“皇阿玛,小安子也好,何柱也罢,他们两个都是儿子身边的老人,皇阿玛挑选一个得力的带走,也算是安一安儿子的心。”


    康熙听到石静娴喊小安子,就注意看她的表情。


    看着石静娴那样儿,一时都有些怀疑这是她的真实想法。


    还是知道小安子是他放在她身边儿的眼线了?


    可今天这事儿也是话赶话,康熙将眼神落在小安子身上,看着小安子略微摇了摇头,才放下心。


    荣太贵妃不清楚石静娴的打算。


    只以为石静娴是为了表忠心孝心,她也不赞同石静娴将心腹送给康熙。


    毕竟新皇登基,哪里都需要自己人,就连给皇后放出宫的宫女名单,都是她筛选了很多妃嫔们的心腹或者眼线。


    想要帮皇上将后宫先梳理一遍,肃清一遍。


    如今将身边的太监送走,这不是自断一臂么?


    “皇上,这两人就如太上皇身边的梁公公和魏公公,太上皇说的对,您这边也是要用人的,这心腹可不是这么好培养的。”


    石静娴看向康熙:“要不皇阿玛先别出宫了?您在宫中,儿子也能放心一些,也能随时侍奉皇阿玛。”


    康熙摆了摆手,最后看了一眼小安子和何柱。


    “行了,既然吾儿不放心,有这个孝心,那就让小安子跟着朕吧,何柱贴身伺候了你那么久,朕怎么能让他来伺候朕?”


    康熙刚说完话,就收到了荣太贵妃不赞成的眼神,梁九功和魏珠是不够你用的么?


    说完了事情,荣太贵妃便回去准备让下面的姐妹去收拾收拾行装。


    还有三天,就是新皇的登基大典,等康熙参加登基大典之后,第二日他们就要出发去畅春园了。


    剩下已经有孩子开府的妃嫔,也要让孩子们都接出去了。


    石静娴陪了康熙一会,就要去寿康宫给太皇太后请安,之后便回到毓庆宫继续看奏章。


    将看好的奏章都分类放好,等着几个童工来干活。


    昨天还只写了一个阅,今儿个石静娴便让他们写“知道了”。


    等转天上朝,大臣们看到奏章上虽规整却稚嫩的笔画,便开口询问石静娴。


    “皇上,臣观奏章…”


    “这奏章是朕看的,只不过这字是朕的几个皇子写的。”


    石静娴笑了笑,隐瞒了还有弘簪也参与了的事。


    这人只要没事儿就会给人找事。


    前面刚说是阿哥们写的,朝臣又开始劝谏石静娴,立太子。


    她就觉得自己也没这么无语过,才登上皇位几天啊?


    就要开始立太子了?


    最关键的是,她都不知道她该立谁。


    以后几个孩子都对太子位不感兴趣,或者都对这个位置感兴趣,该怎么办?


    于是石静娴沉着脸:“怎么?各位大人怕朕活不到看着皇子成年?这么着急就让朕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