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娄晓娥的到来

作品:《四合院:我是阎解成

    几人处分和降职的影响的确是立竿见影,让许多领导干部做事都警觉起来,政府的行政效率都高了不少。


    阎解成将自己弟弟解放开厂的那块地,也让土地局递上来了。


    先期批给了他一块300亩的土地,就是在他今后重点开发的郊区,反正就是几百人的规模,肯定够他用了。


    价格也是这年头的标准价格,200元一亩,毕竟是工业用地,地价普遍不高。


    而整个郊区,阎解成对于这块区域的规划已经加紧写报告了,靠着其他几人收集的数据。


    阎解成暂时就打算将整个郊区更名为高新技术开发区,简称高新区。


    整个区给予的政策支持力度也不小,初期来建厂投资的企业统一享受2年的免税政策。


    若是企业是符合标准的高新技术的产业,可以上调免税到3-5年。


    另外还有企业的贷款降息,无息等补助,以及土地道路整改,包括未来优先考虑高速,铁路等规划建设。


    这后世一系列的组合拳都让阎解成给提了出来,除了免税,其他的政策其实都比较虚,甚至也算是画大饼。


    毕竟若是高新区真的起来了,还用得着他去找上头规划么?上头自己都只会考虑在这繁华人多的工业园区开通高速与铁路。


    至于贷款等等,只要企业正常经营的,这年头银行还是比较宽松的,甚至是鼓励企业和个人借贷经营的。


    而且真的这些政策能不能过,还得看省里和国屋院态度,阎解成自己感觉没啥问题。


    花了近半个月才将这报告完整的列完,与丁书记开始讨论起来。


    丁书记对于他的想法自然是大力支持,心里还不停肯定着阎解成。


    不愧是部委出身的,搞得出北汽这种大企业的,果然是有想法,工业区的建设想法以及这些政策他是想不出来。


    丁书记也当场表示这报告他帮忙去递给省里,让省里一定加急往上头报。


    其实若是不改区名,不涉及行政规划,省里就能给定了。


    但是一旦涉及了这些,只能由国屋院审批,而且毕竟是个高新区,省里根本没经验,还是让上头领导给他们把把关吧。


    阎解成对于这高新区的规划往上报后,郊区政府的各个官员坐不住了,毕竟这明摆着大力发展他们这个区。


    可上头的两位领导才调任,位置都空着呢,可不得明争暗斗起来,不止是丁书记,阎解成这边都有不少区里的副区长,过来他办公室汇报工作。


    开头两位阎解成还耐心听着,以为是什么关于郊区重要发展,或者什么有用的信息他会疏忽的呢。


    谁知道全是翻来覆去的废话,给他讲郊区历史呢?还有意无意的往区长和区委书记上扯。


    真当他这专员是傻子么,这么重要的位置本来你不过来提,自己还能考虑下。


    如今都过来做过报告了,就这半桶水都没的水平,让你负责未来高新区,阎解成自己这努力估计都得白费。


    不过这事儿放着也不行,整天斗来斗去的,阎解成抓紧与丁书记俩人开了个小会,随后又开了次常务会议。


    最后还是听取他的意见,让耿副专员暂时兼任郊区区委书记,区长的位置暂时空缺。


    反正郊区的事儿还是要他们几位地区领导重点关注,不如就让耿副专员辛苦些,直接一手抓一抓。


    而且若是高新区真能批下来,行政等级多半是会上调半级,区委书记也是副厅级的,也不算屈就。


    随着耿副专员的兼任消息公示,下边郊区的政府领导才开始消停下来,安心做事。


    毕竟耿副专员的脾气他们清楚,公安局出身,管政法的,对领导干部来说天然就让人有些敬畏。


    不过郊区内的国营厂听说这事儿倒是很开心,毕竟许多政策对他们来说也非常有利,最期待的还是交通运输问题,这让整个区的运输成本下降不少。


    只有阎解成知道,他这个关于高速和铁路的纯就是大饼。


    不过区里和市里的道路倒是真的有规划改良,打算等企业开始入驻,地区财政预算宽松后自己搞。


    阎解成今天也正准备和俞华接触商讨下关于分厂的事儿,谁知道办公室倒是来了位意外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