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陪包船王出差

作品:《四合院:我是阎解成

    随着新厂正式开始建设,摩托车也准备了三千台80型号的,以及一千台80s型号的。


    准备走货轮运往香港,作为几位投资人初期推广售卖的第一批摩托了,当然因为考虑到第一批推广最为困难,也就没要求几位交付定金了。


    而之后的订单,都要求预付30%作为定金了。


    不过由于这批摩托技术先进,哪怕同样是二冲程的发动机,也与如今市面上欧美和日产的不太一样。


    经过了阎解成和宁教授的改良,说起来是可以申请专利的。


    而国内目前连专利局的还没成立呢,听说上头也因为这汽车厂的事儿,包括摩托的事儿,考虑到需要专利了,想在国内先把专利局的底子打起来。


    估计近期就能有消息,但是这卖到外头的摩托,就怕有心人抄袭模仿了,毕竟他的发动机可比一般同类型的省油不少。


    而且香港这时候专利也不规范,正处于同行互相抄的时候,沿用的制度还是英国那边本土的制度。


    他们这专利想要真的保护起来,还是得实地去欧美以及一些发达国家申请才行。


    毕竟各国有各国的专利法保护,产品到了国外销售,就得靠外国法律维护自身公平了。


    还好如今厂子也有港资了,他让正在组建的专利局的确定人员,出差一趟香港。


    然后跟着娄父去注册他们的专利,也能好好学习下国外对于专利是什么个章程。


    至于国内的专利他倒是不担心,到时候专利局成立了补上就行了。


    因为涉及的创新的技术挺多,他也分了好些人的名头,将他导师宁教授,师傅俞华,还有小团体的几人,都没落下,这专利是人人有份。


    他将如今汽车与摩托车发动机技术,拆解出了大概52项专利,其中摩托的大概13项,汽车的发动机,因为更加先进的原因占到了39项。


    当然真的能申请下来的,不知道能有几项。让专利局的同志带着,一起跟着娄父往主要的发达国家申请去了。


    包船王见过丹首长后,还表达了想去家乡宁波转转的心思,顺便考察考察宁波港的发展,也有投资船业的意向。


    王部长听到这事儿,也让阎解成先放放手头的工作,陪着包船王一起去南方考察考察。


    顺便实地见见轮船的发动机,一边可以为以后的研究打个基础,一边还可以观察下以后产品的运输路线。


    阎解成正好也有心想跟去转转,毕竟如今手头的事儿,正式移交了胡厂长,他可以稍微喘口气,跟着包船王去他家乡看看。


    几天后,他跟着包船王一行人,乘坐火车来到了宁波。


    到了地方,他还找了自己秘书,去通知一下宁波市的政府班子,让市里派个人帮忙领个路介绍下。


    这时候的宁波发展就只是靠着港口,发展略比普通城市好些,市里城区不大。


    最值得逛一逛的就是天一阁与城隍庙了。


    几人到达天一阁时,他徒弟带着市里的郑市长也赶到了。


    看样子市里的领导很重视啊,竟然是市长亲自过来接见他们。


    阎解成也不想想,人市里接到消息也懵啊。


    他徒弟马秘书直接打着他的旗号,去了人市政府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一听他是工业部汽车司司长的秘书,而且带着包船王已经到了宁波了,也震的够呛。


    直接报给办公室里还在忙的市长了,人市长在这一地界上来的,本身就是浙省人,还能没听过包船王这世界船王的名头不成?


    而且还是自己的家乡人,能不重视就怪了。再加上他这个中央部委的司长,也不打算指派人了,直接自己过来得了。


    这样既显得市里重视,又不会错过几人过来的意图和消息。


    郑市长人瘦瘦黑黑的,中等身高,比较有特点的就是眼睛了,漆黑的大眼睛炯炯有神的,怕年轻时候还是个帅哥。


    见了他们忙上前握手招呼,等全部介绍完一边后,郑市长才陪着几人逛起这天一阁了。


    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就是1561年。是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修建,主要就是用来藏书,还是个人藏书,当初藏了7万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