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正处

作品:《四合院:我是阎解成

    其实像他这中专学历,放在后世是无法直接升学读研的,起码得是大专才能申请。


    不过这年月,哪怕明年研究生招生政策出了后,对学历也没有特别硬性的要求。


    只要是政治历史清楚,拥护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具有大学毕业文化程度的青年。


    或者有专业特长和研究才能的工农兵、在职工不受学历限制,但须具有同等的文化程度。成绩特别优良、确实具有研究才能的高中学生和大学生,经学校推荐也可报考。


    有关的专家,也可以根据招收条件积极推荐有研究才能的青年参加考试。


    他估计自己这是被宁教授直接推荐了。


    之后的一段时间,他是下班就往学校跑,因为部里离学校不近,学校离他家也不近,光骑自行车来回他都觉得累。


    他现在若是真的有啥事,可以拜托王部长的司机接送他。


    不过他觉得毕竟太高调了,而且只是去学校,这吉普出行,搞的是去学校视察去了。


    内心考虑以后换个交通工具了,汽车首先被他排除了。


    哪怕他研究这方面甚至管汽车厂,但近几年若是没有相应的级别,就不用考虑这种出行方式了。


    心里头开始考虑起八九十年代的摩托车了,这摩托车虽然国内早已生产了,但是个人谁买的起啊。


    多是军队用的三轮摩托,以及邮局订单的采买,还有些特殊部门的采购。


    他想着自己如今这发动机方面研究较深,搞个摩托车的发动机应该不成问题。


    到时候等着政策放开了,有机会了,再赶紧让这摩托车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售价。大规模推广开来后,他也好买一辆,供自己使用,毕竟他其实对摩托还是非常喜爱的。


    脑子发散思维,经过一通胡思乱想后,也终于到了宁教授办公室了。


    如今宁教授虽然已经回学校了,但是具体的岗位还没恢复,办公室门口也只写了教授的名字,其他什么都没贴。


    阎解成与宁教授如今近距离的交流多了,也发现宁教授的确是不爱说话。


    对于他提的思路项目,以及技术上的讨论,宁教授常常就是微笑点头,而有些建议则是喜欢用笔写下来,你别说,他这字是真好看。


    宁教授对他提的几乎所有的想法都不反驳,不是微笑赞同,就是经典的发表两个字的感言。


    这让阎解成有些丧气,他其实提了许多后世先进的技术想法,期望能得到宁教授的肯定或者表扬。


    但是宁教授这性格,他如今算是清楚了,这怕是他的妄想了。


    倒是宁教授笔下的许多思路建议,还有实际生产中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都对他很有帮助。


    毕竟自己掌握的更多是理论,实际生产还差得远。


    两人虽然交流方式独特,但是没多久阎解成就习惯了,甚至感觉这样交流很舒心。


    他可以随心所欲的提想法,提理论,而不用担心被否定。


    直到两个月后,宁教授将他们俩人谈话的一些思路项目,都整理了一份列表清单出来,还专门与他当面一个个项目确认。


    他没想到,自己平时的未经思考斟酌的后世思路,都被宁教授细细记录下来了,还将这些项目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做了规划。


    这让他有些不知所措,宁教授这次主动开口了,和蔼亲切道:“若是你没意见,这就是以后我们的研究方向和项目了,可以一样样来,争取在我有生之年全部突破。”


    阎解成愣愣的盯着对面的宁教授,虽然初看外表有些像农夫,但是细看还是抹不掉那身上学者的气质。握着清单的手虽然满是老茧,但是意外的让他觉得很舒心。


    宁教授虽然话不多,但是对他是真的很用心,还将他的想法也作为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


    阎解成于宁教授确认完,见他难得愿意交流几句,也终于借着机会,将当初的疑惑问了出来。


    “老师,当初你是怎么答应王部长的啊?为什么啊?”


    宁教授今天的确兴致不错,难得不沉默了,很直接的回答道,“小王人很不错,以前在南方时就常跟我请教问题,对工人和企业生产很用心,他推荐的人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