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大打折扣
作品:《大唐说书三年,李二造了个地球仪》 听到夸奖的话语,李世民嘴角微微扬起,心情很好的样子。
但是他还是想不明白,自己这办法哪里不妥。
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让敌人失去制造麻烦的能力没什么问题吧!
难道自己这思路是错的,不可能啊!
百思不得其解的他,急切的想要知道秦明的想法到底是什么。
却发现对方此时居然优哉游哉的喝起了酒。
而且还是一点一点的将酒抿进嘴里。
按照这个速度的话,可能这一杯酒喝完,需要一炷香还多的时间。
于是压抑不住好奇心的他,索性不再干等。
拿起酒杯一饮而尽,接着立马说道。
“我实在是想不到皇帝会如何做,还请秦贤弟解惑。”
干净利落的将酒喝完,秦明打了一个嗝,才慢悠悠的说道。
“让李靖带兵屠戮那些部族,确实是一个办法,但是此乃下策。会让那些部族仇视大唐。”
“也许你觉得这些怨恨没什么,但是只要等到一个机会,这些怨恨之情,就会带给大唐不小的麻烦。”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那些部族内斗,大唐则稍微提供一些资助,坐在一旁看戏。”
对于这个办法,李世民不得不承认。
确实是比让李靖出手更好一些,不仅不需要让大唐吸引太多仇恨。
还能让部族那边因为内斗的原因,没有办法联合起来。
至于说因为内斗造成的损失,则相当于一直给这些部族放血。
让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成长为足以威胁到大唐的存在。
就算是真的出现了一位人杰,让一个部落开始快速发展。
那么大唐也可以稍微拿出一点利益出来,让其成为所有人的公敌。
有这么多的敌人,就算这位人杰有再大的本事,也没有办法施展。
只能在其他部落的围攻之下,慢慢的等待自己的死亡。
这样来看的话,那么只要不出现什么意外,草原那边的事情就再也不需要担心了。
那么这次回纥派来的使臣,他还有必要见一下。
而且对方归附的事情,也要答应下来。
这样接下来才能顺利成章的,让对方代表大唐去制衡其他部族。
当然为了取得最好的效果,自然是要给与一些甜头的。
有必要的话,那些违禁品也不是不能给对方一点。
数量的话,还是要控制的严格一些。
别最后其他部族确实是被制衡了,回纥却因为大唐给与的资源崛起了。
这样之前给出去的那些好处,不就成资敌了吗?
这种低级失误,肯定是要注意一下的。
除了这回鹘外,如果有其他部族想要投奔的话,那么自然也要答应下来。
反正是对方主动归附,大唐这边也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到时候还能多一个棋子,去平衡草原那边的局势,何乐而不为呢?
至多也就是派几个人过去,多说一些好话。
这种惠而不费的事情,自然是没必要拒绝。
想到这里,李世民对于这次寻求秦明帮助的事情,十分的满意。
如果这件事情让他自己去决定的话,肯定是想不到这一点。
那么这绝佳的机会,自然也就要错过了。
那么到时候为了解决部族那边的麻烦,他自然还是要用老办法。
让李靖带兵去削弱敌人的实力,给大唐吸引众多的仇恨。
这样看似是解决了问题,实际上则是给大唐埋下了一个隐患。
也许只需要等到大唐稍微虚弱一点。
那么到时候有着共同仇恨的部族,就会因此而联合起来。
也许以这些人的实力,没办法给大唐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损失。
但是光是损失的那些士卒,就已经足够让大唐肉痛了。
而且消耗的那些资源,其实也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总的来说,就是这种没必要的战争,最好还是不要发生为好。
最好的情况,自然就是按照秦明的办法去做。
让那些部族自己去做斗争,互相消耗各自的实力。
大唐需要做的,无非就是控制一下局势。
避免在出现一个崛起的部族,成为第二个突厥。
这样不需要花费太多代价,就能将隐患解决在摇篮当中。
对于大唐来说,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想到草原那边的问题,很有可能以后都不需要担心。
李世民开心的痛饮一杯,毕竟这代表他以后需要苦恼的事情,就少了一件。
不过完成目的后,他并没有如往常一样立马离开。
想到还有不少空闲时间,他便再次询问道。
“听说崔家最近有意拉近与陛下的关系,你觉得这对于大唐来说是福是祸?”
“这还用问吗?肯定是好事啊!”
听到这果断的回答,李世民有些疑惑。
他也知道这件事情,对于大唐来说确实有一些好处。
比如说暂时不需要担心舆论的影响,崔家的实力也会暂时全心全意为大唐服务。
但是真的一点问题也没有吗?
这概率应该不大吧!
毕竟崔家那边一心想要去西域通商的名额,肯定有所图谋。
虽然还不确定对方想要的是什么,但是以对方如今的地位来看。
想要更进一步,无疑会影响到大唐的稳定。
所以哪怕在怎么相信秦明的判断,此时他也有些迟疑。
秦明好似也看出了他的不解,给出了解释。
“还记得我之前说过的话吗?对付世家,要拉拢一批,打压一批。”
“此时崔家主动拉近关系,在外人看来这不就是被皇帝拉拢住了吗?”
“这种情况下,大唐只要对世家打击的力度不太强,对方都不会有什么反应的。”
新的思路,一下就让李世民的眼睛亮了起来。
之前他的想法,确实是被眼前的事情给局限住了。
其实崔家示好这件事情,完全可以当成是世家当中的一部分选择示好。
这种情况下,如果他选择打击一小部分世家,而且力\u200e\u200f\u200e\u200f\u200f\u200f\u200f\u200e\u200f\u200f度不太大的话。
确实一点后果也不会有,完全就是白赚的便宜。
毕竟崔家如今的情况,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很像是投奔了皇帝。
那么在其他世家来看,这代表着皇权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而崔家看到这种情况,也不敢将真正情况给说出来。
毕竟通商的事情,还需要皇帝的同意,所以崔家不敢得罪皇帝。
另一方面,就是通商的事情不能被其他世家知道。
要不然崔家花费了巨大代价,拿到的通商名额,效果可就要缩水许多了。
毕竟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抢占市场,他们能够赚到的财富自然是要大打折扣。
就算是单凭这一点,崔家的人都不可能出去说出真正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自然会有权衡利弊的人,选择在皇帝这边押注。
这样的话,那些被打压的世家,看到双方实力差距悬殊,自然是不敢反抗。
只要这打压的力度,还在对方的承受范围之内。
那么对方说不定会选择直接无视,也学着崔家向皇帝示好。
免得接下来再次被当成打压的目标,实力进一步受损。
这样子钝刀子割肉的事情,只需要来几次,那么世家那边就会安分许多。
接下来,他这边自然也就可以选择力度更大一些的打压。
经过几次打压过后,底线已经一步一步降低的世家。
对于这本应反应激烈的打击,自然也不会有太大的反应。
只是默默的选择接受,这样大唐内的世家问题,也就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至于说彻底将世家的问题解决,他此时还真没想到什么好的办法。
而秦明给出的办法,也只给了打压世家的办法,更进一步的办法并没有说。
所以在李世民看来,可能此时秦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所以想要从秦贤弟那边得到办法,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好在他现在时间还有很多,完全不需要着急。
而且有着西域通商的事情,时间拖得越久,他手里面的实力自然也就越强。
所以他完全可以说,时间是站在他这一边的,完全没有必要去着急。
想了很多后,他最后还是决定崔家的事情之后再说。
拖延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确实可以让人省很多事。
正事都聊完后,两人便开始专心的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