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薛万彻回京
作品:《大唐说书三年,李二造了个地球仪》 想到李世民给出的新任务,薛万彻便找到了突厥头目。
提出了自己想要前往突厥王庭,但是不出意外被拒绝了。
他退而求其次的想要去人更多的部落,同样得到了拒绝。
这让他感觉有些失落,不能继续向突厥内部前进,他怎么有机会去认识突厥权贵呢?
总不能让他在梦里去和对方接触吧!
对方拒绝的原因,其实他也猜到了一些。
他风家余孽的身份对方已然确定,但是这毕竟是双方第一次接触,有些防备是很正常的事情。
想了几个办法都没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他最后只能选择放弃。
虽然有些不甘,但是他觉得放弃总比拿手下的性命去冒险好。
毕竟此时想要接触突厥权贵,他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带着车队偷偷前往突厥王庭。
这样才有机会见到那些突厥权贵。
当然这么做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
比如说一路上都不能被突厥的人发现,要不然很容易会被当成敌人处理。
想到这个代价后,薛万彻再次觉得放弃是最好的选择。
让手小继续去采购那些容易出手的货物后,他就带着几个人在四周逛了起来。
当然闲逛只是一个幌子,他真正的目的其实是收集情报。
他的想法很简单,此时李世民交给了他两个任务。
一个已经决定放弃,那么另外一个自然是要拿出一个完美的答卷。
要不然他这次突厥之旅也太失败了。
也正是因为这点,此时的他对于情报十分上心,只要听到的内容都记载心里面,生怕忘记了任何一份情报。
继续呆了两天,薛万彻也就没有借口继续停留。
只好带着车队的人,踏上回到长安的道路。
路上,他将收集到的情报整理了一下,失望的发现其中居然没有一个重要的情报。
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以用毫无用处来形容。
感慨了一下自己运气不怎么样后,他就开始清点财物与货物。
看到这里,他的心情不由的变好了许多。
虽然说情报问题受挫,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
但是交易的事情还是很顺利的,带来的那些货物轻松的赚取了近十倍的利润。
还从突厥那边采买了许多卖相很好的皮毛,相信回到长安后根本就不愁销路。
如此一来一回,车队就能够给大唐带来丰厚的利润。
说不定此时财政紧张的问题,都能够因此而得到解决。
经过一段时间的奔波,车队一行人终于是再次看到长安的大门。
找了一个地方,让车队的众人休息一下后。
薛万彻立马就前往了皇宫,禀告过后,他很顺利的就简单了李世民。
一见面,他就自责的双膝跪地。
“臣愧对陛下,这次并没能收集到有用的情报,也没能与突厥权贵有所接触。”
“没必要自责,这不过是第一次通商,没必要给自己那么高的要求。”
“可是陛下的任务,臣并没有能够完成,还请陛下责罚。”
“……”
看着薛万彻羞愧的样子,李世民一时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口。
对方没到京城的时候,对方此行的所有细节就已经送到了他这里。
所以他也清楚,对方没能完成自己的任务,很大程度上是根本就没有尝试的机会。
毕竟一直都呆在突厥边境,自然没机会接触突厥权贵,也没办法打听到重要的情报。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任务失败的事情也怪不到薛万彻的头上。
最大的因素,其实就是因为突厥有所防备,根本就没有给他们完成任务的机会。
不过担心薛万彻太过自责,在产生心病,他只好劝道。
“既然这次任务没有完成,那么下一次通商完成不就好了吗?咱们还有好几次机会呢。”
“下一次前往突厥,臣一定不让陛下失望。”
“没必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只要任务能够完成就好,不需要那么着急。”
“臣明白!”
意识到对方此时钻了牛角尖,劝导的话语完全就听不进去。
李世民也就暂时熄了劝导的念头。
等到对方恢复正常后,在找机会和对方讲道理吧!
反正这次对方也要在长安修整一段时间,所以也不着急。
汇报结束后,车队这次通商带过来的钱财也送到了皇宫之中。
看到账本后的李世民,笑的十分灿烂。
一万两银子对于国库来说,其实也不过是杯水车薪,不能起到缓解的作用。
但是这通商高额的利润,代表这个办法缓解财政问题并不难。
而且这其实还不是最终的利润。
因为薛万彻在突厥那边购买了大量的皮草,而这些东西运到长安来,也能够卖出高价。
所以说,通商一次的利润其实要比想象当中高的多。
意识到这一点的李世民,此时突然想要多弄出几只通商的车队。
这样财政问题要不了多久就能解决不说,他手里还能有一些余钱去做其他事情。
比如说他心心念念的给军队更新盔甲武器。
有了钱,这些因为财政紧张而放弃的事情,都可以得到解决。
好在最后残存的理智,让他们并没有冲动的做出决定。
通商带来的利润确实非常可观,但是也伴随着一些风险。
别的不说,万一有人贪图更好的利益,去交易违禁品就麻烦了。
如果交易的只是一些武器那还好,对大唐的影响还不算太大。
万一对方交易了制作甲胄技术,制作武器的技术,那可就麻烦了。
大唐与突厥之间,战马本就有着不小的差距。
要是武器甲胄方面的距离也被拉近,那么以后战斗的胜算至少要少三成。
如此不仅他李世民想要雪耻的事情没办法做到。
以后大唐一旦与突厥冲突,都将落入下风。
那么因此要付出多少代价,李世民都不敢去想。
因此他绝对不能因为眼前这些利益,就贸然增加商队的数量。
至少在没有想到解决办法之前,还是让薛万彻的商队独一无二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