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朱元璋:“咱家老五堕落到成为商人了?”

作品:《大明:戏言国策,老朱赐婚徐妙云

    朱元璋稀奇道:“奢侈品是为何物?”


    又是一个自己没听过的玩意。


    也不知道老五都是从那地方淘来这么些词。


    朱橚解释道:“父皇可知现在应天府内,一双布鞋能卖多少钱?”


    这是在考验自己?


    朱元璋虽然每日忙于批阅奏章,但对于一些民间物品的价格也是知晓不少。


    “一双布鞋能卖到八十个铜板,再好一点的差不多一钱银子。”


    朱橚点头:“那一双用上好江南丝绸,狐皮,丝麻制作的一双鞋子,又能卖多少钱呢?”


    这下子,朱元璋不知道了。


    他生活向来简洁,不喜奢靡。


    要问他一双普通布鞋多少钱,他能知道。


    像是朱橚说的这种鞋子,他还真不知道。


    小十二朱柏连忙道:“我知道,我知道,上次我就听见李公公说过,左相曾经穿过一双这样的鞋子,得要二十两银子!”


    “什么!竟然要二十两!”


    朱元璋听得直皱眉头。


    二十两银子都够普通百姓一年的花费还有富余。


    要让他来买鞋子的话,绝对看都不会看一眼。


    朱橚问道:“没错,都是鞋子,为什么价格却相差如此之多?”


    太子朱标想了想回答:“也许,是因为这种鞋子穿起来很舒服?又或者是用丝绸,狐皮等名贵料子做的?”


    “那大哥你可就大错特错了,普通布鞋跟我刚才说的上好丝麻编制的鞋子都是用来穿的,就算是舒服,能舒服到哪去?”


    “料子的成本名贵,只是一小方面,真正的原因无非就是两个字:‘身份’!”


    朱橚直接把问题点到了关键地方。


    “身份?”


    “没错,一个平民百姓穿几十个铜板一双的布鞋,一个朝中丞相能和平民穿的鞋子一样吗?”


    “要是被人看到了,岂不是遭受耻笑。同样的,咱们在皇宫之内,各自都知道父皇、母后、诸位兄弟的身份,到了外面,外人又怎么能分辨咱们是谁吗?”


    小十二朱柏叫道:“简单,只要是穿龙袍的就是父皇、戴着凤冠的就是母后,咱们都是穿着蟒袍的。”


    朱橚笑道:“没错,只要看着衣服,就能分出谁是父皇、谁是母后、谁是皇子,因为只有咱们能穿得起这身衣服。”


    “大臣、富商和百姓也是如此,大臣、富商们穿得起用的东西,百姓们都用不起。这样在外,别人就知道这人不是一般人了。”


    所谓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这样以来,二十两一双的鞋子就有人买了,而且买得起的人都是不在乎价钱的人。”


    “他们求的只是和别人不一样,别人用不起的他能用得起,别人穿不上的,他能穿的上。”


    “这种东西,咱就可以称呼它为‘奢侈品’!”


    “既然别人可以卖一双二十两价钱的鞋子,咱们也可以。”


    奢:張也,从大者聲,凡奢之屬皆从奢!


    侈:掩脅也,从人多聲!


    用奢侈品这三个字形容再适合不过了。


    朱元璋皱眉反对道:“不可,商贾低贱,咱怎么能做生意赚钱!”


    士农工商,这在古时的地位是一目了然。


    士大夫治国,农民耕田,工人制作用具,而商人呢?


    商人不能从事生产,但却又从生产的效益中通过手段攫取利益,无异于偷盗之辈。


    这就是明朝对于商人的看法。


    而且朱元璋本人也是瞧不起商人。


    要让他同意经商之事,难度是相当之大。


    朱橚知道父皇心思,没有出言反驳,反而是从怀中掏出一叠大明宝钞拍在桌上。


    粗略一看竟然莫约有几万多贯!


    要知道,虽然皇子们每年都有不低的食禄所发。


    但是一次性能拿出这么多钱,还真没有几个。


    “哇!五哥!你是不是偷偷进了国库!我就说五哥你没事就喜欢往国库那边跑是干嘛,原来是去拿钱去了!”


    口无遮拦的小十二领到五哥的一记脑瓜崩。


    朱元璋和朱标也是一惊。


    “五弟,你何来如此多的钱财?”


    虽然对着自己的五弟有着十足的信任,朱标还是忍不住问道。


    “我不是弄了挺多小玩意的吗,就让工部的人在外面开了个小铺子,卖点我捣鼓出来的东西,赚钱零花钱。”


    朱元璋一拍桌子,怒目斥责道:“胡闹!你一个堂堂大明皇子,竟然沦落到成为一介商贾你你让咱”


    指着自己的这个五儿子,一时半会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太子朱标和十二弟朱柏一看父皇真的生气了。


    连忙跪倒给自己五弟和五哥求情。


    “父皇,五弟想来是有难言之隐,您先别急。”


    “对啊,这些钱肯定是五哥从国库偷得,不是他卖东西得来的。”


    太子朱标看到一旁的朱橚还在老神在在,赶紧拉了他的衣袖:“五弟,你还不给父皇认错!”


    面对着发火的父皇和给自己求情的太子。


    朱橚一点也不慌张,反而淡定道:“父皇,儿臣并没有成为商贾之人。”


    朱元璋气急而笑道:“你自己都承认了,让工部的人在外开了家店铺对,还有工部的那些个庸臣,竟然让咱的儿子去做生意!”


    说到这,朱元璋杀气腾腾。


    他是指望着自己儿子都在封地之中,帮着太子治理好整个大明朝。


    而不是去醉心于商贾生意这种‘邪门歪道’。


    朱橚张口解释道:“儿臣只是让工部找人在外面开了一个铺子,工部的人并没有参与其中。儿臣也没有参与铺子的任何买卖。”


    “儿臣只是把献给您和母后那些制作牙刷、熏香、肥皂的这些方法告诉了开铺之人。”


    “负责开铺子之人为了回报儿臣,每卖出一件用儿臣方法制作的东西,就会给儿臣一部分酬金当做回报。”


    “儿臣只是出了一个点子,这生意的全程可是一点没碰。”


    原本还杀气腾腾的朱元璋愣住了。


    照自己家老五这么说,好像还真是这个道理。


    但是,你要说他是商人吧,他全程没有参与生意。


    你要说他不是商人,他还拿了钱了!


    缺乏金融常识的朱元璋陷入了难道的迷茫之中。


    咱家老五,到底是不是商人啊?


    <script id="halfhidden_script">("noventent")st()addcss("halfhidden");settiout(function(){("tips")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