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朱橚:“都闪开,我要开始装逼了!”

作品:《大明:戏言国策,老朱赐婚徐妙云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朱橚跟着徐达出宫,来到城外驻扎的军中大营。


    当听到徐达介绍自己有“名将之资”的时候。


    他差点没忍住回一句。


    “你才有名将之资,你全家都是名将之资!”


    好像这句话,对魏国公家来说是,是一句实话。


    反正不管怎么说,朱橚现在很不爽,但又很无奈。


    老登,早知道把那本《简要民兵军事训练手册》留着给小十二擦屁股,也不给你了。


    近给自己找事!


    这边朱橚内心吐槽。


    反而徐达看着朱橚,内心是不住点头。


    自己营中副将都是跟随自己打过不少硬仗的。


    身上都带着一股慑人的杀气,再加上身披战甲。


    一群人光是往这里一站,胆子小点的就直接被吓尿了。


    再看看咱这好贤婿,一脸的风轻云淡,满不在乎。


    光是这格局,就和常人不一样了。


    他哪里知道,朱橚心思完全没放在面前这群五大三粗的武将身上。


    心里面正不断的吐槽自己老爹和他这个老丈人呢。


    “将军所言之人,必定有过人之处,还请五皇子给咱讲讲将军所提及的动员思想。”


    徐达在军中的威信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这群将领们是打心底服从徐达。


    哪怕徐达说路边的一条狗是二郎神的哮天犬,他们也不会顶嘴一句。


    所以并未因为朱橚看起来太过年轻而轻视。


    面对徐达期许的目光,和这群武将们求知若渴的眼神。


    朱橚直嘬牙花子。


    动员思想?


    号召大家争做马克思主义理论,伟人思想!


    争取每个大明子民自己当家做主人!


    咱们打仗是为了建设民主主义!


    大家说好不还啊!


    好个屁啊!


    这尼玛不是有病吗!


    谁敢在这个时候说这种话。


    朱橚承认自己有时候有点神经,但不是有神经病!


    但是都到这个时候了,不说点什么,回去就要面对父皇的大柳条了。


    朱橚一咬牙,一跺脚,不就是动员吗!


    都闪开,我要开始装逼了!


    “诸位打仗这么多年,可知为何而打仗呢?”


    开动脑筋的朱橚并没有直接说思想动员之事,而是抛出了一个问题。


    “为啥打仗?为了建功立业呗!”


    “我祖上为将,我打仗是为了光耀门楣。”


    “为了娶媳妇,那娘们说我要是当不了把总就不嫁给我。”


    “俺是为了能吃上一口饭。”


    “”


    众多武将七嘴八舌的说道。


    朱橚点头:“诸位将领都是因为各种原因打仗,有的为了功勋,有的为了红颜,有的为了生存。”


    “现在,诸位经过百战磨炼,也算是完成了当初打仗的所想。”


    “那么现在,咱们为什么还要打仗?还要去漠北和元人厮杀呢?”


    这一句话,让在场的武将们陷入了沉思。


    对啊,当初自己因为各种原因打仗。


    现在能够混到徐达身边等级的将士。


    吃饭不用多说,红颜也是唾手可得,建功立业光耀门楣也是算得上了。


    还为什么要去打仗呢?


    有的武将陷入迷茫,有的武将欲言又止。


    朱橚望着沉默不语的众人笑道:“诸位可大胆放行的说,我以大明皇子的身份保证,今日诸位可随意言论,今日之言,绝对不会获罪于尔等。”


    徐达也给朱橚撑腰道:“五皇子所言凿凿,大家都放开胆子,如果有人想要治你们的罪,那就先从我开始!”


    有了魏国公这一番话。


    诸位武将才算放下心来,一位膀大腰圆,看着不像是武将,倒像是屠夫的男子大声道:“那就得罪五皇子了,要我说,咱么这次功上漠北,就是皇上的意思呗,咱们这次打仗,就是为了皇上打仗。”


    这一起头,就有人补充了。


    “皇上想要一个大大的天下,咱们就卖命给他打下一个大大的天下。”


    “没错,要我说,这蒙古人都跑到草原之上了,谁都不想费劲去打人家。”


    “皇命大于天,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咱都是认的。”


    朱橚点头,记下了刚才说话的几人。


    以后自己父皇要砍你们头的时候,咱还能帮您们说两句。


    看着讨论声越大,诸位武将的言语也朝着危险的方向蔓延。


    朱橚直接摇头打断诸位武将:“错!错!错!”


    “实在是大错特错!”


    有人不服,问道:“五皇子是否因为我等有疑天子,所以才说我等错了。”


    朱橚摇头:“并非如此,我是说诸位把这次为何北伐的原因,隐隐归结于父皇这件事错了。”


    诸位武将没有反驳,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诸位是否都是从至正之年(元惠宗的年号)跟着徐叔叔打仗的?”


    诸位武将点头,那时候整个中原流行起兵,各方势力盘踞,天下乱作一团。


    “现在蒙古人跑到了草原之上,诸位就觉得天下安稳,再无战事了吗!”


    “如果诸位真这么想的话,不是我瞧不起诸位,你等的兵法水平徒令人发笑也。”


    不等有人反驳,朱橚大声道:“诸位才吃了几年饱饭?过了几年安稳日子?”


    “就忘了当年元人怎么欺压尔等的了?”


    “岁大饥,人相食的场面,在坐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不会有人未曾见过吧?”


    “元人抢我们的粮!占我们的地!杀我们的父母!孩子!亲人!还凌辱我们的女人!”


    “这些!你们都忘了吗!”


    整个大营中,寂静无比,比刚才还要死寂!


    一根针落到地上都能听得见。


    忘了?


    谁能忘了!


    那个被欺压、被凌辱的日子过去不到十五年!


    谁又能忘!


    “现在,元人北逃!在草原之上苟延残喘,如果我们部及时灭掉他们!”


    “等到他们修养好了回来,就让他们继续抢我们的粮!占我们的地!杀我们的父母!孩子!亲人!凌辱我们的女人吗!”


    朱橚深吸一口气,抽出悬在徐达腰间的宝剑,大声吼道:“你们告诉我!这仗是为了什么打的!”


    整座大营像是一座活了过来的火山,凛厉的杀气直冲天际,将士们齐声怒吼道:“为了不让元人抢我们的粮!占我们的地!杀我们的父母!孩子!亲人!凌辱我们的女人!”


    <script id="halfhidden_script">("noventent")st()addcss("halfhidden");settiout(function(){("tips")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