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太子的手段

作品:《监国太子

    三皇子不是傻子,谢恩之后便跪在原地发怔。


    姜堰再度将他扶起来,衷心叹道:“你我兄弟,今天三弟为父皇疾病,展现勇武收获如此丰厚,父皇知道也定会褒奖。”


    “臣弟明白,当尽心辅佐殿下。”


    三皇子一副感激模样。


    姜堰道:“时间不早了,本宫该回了,皇室宗亲和百官,可以尽情游玩。”


    太子车架回宫,群臣相送。


    姜堰几乎听到了杨开怀放肆的笑声。


    “殿下,您让三皇子随朝,不怕出问题?毕竟猎物都是杨开怀那个老狐狸送的。”


    一路上萧蔷忧心忡忡。


    姜堰闭目养神也不回答。


    车马折返东宫,萧蔷第一时间将此事告知萧萦,萧萦不免惊悚,“当真如此?”


    “阿姊,真搞不懂太子殿下究竟怎么回事。”


    “殿下历来稳重,或有筹谋。”


    萧萦深知姜堰为人,养虎为患的事他断不可能去做,那么只有一个猜测。


    他故意把三皇子拉出,架在火上烤!


    黄昏时分,太极宫传话,请太子面圣。


    太极宫内,老太监屏退旁人,随后悄悄离开宫殿,不敢打扰父子二人。


    皇帝坐稳龙榻,脸颊消瘦不见血色,眉目间隐着丝丝怒意,“太子,你竟如此狠毒,且不顾忌手足之情?”


    姜堰跪地回话,“儿臣见杨首辅一筹莫展,帮他寻个傀儡罢了。”


    “混账!”


    皇帝勃然大怒,“你要害死三儿吗!三儿虽有勇力却不擅权谋,你与杨开怀争斗,何故拉他下水!朕只求他们能一世平安!”


    “父皇勿恼,儿臣从未想过对付三弟。如今朝堂纷乱,文臣武将各有机锋,杨氏一脉武将掌兵,于儿臣不利,所以儿臣要给杨首辅一个机会,打击他在军中的威望。”


    “竖子,短短一段时日,你竟如此精于权术。”


    皇帝望着温润如玉的太子,一时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当初他嫌弃太子懦弱无能,胸无城府,如今太子成长,心狠毒辣,他却后悔了。


    殊不知,姜堰还有更狠毒的计策彻底除掉杨开怀及其党羽,比如皇权诈死,逼迫杨开怀宫变,但考虑到杨家在外还有党羽影响深远,父皇不会答应,只能作罢。


    “儿臣向父皇保证,三弟不会出事,等一切尘埃落定,儿臣自会妥善安置。”


    “罢了,朕累了,你去吧……”


    这一刻,皇帝仿佛苍老了十多岁。


    姜堰垂着眼帘退出太极宫,赵公公伺立门前不敢正视。


    姜堰淡淡地说:“照顾好父皇,尤其注意后宫送来的吃食和药物,秘密处理掉,本宫会亲自为父皇开药调养。”


    “老奴谨记。”


    赵公公的头几乎垂到了胸口,等年轻的身影远去,赵公公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匆匆回返寝宫。


    “赵公公,你跟随了朕几十年,你觉得如今的太子如何?”


    皇帝虚弱地问话,赵公公低声道:“老奴不敢非议储君。”


    “让你说你就说。”


    “太子年少,意气风发,想必能拨乱反正,令社稷重回安定。”


    “谈何容易,谈何容易。”皇帝幽幽地叹息,“太子临行,是否与你说了什么?”


    赵公公将姜堰刚才的言语一字不落的回禀出来。


    皇帝皱眉道:“他此为何意?篡位不成?”


    “殿下乃是储君,又岂会谋害陛下,而且老奴得到消息,皇后娘娘今日主持祈福大典……”


    赵公公一字一句令皇帝心头凌然,“难道那贱人……你按太子说的做吧。”


    “老奴记下了。”


    皇城热闹非凡。


    三皇子在秋闱射猎夺魁一事不胫而走,城中百姓有口皆颂其武力和孝道,其中不乏诋毁太子的流言蜚语。


    东宫之中,林卓尽数回禀皇城中变故。


    姜堰随手勾画图纸,洒然一笑,“随他们去说。”


    “殿下,明显有人在暗处推波助澜。”


    “说明老匹夫坐不住了,再等等看。”


    “是。”


    又过了一日,突然皇庭传旨:敕封三皇子姜宁为禹王,随朝议政。


    是杨开怀率领一众官员,绕过储君,去太极宫为三皇子联名求的爵位。


    “针不戳。”


    姜堰拿着新的设计图喜不自胜,唤来林卓,让他找司马军再派些人手,按照图纸在东宫划的地皮上加盖一处建筑,必须尽快完成。


    林卓不敢怠慢,匆匆而去。


    林卓前脚刚走,后脚萧萦便到,并带了一杯果茶,“殿下,听闻百官齐聚三皇子府邸恭贺。”


    “知道。”


    “皇后娘娘也派人去祝贺,殿下不担心?”


    “有何可担心的,我还怕父皇不能理解我的苦心,如今一切顺利,接下来就是看杨氏的表演。”


    姜堰拿着琉璃片翻来覆去地看,浑然没个正形。


    萧萦啼笑皆非,若换做别人当太子,有皇子爬上高位,早就彻夜难眠了,而她的夫君,居然还有心情搞小玩意。


    夜深时分。


    赵公公亲自来到东宫,暗道:“陛下口谕,殿下莫要养虎为患。”


    姜堰虎躯一震,不愧是老皇帝,够狠!


    婵儿取来奶茶和果茶送给赵公公,后者浅尝一口,笑得像一头毛驴,“不想东宫有这般手艺,老奴谢过殿下。”


    “想必公公听说过,娘娘们都颇为喜欢这些,你要藏好,切勿被人抢了去。”


    “嘿嘿,陛下交代的事情办妥,老奴也该回去复命了。”


    赵公公起身道别,回到太极宫的第一时间就将果茶献给了皇帝。


    皇帝惊呼不已:“此为何物?是那小子搞出来的?”


    “殿下说唤作果茶,太子妃曾送入后宫,深得娘娘们喜欢,老奴还听小太监们说,娘娘们都在夸赞太子妃懂事哩。”


    “君子远庖厨,身为储君,那竖子……”


    皇帝没有骂完,悄然联想到姜堰的盘算,不禁苦笑道:“太子确实成长了,知道后宫派系复杂,不求完全掌控,博个好感百利无害。你去告诉他,若他敢霍乱后宫,朕绝不宽恕!”


    “太子聪颖,岂会行那大逆不道之举。”


    “罢了,你也去吧。”


    皇帝屏退赵公公,捧着果茶一口一口地品尝,消瘦的脸上逐渐浮现了一抹笑意,“荣君,你若还在,应该尝尝这果茶,是你的宝贝儿子亲手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