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汉武(3) 卫青

作品:《[快穿]昔有佳人

    为了集权, 曦月打算培植一批自己的亲信,于是向全国下达征贤令。


    这时候,一个人进入了她视野中。


    董仲舒, 他提出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曦月马上把人招进宫来,一番策论,采纳了他的建议, 并赏赐高官厚禄。


    一个国家离不开法治,但是严酷的律法又让人害怕抵制,所以就给它披一层儒家的皮, 让他更容易施行。


    这就叫外儒内法。


    汉初的时候, 为了巩固统治, 所以把刘姓子孙通通封王, 让他们掌管封地。


    但是现在形势不同了, 诸侯王的势力分散了中央的权力,得想办法把权利拿回来。


    一封自荐信到达了曦月手中, 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个人叫主父偃, 他十分聪地猜中了君主的心意, 知道她在为什么烦恼,于是提出了推恩令:诸侯王的封地可以被每一个子女平分。


    这样的话封地就会越分越小, 权力也会越来越分散,就无法和中央对抗了。


    至此,曦月拿回了自己所有的权利,真正把国家变成了自己的掌中之物。


    她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


    夜色尚未撤去,天上的星星依然在闪耀,此时距离天亮还有许久。


    一片寂静中,侍女秉烛叫醒了陈皎:“侯爷, 该去上朝了。”


    烛光映在少年的脸上,为那张精致的容颜添上了金辉。


    他就好像是一朵黄金牡丹,一枝一叶间满是贵气。


    少年微微皱眉,然后才强迫自己睁开双眼,坐了起来。


    满头的墨发如瀑布一般披散下来,美得动人心魄。


    侍女前来伺候梳洗,很快就打扮好了。


    这姿容正盛的少年束发戴冠,衣着锦绣,灼灼风华宛若神人。


    陈皎坐着马车入了宫,然后站在殿中等待上朝。


    大汉历来的规矩,早朝是在五更天,所以大臣们必须半夜起来。


    而陈皎,他永远是最早到的,此时大殿中空荡荡,只有他一人。


    渐渐地,大臣们都来了,其中包括后起之秀:主父偃。


    他是陛下一手提拔,在朝堂上炙手可热。


    不少人包围着主父偃,笑脸逢迎。


    陈皎挑剔地看了看主父偃,然后不屑地移开了目光。


    哼,姿色平平,不足为惧。


    很快早朝就开始了,当那位灿若朝阳的君王走入殿中时,陈皎的双眼倏然一亮。


    仿佛他的世界,被她照亮。


    陈皎一直看着那端坐在王位上的少女,耳畔传来大臣们的声音,全都是他听不懂的内容,以至于他昏昏欲睡。


    忽然间,那少女的目光头投向他,像是太阳投下了一束光。


    陈皎马上就醒了,对着她露出一个笑容。


    曦月感觉内心好像有某个地方被戳中了。


    啊,可爱……


    接下来,陈皎强撑着听完了早朝,他发现没有老家伙再跳出来指手画脚了。


    阿彻果然厉害,现在没有人敢和她作对了!


    下朝之后,陈皎打了个呵欠,正想离去,忽然间却被宫女叫住了。


    陈皎十分欣喜地跟着宫女去了后殿,见到了心心念念的天子。


    少女笑了笑,伸出手指点了点他的额头,道:“这么困还来得这么早?”


    陈皎道:“我当然要早点来了!这样我不就能第一时间见到你吗?”


    我可不想错过和你的一分一秒!


    少女微微睁大了眼睛,似是错愕,接着她目光中涌上一片柔情,牵着他走向内室,道:“你就在这里好好补一觉吧!”


    陈皎听话地躺了上去,笑得连眼睛都眯了起来,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他在这里睡了一觉,醒来的时候差不多到了中午,留下来用了午膳,然后便离去了。


    不久之后,堂邑侯在陛下床上睡觉的消息传了出去,整个长安都知道了。


    一时间众人对他的受宠程度又有了新的认知,全都上赶着巴结。


    .......................................................................


    国内虽然一片安详,边疆却时常受到滋扰,匈奴时不时就过来抢劫一番,然后跑路。


    为了以后的战争做准备,曦月决定派出使者,探一探西域的路,顺便联合西域各国,一同攻打匈奴。


    她选中了张骞,并亲自送他出城。


    张骞感动不已,表示一定不负君恩,他就这样带着大汉的希望走了。


    与此同时,曦月开始期待她的ssr卡。


    卫青、霍去病,什么时候会来呢?


    他们两个,可是国之利刃啊!


    不急不急,在恰当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出现的。


    .............................................................................................


    风吹过草地,碧绿的青草轻轻摇晃起来,一圈圈浪蔓延向远方。


    山坡上,一个少年正在牧羊,他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犹如刚长成的碧树一般郁郁葱葱,朝气蓬勃。


    少年面容俊秀,浓眉如墨,神情中有一种坚毅,像是受惯了风雨摧折依然顽强生长的草木。


    然而他的眼眸却柔和清亮,像是山谷中的两汪泉水。


    这少年名叫卫青,是个私生子,因而从小就被父亲苛待,当做奴仆驱使。


    凄苦的经历使他更早成熟,有一种超越年龄的聪慧。


    不远处,有个老者晕倒在山坡上,拐杖也掉在一旁。


    卫青看见后连忙救醒老者,还给对方喂了几口水喝。


    老者缓过神来,连连道谢:“救命之恩,真不知该如何回报啊!”


    卫青道:“区区小事,谈何回报。”


    老者微微一笑,道:“老朽善于相面,不如就为你相一相。”


    卫青点头答应,心中亦有几分好奇。


    老者仔细相看一番,然后道:“你将会遇见一个贵人,她会给予你无上的荣耀,让你官至封侯,你们的名字会永远在一起,被后世传颂。”


    卫青听后笑道:“我身为人奴之子,能够免遭笞骂,一世富贵,已是万幸,怎么敢妄谈封侯呢?”


    这一切距离一个牧羊的少年实在是太过遥远,就像是天边的云一样。


    他心中是半点不信的。


    不过有一点他很在意,有一个人的名字会和他一起,被后世知晓。


    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人,会是什么样子呢?


    老者拄起拐杖,缓缓走了。


    卫青只一个晃神的功夫,对方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


    真是奇了。


    卫青赶着羊回去,又为家里做了一些杂活,吃了两张饼,然后便睡了。


    他做了一个梦。


    梦里他变成了一匹马,载着一个人一路驰骋,腾云直上。


    那个人看不清面貌,浑身光芒万丈,仿佛是一轮耀眼的太阳。


    他载着这个人踏过苍穹,一直到天幕的最高处,就好像将太阳还给了天空一样。


    梦醒了,卫青还记得那种感觉,仿佛万里流云从身边划过。


    也许那个老者说的是真的,他将来有机会封侯,名传后世。


    那他就不应该留在这里,应该出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


    于是卫青走了,临走前问姐姐要不要和自己一起走。


    如果不走的话,她就会被卖出去做妾了。


    那可不是一户好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