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很大的差别

作品:《战神爹爹归来后,糖宝被宠上了天

    戚长宪点点头,有些事他想自己打听清楚。


    暗蓝愁眉苦脸道:“那道人身边那么危险,万一他要是认出少爷你了,加害你少爷你怎么办?”


    戚长宪:“既是在皇宫内,他便不敢轻易动手!没事的!别担心我,我会有分寸的。”


    若是他孤身一人,惹着什么事了他能直接走。


    可在这里不一样!


    他姓戚,是与戚家联系在一起的!他不能因为自己闯祸而连累了外祖父一家!


    “少爷!这叫我怎么放心呢!”暗蓝叹气道。


    自从知道这给自家少爷下毒的人以后,他就一千个一万个提防着,怕那人再次做出对自家少爷不利的事!


    现在倒好,自家少爷跑到他眼皮子底下了,这不是送羊进虎口吗?


    “无事!”戚长宪随意应付了几句。


    接着就听到了院门口侍卫的传话,说是外祖父唤他过去。


    早在外祖父回家之前,他就把自己去蓝山道人那里报名的事情传了上去,想必现在外祖父已经知晓了。


    戚长宪到的时候,戚正维正一脸严肃站于堂内。


    戚长宪上前行礼:“外祖父!”


    “你今日所做之事,太过冲动了!”戚正维道,“我明日去上书陛下,把你名字从上面去掉还来得及!若是晚了……”


    “不必了,祖父,我心中自有把握,不会乱来的!”戚长宪保证道。


    “你真要如此?”


    “我心意已决!”


    戚正维长叹一声气,让戚长宪自己下去了。


    虽说只是送过去念几天经文,但主动上山门和蓝山道人自己选的还是有区别的!


    第二日名帖递上去的时候,朝廷众臣见上面写着不少官家子弟的名字,顿时吵翻了天!


    还敢去国子监选弟子,这是把江山社稷放在了哪里?


    当即有老臣指着楚成周的鼻子骂了起来!骂他是昏君,骂他听一个道士的话,被一个妖道牵着走。


    没有人想被骂,哪怕是一个皇帝也是不愿的!


    楚成周能走到今天的这个位置上,除开有几分运势,更多的是他皇家人的身份。


    他身上流淌的是皇家的血脉,生来尊贵,不是一般人的能比拟的!


    皇帝听劝的时候,给一个台阶就能走下来。可他若是打定了主意不听旁人的话,那时谁都劝不了的。


    姜言衡在台下冷眼旁观着这场闹剧!


    这皇位没坐上多久,就敢带着道人去国子监寻弟子了,确实是对自己屁股下面的椅子太有信息了。


    跟姜言衡一同晋升的老臣对着姜言衡使了个眼神,示意他跟着劝一劝。


    姜言衡像是没看到一般,一动不动,站在原地当自己的石柱子。


    陛下如何跟他关系不大的,哪怕是龙椅上的人换了个人,他还能继续过日子。


    姜言衡自嘲般想着,忽然也有几分领悟到了世家那边的立场。


    今日的朝会很早就散了!


    殿内一堆大臣劝诫,满屋子都是陛下三四。楚成周不打算听,他们也就一直劝着,甚至打算在大殿门口长跪不起。


    愿意跪的在那里跪着,不愿意跪的都走了!


    见走了好大一批人,一帮老臣跟着骂了他们几句,姜言衡也被囊括在其中。


    姜言衡无所谓笑了笑,朝着宫门口的方向走去。


    这视线一撇瞧见了一位姓戚的老臣,回忆着那送上去的名单中,似乎也有一位姓戚的男孩。


    戚大人身居高位,自是不会就这么把孩子给送出去的。


    姜言衡想罢,视线在这位戚大人身上多停留了几分。在联系起了听雪楼那里探查出的消息,这位戚大人多年前曾经只身前往北歧,便对着戚家也有几分好奇。


    只是姜言衡手中需要处理的事物太多了,他在朝中好奇的人也很多,不可能一好奇就走上去结交,被人瞧见了指不定要骂一句结党营私。


    这便好奇对姜言衡来说并非善意,只会变成提防。


    饶是外面的朝臣再跪,也终究跪不回那高高在上的帝王心。


    蓝山道人的事情在京城内闹得轰轰烈烈!


    对于阿菱来说,最大的影响是国子监里读书的同学少了许多。


    国子监内读书的女学生本来就少,一帮跟着去念经书了,剩下的又被选走了一些,整个教室更加空空落落的。


    不过这对顾盈盈来说倒是一件事喜事,人一少,去食堂抢饭的人就更少了,她每日不用那么火急火燎带着阿菱去食堂了。


    -


    时间一快起来,就好像这窝在手中飞风沙,被风一吹,连影子都瞧不见了。


    春日才被选走的人,到了夏日,许许多多的都因为没留下而遣散了回来。


    这帮人回来以后,除非家里有权有势能在把他们塞回国子监,不然这国子监里的是统统不收的。


    念书并非儿戏,又非天资聪颖之人,怎么能时而退学,时而进学呢?


    旧的人走了,总会有新的人来代替他们。


    “阿菱,你听说了吗,过些日子就要选新人了!你说我们的新同学是年纪小的,还是年纪大的?”顾盈盈有几分好奇道,拉着阿菱在学舍里一边说着,一边往嘴里塞着点心。


    过了大半年,顾盈盈长高了不少,脸上了婴儿肥褪去了几分,但还是非常爱吃。


    “不知道,许是年岁相仿的!”阿菱说着,并非放下手中的书卷。


    这年纪小的,没在家中启蒙好的,多半是不会送来国子监中入学。


    这年岁渐长的,偏偏又到了待嫁的年纪了,十几岁的青春年华,不能再去念书,反而要准备嫁入陌生的地方,成为陌生人的妻子。


    这些阿菱在国子监的日子逐渐悟出来的道理!


    明明都是一样的人,男子却能肆意念书,考取功名,进而著书立传。


    而女子只能埋没在后院中!


    她们在国子监里读过的书不会成为她们的本领,而是成为她们嫁人时的筹码。


    “哎呀,阿菱,是不是来了新同窗,你就不会像之前那般和我好了!”顾盈盈忽然有几分担忧道。


    虽然说她和阿菱玩得来,但她更喜欢吃,阿菱更喜欢念书。


    在顾盈盈看来,她们有很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