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这么大的礼
作品:《战神爹爹归来后,糖宝被宠上了天》 姜言衡带着女儿在杭州城安置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带着礼物前去拜访。
据姜言衡所知,司家有三房人,好友司启川排行老二,上面还有一个寡居多年的老母,便让人准备了四份的礼物。
这些礼物算不上多贵重,多是姜言衡的一番心意。
姜言衡也清楚,万一自己准备了太过贵重的东西,司启川是不会收的。
所以在给司启川的礼物上,他下了一番心思,让人去准备了两份古籍的手抄本。
古籍贵重难寻,千金难换,但是手抄本,听起来就没那么贵重了!
司启川也不会拒绝他!
姜言衡只简单带着阿菱和红袖登门拜访!
门房听说他们的来意,见姜言衡这一行人,随意指了个侧门道:“从那边进去吧!”
那门房虽失礼,但姜言衡没有往心里放。
直到他从侧门进去了,发现并没有奴仆引路,哪怕他去问了,那奴仆也一副不大乐意的样子,姜言衡就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司家的宅院不小,司启川又是当官的,府上的奴仆不应该这么无礼啊!
没人引路,姜言衡只能一路打听,七拐八拐到了司启川的院子门前。
到了院子门口,若不是看到院子上面挂着的牌匾是好友的字迹,姜言衡还以为自己来错了地方。
“爹爹,司先生住这里吗?”阿菱开口道。
便是懵懂如阿菱,也察觉到一丝不对。
姜言衡摸了摸女儿的头,安抚她道:“爹打听打听,应该不会找错的。”
姜言衡说罢抬手敲了敲木门——
咚咚咚
“有人在吗?”姜言衡问道。
“来了!”院内一道沙哑的声音响起。
一个老仆拿着扫帚过来开了门,见到站在门口的姜言衡等人,老奴愣了一下,问道:“您是来找谁的?”
“我找司启川,我是他的朋友,从石川县来的。”姜言衡温润有利道。
老仆沟壑纵横的脸上立马挤出一道热情的笑容:“哦,是二爷的朋友!二爷跟我说过了!客人快里面请!”
姜言衡便也跟着老者进去了。
只是这院内依旧静悄悄的,除了一树正在绽放的桃花,别的什么都没有。
姜言衡扫了一圈,有些好奇司启川的去向。
“启川不在吗?”姜言衡问道。
老仆立马答道:“二爷这是去别的地方拿东西了,本来我要去拿的!二爷不让我去,让我把院子打扫一下,说贵客要来了!客人您去里间坐坐,我给你倒茶,二爷马上就回来了!”
说罢,老仆把姜言衡等人往里间迎去,再从隔壁的厢房里提来烧热的茶壶,给他们泡茶。
这个期间,姜言衡打量了一圈司启川住的地方。
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书侵坐。
除了一张简陋的床榻,一张书桌和一张饭桌,便是一大柜子的书。
屋内看不见任何奢侈的摆设,便是旁边装东西的器皿好多是用竹子编制的篓子。
不说这是杭州城内的繁华地段,说这是农家小院都有人信。
姜言衡不是傻子,联系到自己这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他可以确信,好友在家中过得并不好。
“山伯,我回来了!”男子的声音从院门传来。
老仆赶忙迎了过去,一个儒雅的壮年男子提着个木盒子进到屋内。
“老爷,院子里来客人了!”老仆赶忙说道。
听到这话,司启川神色一震,赶忙向着自己屋内走去,却见姜言衡已经带着人站在了自己屋子门口,朝着自己走来!
“言衡!”
“启川。”
两人会面,激动喊着彼此的名字,相互行了个礼。
阿菱见状,也跟着喊了一句:“司先生!”
接着,阿菱就把拜师礼给行了出来。
爹爹说了,这一次就是带她去拜师的,拜师礼阿菱记得牢牢的。
司启川才打量了一眼好友的女儿,却见小姑娘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要给自己行礼,立马手忙脚乱给小姑娘捞了起来。
“这可使不得!使不得!”司启川道。
姜言衡温和笑着,并不去阻拦。
“阿爹说了,要给司先生行大礼,司先生才会收我为徒!”阿菱奶声奶气道。
司启川闻言有些无奈看向好友,“这都是你教的?”
姜言衡悠然道:“我教得不太好,以后劳烦你多费心了啊!这拜师礼都行了,你可不能赖账!”
“哎呀,你这人!”司启川满脸无奈的笑容。
一行人回到进到屋内,就这粗茶和外面买来的饭菜,谈了起来。
另一边,司家的后院内。
一群小姑娘正聚在一起谈着。
“听说二叔这一次请了一个相当俊俏的郎君回来!”一个姑娘期待道。
“能跟二叔当朋友的,俊不俊俏我不知道,肯定是个穷酸的!”另一个姑娘撇撇嘴不以为意。
“话不能这么说,二叔上个月不是还请了一个小官家的公子哥回来吗?”
“什么公子哥,一个庶子罢了!你若看得上,自己去吧!”
一个姑娘说着,不应有人泼着冷水,一群人不欢而散。
直到,老太太房中的消息传来。
说是今日来探望二房的人,给老太太送了份礼物,竟是外面千金难寻的雪花镜。
一群姑娘有呜泱泱扎进了老太太的屋内,说想看一看那雪花镜。
雪花镜的名头,可是一说满大靖的闺阁姑娘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传说那镜子雪白透亮,照在脸上可比铜镜清晰不少,是什么颜色的一下就都能看清楚。
闺阁女子每日梳洗打扮,谁人不想要一面雪花镜呢?
可是这镜子千金难求,她们只在宴会上远远瞧过一眼,听一群贵妇贵小姐们吹捧过,却没有凑近打量过,更别说摸过。
便一个个凑了过去。
叶氏听说二儿子的朋友给自己送礼的消息,本是不以为意的,还以为是什么破落礼物,准备叫人丢柴房去烧了。
谁知道,拆开以后竟是一面雪花镜,下人不敢贪污,送了过来。
叶氏捧着这巴掌大的镜子,揽镜自照了一番。
这镜子把她脸上的皱纹照得分外明晰,叶氏本是不喜的,可想着这么宝贝的镜子,便是知府后宅的妇人也没有,倒也欢喜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