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卤煮大全
作品:《经商暴富后,被入赘相公反撩了》 姜姜卤煮这几日停了铺子。
酒楼大堂已经是收尾了,工钱也是给完了。
这几日酒楼的五个小厮,都是上回剩下来的,也在姜芸这儿签了工钱状。
除了祥子四两,其余都是三两一月。
但是大家伙儿都是没什么意见,因为姜芸说了,祥子不仅是要管这大堂和包厢的事儿,每日还得对账。
事情多着呢。
再就是裴良知说了,这干的好会让他们涨工钱。
三日后要开铺子,那开始订的二十口锅子,也摆在了大堂后厨。
金黄色的铜锅,阵仗很大。
姜芸带着沈玉过来时,身边还有个吴婶,说是来看酒楼沾沾光,没想到一见到那大堂,眼睛都瞪大了,“诶哟!”
“这也太气派了啊!芸姐儿力哥儿你俩兄妹真是……”
吴婶连连拍手,沈玉也是沉默着打量。
姜芸招了招手,笑道:“娘,婶子,你们这边来。”
沈玉带着吴婶听她的话过去,看到大大的柜台那边,有一个小厮笑眯眯的,站在那儿朝她笑道:“东家好!您今日看看要些什么!”
那小厮手指向柜台上整整一面的菜谱。
上下整齐,笔锋利落。
还分了四个区域——
“招牌卤煮”
“卤味鸡鸭”
“新品滋味”
“加量加菜”
甚至最后还能选干拌、热炒、还有小锅炖煮。
还有姜姜卤煮独有的辣味。
姜芸见吴婶看不懂字儿,便朝小厮使了个眼色。
他笑着把白巾往肩上一搭,分别递给她们两个木牌子,每一个都是长条的,有条缝在中间,能从中扯开,上下一样的数字。
“大娘第一回来是吧,让我们大堂的伙计带您先坐下。”
“这是……”
姜芸见吴婶和沈玉没太明白,便笑着说:“您就跟着走,尝试一番我们这酒楼的新规矩,好不好玩儿。”
沈玉觉得有意思,拉着吴婶跟着那个小厮。
没想到她们一坐下,便是祥子拿着一张新的菜单,放在他们面前介绍,“两位夫人,我们这卤煮有鸡鸭猪,你们想吃哪一种?”
沈玉听这话也有些疑惑,“诶,以往我们没有卖鸡鸭啊?”
姜芸站在一边,浅笑道:“三日后就有了,新花样。”
是的,她请李全在村子里包了养户家的鸡鸭。
又是去了五百两。
日后做成些鸡翅鸭翅,鸡鸭架,脖子后腿儿一类的。
和猪肉一起卤煮大全。
沈玉点了点头,见吴婶已经在祥子的介绍下,认真看上菜谱,其实都是些简单的字儿,说几遍就能看懂了。
裴良知写的极为清楚。
而且这菜谱不仅是柜台有,大堂现在二十张桌子上有,连原本戏台的位子,现在修建了一条长长的隔道,带着尖顶儿。
在两侧对着桌子出,开了两面木窗。
木窗上面也是大大的牌匾。
刻着菜谱。
吴婶很快点好了要的卤煮,祥子写好了,在她身边又问了一遍,“五花两斤,鸭脖鸡翅各一斤,要藕片和小笋鸭蛋,小锅炖煮,要辣。”
“诶诶诶,对!”
吴婶一下子就乐了,“芸姐儿,你这小厮记性真好,我这方才叭叭叭一大堆,他都是能说清楚得嘞!”
沈玉听这个话也笑了。
姜芸指了指四五个大堂的小厮,“随便一个,都能说清楚。”
“他们每日都要背五遍菜谱。”
吴婶啧啧啧几声,“难怪说三两一个月,这还得背记东西,我原本啊,还想让二朋过来你铺子里做工,他这东西来不了!”
不过姜芸倒是认真道:“吴婶,我还缺人。”
“若是二朋真愿意吃苦,你可以让他来试试,在祥子那儿背得合格了,我也给三两一个月。”
“真……真的啊?”吴婶也站了起来。
她家二朋是个给人抬轿子的,行情不好挣不了几个钱。
姜芸这么说,真是欠着人情了。
一旁的祥子也笑,“我们姜老板这儿找伙计确实难,要求高……”
“招人的单子还在集市告示边上贴着呢,人来得多,就招进来一个,喏,就是方才柜台上那个笑的伙计,可机灵了。”
“裴当家都是夸他脑子活儿。”
吴婶是知道裴良知在敬书院的,这下悄悄看了眼门口那个伙计,还在给在做新的木牌,手脚麻利得很,她心一狠便说——
“行!我到时候真让他来试试!”
沈玉完全没意见,甚至觉得帮了吴婶高兴呢。
不过这时,祥子还想继续给沈玉介绍卤煮。
但她自家卖的东西,自然不用介绍,,“来个半斤猪头肉,五花半斤四枚卤蛋,鸭腿两只,素菜只要豆腐芦笋。”
祥子边听边记,“好嘞!”
然后极快重复了一遍。
他将沈玉和吴婶的牌子从中间扯开,留一半给她们,然后把扯下来的一半,压在写好的单子上,放在最近的木窗。
让里面的小厮拿进去。
没一会儿,便有个胖子探出脑袋。
“十五!十五!”
这两嗓子喊得整个大堂都是回声。
沈玉看到自己手里的木牌,“这,这是十五吧。”
寻常人家数还是能数清楚的。
沈玉也不知道为什么,下意识就是应了一声,“这这这儿!”
然后看到另一个小厮,端着那窗前横木上的盘子,走过来放到了面前,将她手里的木牌收起,“您的卤煮,慢用大娘!”
那小厮笑起来憨厚得很。
看着就让人舒心。
木盘自然是空的,只是让人知道罢了。
沈玉一回就懂了,吴婶也觉得特别有意思,“诶哟!我知道了!这胖伙计嗓门儿大!喊道这木盘上的数,就有小厮送菜!”
“二朋要是做不了大堂伙计,让他喊这几嗓子可以。”
姜芸忍俊不禁,“行,就是后厨热,忙起来得出一身子汗。”
但这时,沈玉不由问道:“那若是客人没听到呢?”
姜芸指了指大堂现在的几个伙计,“他们都会注意的,会帮着喊几句,我到时候还会买几个铃铛,闹耳朵的很。”
“而且有牌子,若是迟迟不上菜,他自个儿去拿也行。”
“就在木窗边。”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沈玉赞赏得点了点头。
不过姜芸还补充了几句,“我还要招十来个伙计,都得会背菜谱听牌子,这木窗前很大,若是有想带走回家吃的,都是自个儿拿。”
“伙计大多都是招待坐在这儿的客人。”
“不懂的都能问他们。”
吴婶听到这话简直是高兴了,“行了,开业那日啊,我要让邻居也来,我带着他们弄弄这点菜,他们肯定没见过啊!”
“这多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