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爱“美”之心

作品:《经商暴富后,被入赘相公反撩了

    姜芸就因为过夜不能洗澡的事儿,上马车之前,烧水好好给自己搓了个澡。


    裴良知一路上没听见人说话。


    主要是他眼见着妻子一会儿唉声叹气,一会儿趴着窗子看外面发呆,一张貌美的面容空洞,嘴里念叨着“一身猪味,这比杀了我还难受……”。


    他半天没摸着头脑。


    到了半路,裴良知从马车边上,拿出沈玉给他们带的牛皮水壶,凑过去姜芸身边问她,“渴了吗?要不要喝水?”


    结果收到妻子莫名严肃的眼神。


    “你看起来,丝毫没有居安思危的打算。”


    裴良知:“……”


    我居什么安思什么危。


    这古书上记载“居安思危”一词,由“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一说,这多用于在许多时候,有防范日后忧患的意识。


    所以……


    “芸儿,你是说这林家武场,日后上充京城为社稷做贡献,是为——”


    姜芸听闻翻了个白眼。


    读书读傻了吧!


    这江山也轮不到她来考虑。


    两人路上一直没在一个话题上,等坐了好几个时辰的马车,到了郊外一大片放风的营地,才发现是在山脚下的位置。


    山泉瀑布,溪水漫流,水波流动之声潺潺。


    总之就是水,水,水……


    有水!


    姜芸一下马车看见这不远处的绿水青山,先是懵了一阵,然后心里巨大的惊喜,把来的时候那郁闷一扫而光。


    这里不仅有水,还是很美的一处地方。


    林家的武场占地一百五十亩。


    在这山脚最大的一片放风地前,都是武场的训练地,再往前走上八九公里,就是一大片绿草如茵的草平地。


    听说还能碰上不少,各式各样外出游玩的人。


    这后靠的山名为武山,因为这周围林家的武场而名。


    这山上离夔县和周边的小镇都远。


    没有马车,要走上一天左右才能到,所以这座山即使上面有不少物资,例如野果、皂角树,说不定还有许多野味。


    但来的人甚少。


    因为这一来一回,就算是能弄到些东西,长时间的路程下来,人也吃不消。


    武场门口造了个巨大的木栏杆,挂着“林家武场”的门头,上头的大刀和斧头交叉,看上去威武十足,红色的旗子迎风飘扬。


    听说还是上一任,京城历代将军拿过的战旗。


    门口有站岗的人,看到他们的马车过来巡视,裴良知将周振给的条子拿出来,给他们看了后,便有人过来,把猪肉板车推进去。


    姜芸还在一边瞧周围的环境。


    隔着老远,就能看见武场的后头一大片一大片的帐篷,还有那二十口铁锅。


    这边因为有人活动,地上都是黄土,走的时候都是灰尘飞起来,确实看着没有什么打水的地方,若是想要洗澡一类的,怕是要去山里。


    但这已经入冬了,会把人冷死。


    裴良知走过来和她说话,“周管家来了。”


    姜芸回过神,果然见武场里走出来的人,不过今天周振不是在最前头,他跟在一个男人身边,那男人看上去……比周振还要年轻。


    白衣礼冠,风度翩翩,很斯文的一个公子。


    这是当家的?


    大名鼎鼎的林金荣??


    姜芸差点被自己的想法荒唐到,但是这时候那白衣男子停在姜芸身前,看着她和裴良知点头浅笑,“两位可是周管家请来的厨子?”


    声音也这么好听。


    她一向有爱“美”之心,忍不住将人打量一番。


    眼见妻子看人的眼神越发认真,裴良知抿了抿唇,一把将人拉到身边,对上那人的视线,淡淡开口“是。”


    白衣男子点头,侧身示意他们往里走,“家父有请。”


    姜芸这才恍然大悟。


    他是林时寅。


    林金荣的嫡出的二儿子。


    说来也是神奇,至于姜芸为何会认识他,也是一件趣事,这不管是京城还是小地方,社会上有种风气一直不会变——


    八卦。


    京圈轶闻,风情旧事,才子佳人。


    总之就是有钱人家屁事多,不管好事坏事就是传的广泛。


    林家,一个家底丰厚有过丰功伟绩的世家,几代下来都是在这武场上勤勤恳恳,为京城军队送上民间武气,颇有一番成就。


    不过,他们一直有着,对当今科举“闭目塞听”的不好传言。


    说白点,就是说这一大家子莽夫,没读过几个字的书,不就是靠着点力气和人闹事,每次有个什么,就只会拿着刀子斧头吓人!


    但是自从林金荣正妻生下二儿子,也就是林时寅。


    风气变了。


    这林家二公子,在六岁时,便能将这市面上有名的大家诗篇全部背得出,十二岁参加秋闱,佳句金文写了一篇又一篇。


    是为当年乡试解元。


    此后再也没有人说这林家“重武而轻科举”一说,只是后来林时寅不知为何,既没有参与会试,也没有再写任何的诗作。


    而夔县最好的科举名次,也是前几年京城会试上,那个榜眼了。


    众人都说这若是林时寅去了,可就不是这般场面。


    姜芸当时就是在这街上听个乐呵,没想到今日有幸见到本人,觉得有点神奇,而且还是在武场这地儿。


    她忍不住拍了拍裴良知的手,“你说这翩翩读书郎,也喜欢舞刀弄枪?”


    裴良知听闻这话,拉着她的手往里走,“芸儿,我们不是来打听人家的。”


    姜芸撇嘴,“我就是好奇。”


    “我觉得……长得好看的你才好奇。”


    姜芸:“……”


    为什么总觉得,这段日子裴良知说话越来越一针见血。


    而且还有点酸酸的。


    武场今日休息,可能是明日东家给他们准备摆席,不少习武的汉子上山的上山玩儿,放风的也走远了,没整那些严格的训练。


    裴良知身上的包袱有人拿去了帐篷,他和姜芸一路上跟着林时寅走,可能是年纪相仿,还时不时搭了几句话。


    例如——


    “听闻周管家去找你们这卤煮铺子时,还扰了些事儿,见笑了。”


    “没有没有!”


    “其实是我娘亲,因为与父亲去这陆府尝到了夫人家铺子的卤煮,听闻丫鬟说夜里睡觉都在呓语,才花了重金将你们二位请来。”


    “真的吗真的吗!”


    裴良知在一边听二人谈笑,愈发眉头紧锁,直接抬眼开了口,“还没到吗?”


    林时寅听闻,满脸错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