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你愿意叫老公就更好了

作品:《综漫:日常肝经验的我加入聊天群

    店员这时终于是听见了林尘的声音,当即招呼道:


    “好的,两个奶油面包,请您拿好。”


    林尘付了钱,接过面包,将其中一个递给了旁边的麻衣桑。


    然而樱岛麻衣只是站在原地,久久没有抬手接住林尘递过来的奶油面包。


    “嗯?接着啊,麻衣桑你不是饿了吗。”


    麻衣桑转过头,无奈地盯着林尘,明明已经想好了要远离他的。


    “你知不知道你现在这个动作,在其他人看起来会很傻。”


    在林尘眼中只是递给樱岛麻衣,但在其他人眼中却是他手拿一个面包递给空气。


    仿佛是在问空气要不要吃面包,的确是会很奇怪,这一点看面包店店员那不解的眼神就知道了。


    “嘛,我为什么要管其他人的想法,叫你拿着就拿着。”


    林尘一把抓起麻衣桑的手,将奶油面包强行放到她的手上,再拉着她来到一旁的休息区座椅处。


    就这拉着手的一小段路,能够穿着兔女郎脸不红心不跳,正大光明在外面闲逛的麻衣桑,已经是满脸通红了。


    怎么说呢,麻衣桑意外的是那种,能够轻松讲出荤段子,做出一副成熟女性的样子。


    但是真正面临了与异性的接触,却又立马会脸红心跳的类型。


    坐在休息区的长椅上,林尘三下五除二将奶油面包吃干抹尽。


    麻衣桑则是细嚼慢咽,小口小口的吃着。


    “那么我是该叫你林尘桑呢?还是米京桑?”


    “嗯?还是叫真名吧,当然麻衣桑你要是愿意叫老公就更好。”


    林尘扭头盯着麻衣桑完美的侧颜,打笑道。


    “???”


    麻衣桑的脸蛋立马又红了,这是表白吧?这是在表白吧?


    明明两人才第一次见面,不对,林尘也说了早就认识了作为演员的她,所以严格意义来说也不是第一次认识。


    “怎么?还不愿意?麻衣桑你可是要知道现在只有我能看见你哦,我没有嫌弃你就不错了,你可是没有选择的余地哦。”


    林尘笑眯眯地佯装威胁道。


    “哼,我不是告诫过你不要靠近我,当做没有见过我吗。”


    麻衣桑的理智终于又重新占领了高地。


    “对不起,这件事情,经过我慎重的深思熟虑之后,这么漂亮的兔女郎学姐果然还是没有办法当做没有见过。”


    “你就不怕跟我待久了,别人也看不见你了吗?”


    麻衣桑终于说出了她的担心。


    “嗯?我为什么要怕这个,就算别人看不见,只要麻衣桑能看见就好了。”


    麻衣桑的脸又红了,这个人,能不能不要老是说出这种容易让人误解的话啊。


    但是转念一想,还有一个人没有放弃她真是太好了。


    明明整个世界都已经抛弃了她,就连她自己都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


    还有一个人没有忘记她,这让她又重新升起了一丝活下去的勇气。


    “林尘桑。”


    “嗯?”


    “可以陪我去一个地方吗?”


    还有一个人没有放弃她,她也还远远不能就这样放弃,一定还能找到其他能看见她的地方。


    “去哪里?”


    “随便,只要离开这里,去其他城市,一定还能找到能看见我的地方。”


    “找到了又怎么样?”


    麻衣桑脸一红:“如果你不嫌弃的话,我们可以在那里试着相处一下……”


    “麻衣桑,我们立刻出发。”


    林尘一下从长椅上站了起来,瞬间来了精神。


    你要说这的话那我可就不困了。


    “哦对了,我得先打个电话。”


    还得给齐藤社长说一声,让他把小爱带到他家住一晚。


    “莫西莫西,齐藤社长吗,我是林尘,你们那边偶像团体的演出结束了吗?”


    “还没有啊,怎么了?”


    齐藤疑惑的声音从电话里传了出来。


    “还没有啊,是这样的,我今晚有点事回不了家,你今天先把小爱带回你家住一晚。”


    “你这家伙。”


    “好了好了,就这样了,我先挂了啊。”


    林尘刚挂了电话,就看见麻衣桑审视的眼神。


    “听你的意思,你家里还住了其他人?还是个女人?”


    林尘头疼的挠了挠头,女生总是对这方面的信息很敏锐。


    “严格来说,应该是个女孩,毕竟才只有12岁。”


    然而越解释,问题越大,这问题不是变得更严重了吗?


    “等等等等,麻衣桑你听我解释。”


    看着麻衣桑一副看变态的眼神,就快要拿出手机报警了,林尘赶紧打断道:


    “她只是我们事务所的后辈,从小住在孤儿院,现在来了东京没有住处,所以才暂住在我家。”


    等到林尘给麻衣桑讲了小爱可怜的身世,麻衣桑才是终于放下了手机。


    “听你这么说确实很可怜,下次我也到你家去看看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