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第八十一章 求都督救救族人吧!……

作品:《我在乱世当“奸雄”

    当天夜里,潘氏的船就全部换下了潘字旗,改成了官家旗。


    而梁家下人纵火不成反被抓的一幕被不少停泊在附近的船工看见了。天还没亮,消息就已传遍整个港口,并迅速向其他地方蔓延开。


    ……


    ……


    翌日天刚亮梁阑玉就醒了。而宋家兄弟压根就没睡,等梁阑玉一起床,他们立刻前来汇报昨晚的情况。


    当听说计划一切顺利,梁有已经伏诛,其余从犯也全部逮捕,并且没有损伤潘家的任何财物,梁阑玉不由大喜过望。


    她称赞道:“好极了!你们果然没让我失望!”


    这件事除了最开始找潘晟协商计划外,其余的布置、执行她几乎全放手给宋家兄弟去做了。一方面,这本就是兄弟俩的血仇,他们只会办得比她更上心;另一方面,这兄弟二人亦是她着意培养的心腹,趁此机会放些权给他们,也练练他们的本事。


    汇报完后,宋闻宋愈二人一起郑重地给梁阑玉磕了三个响头。


    “都督于我兄弟有再造之恩。”宋闻道,“若非都督襄助,我们恐怕这辈子也难报仇。从今往后,我们兄弟的命便是都督的!当牛做马,万死不辞!”


    宋愈仍不怎么爱说话,但宋闻说的时候,他的神情是柔顺的,再不像从前那般满身逆鳞。显然这一次宋闻说的话也代表了他的心声。


    梁阑玉笑道:“我不要你们的命,也不需要你们当牛做马。你们兄弟皆是有才之人,只要你们肯诚心为我效力,我必不会亏待你们。”


    兄弟俩对视了一眼。


    以前他们对梁阑玉的看法多少有些复杂,一方面,他们知道梁阑玉和梁有绝非一路货色。可另一方面,梁阑玉毕竟是姓梁的,他们对她又没法完全不防备、无芥蒂。但凡梁阑玉的心眼小那么一点,哪怕撇开她与梁有的亲戚关系,只冲着他们以对她那顶撞、隐瞒的态度,也足够她好好收拾他们了。可她却还是帮他们报了仇。


    他们的感动简直无法言说,鼻子发酸,又有流泪的冲动。然而他们都已哭了一晚上了。


    梁阑玉也注意到兄弟俩的眼睛都是肿着的。只是宋闻原本眼睛就比较小,肿了也看不大出来。宋愈的眼睛较大,肿成桃子一般,就比较明显了。且两人说话时都有很重的鼻音,看来他们长久压抑的情绪终于在昨夜得到宣泄了。


    以往宋愈的形象一贯是清冷疏离的,可今日他肿着的眼睛与发红的鼻尖,令他清冷感全无,甚至显得有些可爱。


    梁阑玉命下人送两杯热茶来,给宋家兄弟用热气蒸蒸眼睛,这样能尽快消肿。


    “一会儿你们回去记得热敷。”她笑道,“这样子让人瞧见,还以为你们受人欺负了。”


    宋闻低着头道:“都督见笑了。我们只是有些想母亲和妹妹了……”说到这话,他又有些哽咽。


    梁阑玉敛去笑容,沉默了一会儿,叹气。


    她主动问:“你们可打听到妹妹的下落了?”


    宋闻摇了摇头:“我昨夜问了梁家的奴仆,他们并不知晓……”他乞求道,“都督能帮我们找她么?”


    他不敢想最坏的结局,只盼着宋锦是被改了名字之类,别人才不认得她。


    梁阑玉爽快地答应了:“可以。她身上有何特征?你们详细说来,我替你们去打听。”


    兄弟俩忙将宋锦的年龄、相貌等等仔细描述了一番,梁阑玉全都记下。


    问完之后,梁阑玉道:“好了,你们也累了这么多天,早些下去休息吧。若能打听到宋锦的消息,我会告诉你们的。”她知道这两兄弟恐怕好几天没睡了,该给他们放几天假,让他们好好休息一下了。


    兄弟俩又是千恩万谢,这才告退了。


    两人离开后,梁阑玉想了想,让人把阿秋叫来。不多时,阿秋进入她的房间:“都督找我?”


    “嗯。”梁阑玉吩咐她道,“你帮我找个人,去给杜娘子送个口信,告诉她梁有死了。”


    阿秋惊讶地看着梁阑玉。


    就在数天前,韩卫按照梁阑玉的指示,暗中毒死了王华,并对外宣称王华得病而亡。而梁阑玉也按照自己的诺言,送杜暖烟离开郁州,去了寿春。


    她不仅派人帮杜暖烟在寿春找到了住处,还给了杜暖烟一笔不菲的钱粮以及数名奴仆,以便她在寿春能站稳脚跟。


    之所以对杜暖烟这么好,一方面自是因为当初杜暖烟帮她策反王华有功,另一方面,她现在要经商,最好各地都能有为她做事的人。寿春亦是淮河沿线一个重要的城市,以杜暖烟的交际能力及手腕,如果能在寿春打开局面,那以后梁阑玉的生意做到寿春去就方便多了。


    阿秋与杜暖烟的私交最好,以前就是她负责和杜暖烟接触。阿秋知道杜暖烟曾是被梁家百般□□的家妓,也知道杜暖烟有多憎恨郁州梁氏。然而她没想到梁阑玉的心这么细,梁有死后,梁阑玉竟还能想到告知杜暖烟。


    “我这就找人去给杜娘子送信!”阿秋替杜暖烟感动且高兴,“多谢都督,杜娘子一定会很欣慰的!”


    梁阑玉笑道:“去吧。”


    把这些事安排好,梁阑玉也带上几个人出门去了。


    ……


    ……


    天亮之后,潘晟便听下人禀报了昨夜发生的事。他正要叫人收拾收拾准备出门,就有人来通报,说是梁阑玉来了。


    潘晟连忙把人放进院内,没想到梁阑玉不是空手来的,还带着几个奴仆,推了一车的礼来。


    梁阑玉进来便问:“昨夜的事你听说了么?”


    潘晟道:“刚听说。”


    梁阑玉笑道:“多谢你了。此番若非有你帮忙,我亦难解决这桩心腹大患。”她扬了扬手,两名奴仆便将礼车推了上来。


    潘晟看了一眼,有些无奈。他摇头道:“那梁三郎如此找我们麻烦,你替我们除了他,说起来,倒是我该谢你呢。”


    梁阑玉道:“你放心。往后若你们在郁州被劫,无论是什么人劫的,劫了你们多少东西,我定都替你们追回来。”


    潘晟慢慢地“嗯”了一声。


    礼他最终还是收了。他不想让梁阑玉这么快走,便把她请进屋,又让下人送了些点心和茶水进来。


    他又问梁阑玉:“梁三郎这死法,你爹那里应当交代得过去了吧?”


    梁阑玉道:“没问题。这事儿你不要往外说就成了。”如今梁羡派到她身边的眼线全让她给控制了,向梁羡汇报什么也全由她说了算。她知道梁羡虽然重视族人,但跟自己的权力地位比起来,别说族人了,就是亲娘亲儿又算什么?回头她在信里把事态描述得严重些,估计梁羡还要怪她太心慈手软了呢。


    潘晟道:“你放心,我不说。”


    梁阑玉笑笑:“多谢你了。以后你若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开口便是。”


    “我会的。”


    梁阑玉又问潘晟:“你到郁州,又与我走得近,你爹那里不会生你气吧?”


    潘晟也笑了笑,笑容中多少带点自嘲:“他还巴不得你肯回心转意嫁给我呢,他有什么好生气的。”


    梁阑玉默默喝了口茶。这话她不知该怎么接,于是片刻后,她就换到下个话题去了。


    ……


    ……


    这厢梁阑玉在潘晟府上做着客,那厢,她的都督府亦来了数名客人——是梁氏的三位老者以及一些下人。


    “都督不在府上,诸位请回吧。”门口的守卫冷冰冰地将他们拦下。


    梁家的老人们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慌张。


    “请问郎君,都督去哪儿了?”


    守卫打量了他们几眼,照着梁阑玉教的说辞道:“听说昨夜出了大事,大清早都督便给潘郎君送礼赔罪去了。”


    梁家的老人们倒吸一口冷气。


    昨夜事发后,梁阑玉并没有派人找过梁家。是梁家在渡口的下人听说消息后赶紧回去报的信。宋愈杀了梁有后,也没把梁有的尸身带走,直接就扔在渡口了,被梁家的下人一并带回。


    家主梁非听说儿子的死讯后,连尸首都还没看,就已经受刺激过度昏死过去了。梁氏上下完全乱成了一锅粥。


    要知道梁有正值壮年,族内并未培养其他的继承人,纵有能跟梁有一争高下的也早让他打压下去了。谁也没想到梁有会突然之间死于非命,梁非又不省人事,梁氏瞬间就处在无主的状态下。


    最后族人们只能硬着头皮推举出了三名老者代为管事。


    这三名老者在进城前先去了趟渡口,已经亲眼见过了那些船只上的官旗。在知道梁有究竟惹了多大的祸事后,他们三魂七魄都吓丢了一半。他们素知梁有行事乖张,也没想到梁有竟然连朝廷都敢招惹!这万一被扣上顶谋反的帽子,要死的可不止他一个人啊!


    如今到了都督府,守卫的一句话又把他们最后一点幻想也打破了——连梁都督都要去赔罪,真的出大事了!他们只能暗自祈祷梁阑玉能把事情摆平,别让事情再恶化了!


    虽然梁阑玉不在,但他们不可能就这么回去。他们在府外硬生生将近等了一个时辰,终于把梁阑玉等回来了。


    梁阑玉把客人接入堂内,还没开口,那三名老者就齐刷刷给梁阑玉跪下了。


    “求都督救救族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