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第七十八章 你我之间,言何谢字

作品:《我在乱世当“奸雄”

    中午时分,宽阔的郊野大道上,一辆马车慢悠悠地朝着郁州城的方向前进。


    快到城门附近,车里的人撩开帘子,吩咐车夫:“我去逛逛草市,就在这儿下了。你进城把车放了。”


    车夫道了声“是”,忙听话地勒停马车。年轻的公子跳下车,几名随从跟上他,车夫又继续驾车朝城里驶去。


    “十郎可是缺了什么?我去帮你买吧?”名叫曹顺的奴仆是平日最贴身伺候潘晟的,他听说潘晟要去逛草市,连忙发问。


    潘晟摇头:“不缺东西,我就进去逛逛。”


    曹顺便不说话了。


    到了草市入口,潘晟给自己和随从每人交了六文的入市税,一行人便往内部走去。


    “哇,郁州的市集可真有秩序!”一进市集内部,奴仆们便忍不住议论纷纷。


    整个草市被切分成了数个区域,有卖鱼鲜的,有卖器用的,卖牲畜的,还有卖食品水果的,一目了然,想买什么直接往该去的地方逛就是。有些卖家并不是商人,而是拿着自家闲置物品出来置换的小老百姓,草市里也专门辟了一块区域给这些人。


    各区域都有小吏不停地巡逻,若有试图占道经营的商家,就会被小吏凶狠地呵斥回去。若有商家和顾客发生争执,小吏也会立刻上前调停,以免爆发大规模冲突。


    于是草市虽热闹,却一眼就能看出秩序井然。


    而他们比较熟悉的徐州的市集可就比这混乱多了。摊贩们的摊位经常摆得随心所欲,草市的官员只管收钱,其他一律懒得管。百姓们一旦进入集市就仿佛进了迷宫一般,不逛到晕头转向很难出来。如此情况下,集市内每天都会爆发形形色色的冲突。


    ——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其实半年前郁州的草市比徐州的还混乱。只是出了梁阑玉遇刺的事件后,官府在军队的强大压力下,不得不花大力气对草市进行了整治,这才有了今日的秩序。


    潘晟如今做生意,他最感兴趣的便是市面上什么商品最受欢迎。于是每看到一个人群聚集较多的摊位,他便凑上去看看热闹,问问价钱,甚至和摊主交流一阵。当他把感兴趣的事情都问清楚了,又往下一个摊位逛去。


    不一会儿,潘晟走到了卖农具的摊位。


    只见摊子上摆放着各种琳琅满目的铁制器具,弯锄、铁犁、铁搭、铲子……他随手拎起一把弯锄看了看,问摊主:“这都是梁都督改良的?”


    那摊主笑道:“这些何止是都督改良的?这些就是从都督的冶铁坊里出来的哩!”


    “哦?”潘晟眼睛一亮:梁阑玉打的铁器原来已经开始在市面上贩售了?


    他本已准备把锄头放下了,闻言忙又拿起来仔细端详。


    摊主道:“小郎君,你只管放心,梁都督的东西都是最好的!保管你买回去后使不坏!若使坏了,你来找我便是!”


    潘晟唔唔嗯嗯地答应,并没听摊主说的话,注意力全放在手上的器具上了。


    上回他听梁阑玉说,她有特殊的冶铁方法,能靠卖铁器来赚军费。他不知道那方法是什么,因此很新奇地想从这成品上找出特殊之处来。


    乍一看,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然而仔细观察了一会儿,他还真找出了不同:以往他见过的铁器,为了足够坚硬,必须经过反复的折叠、锻打,所以只要观察铁器表面,都能看出不断折叠的痕迹。痕迹越多,说明铁器越坚硬。


    而他手里的这把锄头的表面却非常光洁,或许也锻打过,但锻打的次数绝对不多!


    他放下锄头,又捡了其他几样器具看,发现竟然所有铁器的表面全都是光洁的!这不是孤例!


    他心里不免疑惑:这样缺少锻打的铁器,难道不会过软或发脆吗?


    “小郎君若有意,可以试试啊。”摊主在边上适时地提醒。


    潘晟道:“那我就试了?我用用不要紧吧?”


    摊主大方道:“不要紧,只管用便是。”


    于是潘晟重新拿起锄头,先是试探着往坚硬的石子路面上砸了砸,见锄头并未变形,他又加大力气……直到最后,他几乎用上了最大的力气,锄头仍然完好无损!


    他心中震惊不已:这坚硬程度,竟然堪比百炼钢了!


    “小郎君,我没骗你吧?”摊主得意道,“梁都督卖的东西,绝对是最好的!”


    潘晟暗中惊喜,又问:“这些器具价钱几何?”


    “郎君问哪一样?”


    “都问问可行?”


    摊主见潘晟打扮体面,又有奴仆跟随,耐心倒也格外得好:“锄头和铲子都是两百文一个,铁犁头一百文一个……”他把各样价钱都报了一遍,这些器具竟然比正常的市价还便宜一些!


    潘晟忍不住激动起来:原来梁阑玉没说大话,她真的有特殊的冶铁方法!而且这种方法是真的能帮她赚大钱!


    要知道这年头的大多铁器都是横平竖直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没反复锤炼过的铁硬度不够。而需要反复锤炼的铁如需做特异的形状,非常耗费匠人的工时。而梁阑玉如果只是把铁水浇筑到陶范里,凝固的铁就有足够的硬度,那么她无疑能够省下大量的成本,还有时间!


    节省了成本,她以较低的价格售卖,还能获得更丰厚的利润,何愁不发财?


    潘晟心中感慨,把器具重新放回摊子上,向摊主道谢:“多谢了。”


    摊主也没说什么,只陪笑道:“小郎君慢走。”


    潘晟又在草市里逛了阵,把热闹的摊子都看完了,这才带着人进城去了。


    他进城后便径直去了都督府,然而梁阑玉不在府上,陆春将他放进来,弄了些茶果招待他。他等了约莫半个多时辰,梁阑玉终于来了。


    梁阑玉是从军中回来的,听说潘晟来了的消息,她衣服也顾不得换,风尘仆仆地直接来到内堂。她正好渴着,见桌上有壶茶,端起茶壶悬空往嘴里倒。


    潘晟笑着起身:“慢点喝,别呛着了。”


    梁阑玉喝了几口,感觉舒爽多了,擦擦嘴在潘晟对面坐下:“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那批物资还得过好几天才能到。


    潘晟道:“我先过来布置。”一批物资要从水路转陆路再转水路送去京口,有很多环节得布置。梁阑玉又希望他能低调,不打出朝廷的旗号,那很多事他必须亲自出面安排才能放心。


    梁阑玉也明白潘晟这次出了大力气,感激道:“多谢你了。”


    潘晟不以为然道:“你我之间,言何谢字……不过话说回来,你这边也得准备得妥当些。一旦你那位亲戚动手,你就得及时把他拿下。我倒不怕别的,只怕出什么事会牵连到你这都督。”


    梁阑玉道:“你放心,我派了许多人盯着他。只要他有任何举动,一定能立刻传进我耳朵里。”


    她能定下这计划,绝不是拍脑门决定的。她派出了几路人马,不管是梁家庄园,还是梁有在渡口的人手,又或者梁家能调动的其他势力,全都被她死死盯住了。只要梁有一动,她这里立刻就会以最快的速度跟上。


    而且就算梁有出动避开了她的眼线,她安排的巡防军也会暗中保护潘家的运送队伍,不怕事态会失控。


    潘晟“嗯”了一声。


    屋里安静了一会儿,两人都没说话,静静地对坐。


    可能是气氛很松弛,梁阑玉忽然想起以前随军的时候。虽然他们三个人是好友,可云秦毕竟是主将之子,年纪又比他们大了三四岁,其实她和潘晟相处的时间是最多的。


    他们有时候没有什么话可说,就这样安安静静地待在一起,便觉得心里很安宁。自己不是那么孤独。


    过了会儿,梁阑玉回过神,发现潘晟正看着她。


    她问:“怎么了?”


    潘晟笑了笑:“没什么……就是觉得自从离开建康以后……变了很多。”


    梁阑玉道:“你说我吗?”


    “你也变了……不过势变得更多,而且变得很快。我有点……不知该怎么说。”


    其实梁阑玉从小就是个比较冷硬的女子,她一点也不温柔,不体贴,反而喜欢舞刀弄枪,喜欢研读兵法。潘晟喜欢她的时候,甚至怀疑自己有自虐的倾向。但他就是喜欢。


    她坚强理智、野心勃勃、永远不服输的样子在他眼里是发光的。


    可自从梁阑玉授命都督郁州诸军事,离开建康后,潘晟便觉得自己离梁阑玉越来越远了——距离上也确实更远了。他以前总觉得自己只要努力伸手,就能够到梁阑玉,可现在好像愈发难了。


    这让他感到难过。


    梁阑玉也不知道说什么,只默默地吃点心。


    片刻后,潘晟道:“我还是很喜欢你……你若是不想嫁人,也就算了。要是你哪天觉得身边缺个郎君,你可得先想着我啊!”


    梁阑玉没想到他会突然说这个,不由挑眉。


    潘晟只是一动放弃的念头,就难过得受不了,他还是想争取。


    然而说完之后,他感觉有些不合时宜,忙道:“我就是说说,没有要挟你的意思。答应你的事我会帮你办的。”


    梁阑玉:“……”


    两人大眼瞪小眼互看了一阵,潘晟懊恼地想咬舌头:这怎么还越描越黑了呢?


    梁阑玉却笑了一下,缓解了他的尴尬:“我知道。”


    潘晟的目光是澄澈的,他不会和她耍这种心眼。因此在他面前,她也不愿用太多心机。


    她轻声道:“我不想叫你伤心,你明白么?十郎。”


    潘晟没吭声。


    片刻后,他喝完了杯中的茶,起身道:“好啦,我先回去了。”


    梁阑玉亦跟着起身:“走吧,我送你出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