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这分明是个女童啊!

作品:《逃个荒而已,皇叔竟要以身相许

    而萝卜的吃法就更多了,新鲜萝卜可以炖汤、清炒、炸萝卜丸子、凉拌,花样繁多。


    还可以做成腌萝卜和泡萝卜,各有风味。


    等到大豆和萝卜种下了地,晒坝上的麦子也可以进行脱粒了。


    脱粒时将晒干的麦穗在晒坝铺上一层,用厚实沉重的石碾子一圈圈地压。


    家里有牛或者驴子的,这个方法很好用。


    若是没有,只能家里的价格兄弟一起上,人力比黄牛的力气还是差着一大截。


    石碾子在麦穗上压过,饱满的麦粒就从麦壳里面脱落出来。


    但是这样也会有很多麦壳同时脱落,这时候就要用簸箕,把麦粒和麦壳装起来颠一颠。


    麦粒有重量,而麦壳轻飘飘的,所以麦粒会先落下,上面的一层就是麦壳。


    把麦壳和混在其中的碎石子挑出去,剩在簸箕里的就是麦粒。


    当天收获了麦子,唐小薇就提了一袋去磨坊,这可是自己动手种出来的麦子!


    先蒸一回香喷喷的馒头,再烤上几个名副其实的全麦面包!


    这个朝代的麦子还做不到现代那么精细,磨出来的麦面并不是雪白的颜色,而是黄色。


    但是这麦子却散发的一种淡淡麦香,是精细的白面所没有的。


    唐小薇道:“好香的麦面,晚上先蒸上几个馒头!再烤几个面包!”


    林晏时挽起袖子:“好,我来和面。”


    晚饭桌上便是一盘全麦馒头,一盘全麦面包!


    虽然看起来都是灰扑扑的颜色,但是麦香味扑鼻。


    唐小薇先吃了一个馒头,口感不如白面馒头细腻,略显粗糙,但是麦香味更甚,更加劲道!


    小圆咬了满满一大口:“好吃,比白馒头扎实!”


    而烤制的全麦面包就更香了,外壳有一圈是焦黄的,带着焦香味。


    里面确实软和的,小山喜欢外面的焦圈,觉得分外香!


    唐小薇笑道:“明天把面包切成小条,再放在土窑炉里烤一烤,你们可以带到学堂当零食!”


    如果有黄油那就更好了!


    天气凉爽下来,漫山遍野都是盛开的小野菊。


    空气里都是野菊花略带清苦的味道。


    野菊花疏风散热、清肝明目,生命力极为旺盛。


    唐小薇插了不少枝条在空间里,又找了许多菊花。


    晒干之后可以泡茶、入药。


    九月九日重阳节,在现代社会已经不算是重大节日了。


    但在这个朝代,重阳节和端午、中秋、春节一样是大节日。


    文人墨客趁着秋高气爽登高望远,插茱萸簪菊花,还有与春日“踏春”相对应的“辞青”,家家户户都会喝菊花酒,吃重阳糕。


    小山和小荷兴冲冲地回家:“姐姐,先生说了,重阳节会带我们到龙头山登高望远。”


    唐小薇正在储存菊花酒,笑道:“好啊!小山,不过当天人肯定很多,你要多多照顾妹妹哦!”


    小山拍了拍胸脯:“姐姐放心,我以前也经常带妹妹上山的,肯定没问题!”


    “姐姐,我会爬山的!”小荷也笑眯眯道。


    这天,唐小薇早早给两人准备了野猪肉干、烤面包条当作小零食。


    虽然到了秋天,爬山也是需要体力的,又各自装了一竹筒的薄荷水。


    和林晏时一起到茅庐堂,给梁先生送上菊花酒和菊花糕。


    梁先生摸着花白胡子道:“好!你们端午送来的粽子和月饼,都极其精巧!”


    “老夫这么多年,都没吃到过这样的食物,这重阳糕有菊花的香气,倒是应景儿!”


    唐小薇笑道:“我在镇上卖一些吃食,所以有一些新鲜花样,先生不嫌弃就好!”


    梁先生带着茅庐堂的十几个学子往龙头山去了。


    在龙头山上,遇到了勤学堂的高先生。


    两人寒暄一阵,高先生看梁先生身后跟着一个小女童,团团可爱。


    “这是您的小辈?”


    梁先生笑道:“这也是我的学生。”


    高先生大吃一惊:“这这分明是个女童啊,您还收女学生?”


    “教书育人,有天赋的孩子我都会收!”


    高先生长叹一声:“真是世风日下啊!自古没有听说过收女学生的!”


    “难道先生不知道孔圣人所言‘惟小人与女子难养也!’,怒我直言,这实在是不妥啊!”


    “梁先生,女人是非多,你收一个女学生,只怕往后是无穷的祸患啊!”


    高先生音量颇高,引得勤学的学子争相观看:“茅庐堂竟真的有女学生?”


    “哇!好可爱的小女童!”


    “她真的能读书认字?我从没见过女子识文断字的!”


    高先生怒斥道:“往后退,难道不知道非礼勿视的道理?圣贤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梁先生淡淡笑道:“高先生你的学子没见过,自然引为天下奇观。”


    “高先生难道不知‘春风切莫夸桃李,丹桂从来结子迟。休将男女分轻重,且看乾坤有两仪。’之句,乾坤两仪孰轻孰重,怎么男女又要分出个轻重来?”


    “古有木兰从军,而今女学生又为何不可识文断字?”


    “我这女学生天赋就在于书画,可不一定比男子差!”


    高先生怒道:“简直是罔顾礼法,世风日下!”


    听到先生被这样骂,梁先生的弟子忍不住站出来问道:“我们先生收弟子不拘一格,看中天性才能!”


    “高先生你收弟子只看钱财,连残害兄长的人都敢收,还有脸批评我们先生呢?”


    高先生身后的弟子听到这话,不由自主都朝着刘松的方向看去!


    人人都知道他弄瞎了哥哥的眼睛,但是刘大海又拿了高额的束脩,把他送进了勤学堂。


    刘松只觉得难堪至极,抬起头望向对面的人。


    谁知,一抬头竟然看到了唐小山和唐小荷!


    而高先生议论的女童正是唐小荷!


    唐家何时变得这么有钱,连女子都能送进学堂读书。


    自己不就是因为不小心受人诓骗,把哥哥的眼睛弄瞎了吗?都要大量的束脩和银钱才能进入勤学堂。


    唐小荷一个小小女童,得花多少钱才能进入学堂啊?


    唐家一定是发达了,晚上回去就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