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劝退

作品:《横刀十六国

    玉玺这东西的价值可大可小。


    汉赵、羯赵、冉魏都曾拥有过这东西,也没见长命百岁。


    但若是这么被桓温要挟走,梁国也就颜面扫地了。


    “此物乃天子神器,理应由天子领之,桓公虽尊贵,然则身份略有不妥。”崔宏站出来推诿道。


    “桓公代陛下领之,有何不可?桓公一向对梁王另眼相待,以为北国忠义之士莫过于梁王,虽略有僭越之举,然事出有因,若梁王执意不交出玉玺,只怕令天下忠义之士寒心!”戴施疯狂给李跃戴高帽。


    一个玉玺跟忠义扯在一起,明显是诡辩。


    不过江东名士就好这一口。


    “既然是代领,可有皇帝诏令?”崔宏反应极快,一句话打在戴施的七寸之处。


    空口白牙,玉玺凭什么给你?


    就算要给,也应该有江东司马家的诏书,客客气气的,而不是提着刀子,堵在梁国大门前。


    这不是讨要,而是勒索。


    李跃暗赞崔宏的机智。


    果然,戴施一时竟无言反驳,原本看不上这个十七八岁的青年,现在不得不拿正眼瞧他,拱手一礼,“敢问阁下尊姓?”


    崔宏还礼,“在下清河崔宏。”


    “原来是清河崔氏,失敬、失敬,梁王若是不还玉玺,还请归还许昌。”戴施理直气壮。


    李跃脸色沉了下去,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孤为何要归还许昌?什么时候许昌是桓公的?”


    他们的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许昌,而是整个豫州,还有豫州的几十万人口,数百万亩良田。


    狮子大开口到了这种地步,李跃只能佩服他们的异想天开。


    不过转念一想,桓温应该不会这么蠢,他要玉玺是真的,但应该看不上许昌和豫州。


    否则当年夹击张遇时,桓温早就出手了。


    这应该是戴施的想法。


    “许昌乃江东士族之祖籍,理应归还江东。”


    戴施不仅是异想天开,更是胡搅蛮缠。


    崔宏道:“既然已经是江东士族了,还谈什么祖籍?当年在羯赵、冉魏治下,未见公等前来索要?”


    “当年是当年,如今是如今……”


    “想要许昌可以,以刀剑取之!除此之外,别无他途!”李跃盯着戴施,没有再谈下去的必要了。


    一直都是桓温要什么,江东士族要什么,弄得梁国像欠他们的一样。


    李跃有些后悔尊奉晋室起来。


    这帮人就是蹭鼻子上脸的玩意儿。


    戴施也盯着李跃,毫不退让,“梁王北有慕容氏,如是再与朝廷反目,南北夹击,试问梁国何以拒之?”


    “大胆!”亲卫们手按刀柄。


    李跃挥手制止,冷笑道:“不劳阁下多虑,来人,送客!”


    亲卫上前驱赶,戴施冷哼一声,一甩长袖,转身离去。


    “江东若都是此等人物,倒也无惧。”崔宏摇头道。


    “姚襄败的太快了,给了他们底气,桓温屯兵河阴,威胁邺中,不可轻视!”


    河阴向北一步,便踏过黄河,进入河内,而河内就在邺城之侧。


    桓温三万人马,威胁还不算大,但若是慕容恪击败了张平,就会形成对邺城的夹击态势。


    此外,桓温收复洛阳,对中原人心影响也非常大。


    难免不会有人暗中投靠。


    此次南北同时出兵就颇为蹊跷,仿佛商量好的一样,正好赶在革新的关键时候,不难猜出有人暗通两国。


    “殿下……莫非要与桓温大战一场?”崔宏神色间有些担忧。


    此时与南面决裂,并不是一个好时机。


    桓温的三万人马都是精锐,曾重创了苻氏,此战跟关中之战大有不同,上一次,桓温是远征,粮草补给困难,而这一次,洛阳就在宛城的门口,江陵援军和粮草可以源源不断的送上来。


    两边一打起来,也就无法干预并州大战了。


    “先看看北面形势。”李跃压下心头恶气。


    桓温屯兵河阴其实也是在观望并州大战的结果。


    两天之后,斥候渐次送回北面战报。


    张平有猖狂的资格,五万大军在鹿台挡住了慕容恪、慕舆根、慕容评八万人的进犯。


    打的有来有回。


    万人敌张蚝率两千夏胡精骑大破慕容评,击斩三千余众。


    燕军吃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亏。


    不过慕容恪韧性极强,没有因为这场小败而退兵,继续围攻鹿台。


    并州的形势暂时稳住了。


    张平还得意洋洋送来千余燕军首级,炫耀其战功,试图将祸水引向邺城,还索要五万石粮。


    李跃没搭理他。


    与此同时,南边也在增军。


    桓冲率两万大军进入洛阳,袁宏率五千精锐入驻宛城。


    桓温在洛阳的兵力增加至五万,远大于当初北伐关中的规模。


    而晋军声势壮大,对中原的影响也随之增加,不少人拖家带口投宛城而去。


    据斥候来报,足有三千家之多,而且还在增加之中。


    三千家,就是一万三四千人。


    许下屯田的奴隶们也频频暴动。


    整个梁国才多少人?


    “一旦桓温渡过黄河,只怕会有更多人投靠。”张生野拱手道。


    渡过黄河,就表明桓温有恢复中原之意。


    “看来必须要去会一会桓温。”


    虽然李跃确定桓温不会渡过黄河,就像当初他不肯渡过灞水一样,但老这么提着刀在家门口晃来晃去,不是个事。


    李跃无法做到视而不见。


    张平虽然挡住了慕容恪,但慕容恪绝不会只有这点能耐,局势说变就变,到时候桓温在后背阴着,李跃无法集中精力对付慕容恪。


    “殿下要战?”崔宏道。


    “是劝退。”


    桓温不渡黄河,屯兵洛阳西北面的河阴,说明他心里其实也虚。


    李跃起五万黑云军,以姚襄五千部众为前锋,再令魏山率陈留一万镇军入虎牢关,曹堪率八千步骑出许昌,威慑宛城。


    姚益生领三千羌骑出新安,姚苌、权翼率八千步骑出轵县。


    姚襄败了,但他的部众还分散在河内、弘农等地,仍有相当大的实力。


    双拳难敌四手,桓温即便是头猛虎,也架不住群狼的撕咬。


    不过桓温也很快做出反应,率三万精锐从河阴东进孟津,摆出一副大战的架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