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西域风云起 第二十六章 暗子

作品:《一品

    面对此等巨力,赵让只能退避,不敢硬拼。


    武器的重量虽然能让威势大增,但也会牺牲它的灵活。


    现在赵让身处四通八达的长街,故而进退都可以由自己掌握,不是非战不可。


    又是一棍以万钧之势横扫而来,赵让足尖点地,身子朝后退了一丈多远,彻底和对方拉开距离。


    这才看清持棍者竟然是方才那位瘦弱不堪的老秀才!


    此时的老秀才,已经脱去了上衣,系在腰间。


    身体虽然看上去还是很瘦,但他爆发出的力量却能挥动这么粗的一根铁棍!


    眼瞅着老秀才一边快步向前,一边将铁棍高举过头顶,舞出漫天棍影,赵让俩忙大声喊道:


    “老人家,你这是干什么?”


    老秀才并不答话,只冷哼一声,眼神里满满都是恨意。


    随即他的身影也逐渐在棍影中隐去,变得虚幻迷离起来。


    赵让仔细想想,发现自己并不知道北境中有什么势力或是人善于用棍。


    况且老秀才用的棍子,早就超过了一般棍子的极限。


    以赵让五品的武道修为,最多只能将其拿起,至于如这般舞动,却是想也别想。


    大多数情况下,武者的气力是和武道修为所挂钩的。但专修外门功夫的人,气力要比同等品级的武修大些也是正常。


    可老秀才这般的巨力,赵让着实是没见过。


    只听闻说以前江湖上有个专门修炼气力的势力,其中的弟子,一旦入门,就可拥有千斤之力。随后根据修炼的刻苦程度以及对自身的掌控悟性,还能够大幅度的提高。


    但这种修炼办法委实辛苦,需要的时间也极其漫长。更不提他们为了将自身的气力压榨到极致,还需要许多天材地宝用来药浴和服用。


    更要命的是,这种“拔苗助长”的方法,实则已经损害了本源精气,导致修行此法门的武者,往往都寿命很短。


    长此以往下去,也再无人修炼,便就此昙花一现。


    听说现在还有些隐世的庙观会用此法门作为锻炼信徒的标准,但却未曾再见有人于江湖上走动过,便公认这种纯以气力见长的武道已经断了传承。


    今日见到老秀才,赵让也觉得有些惊喜。


    他虽不是武痴,可习武之人见到自己不曾见过,亦或是只出现在传闻中的武道招式时,还是难免有些心痒,想要和他一较高下,比比互相之间到底谁更强些!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空口无凭,还是得手底下见真章!


    反正身后这条街还很长,所以赵让并不着急出手。他想先观察观察这老秀才的路数。


    但看了半时天,赵让都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不是他看不懂,而是老秀才的根本没有路数!


    他用一身巨力将铁棒舞的虎虎生风,连一根绣花针都扎不透,借此护住自己周身。


    而后便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朝赵让走来,试图以棍风将其逼迫入死角,然后一击必杀。


    成年人腰杆粗的实心铁棒,只要中一下,赵让想必就得饮恨西北……


    他可没有连过什么“金钟罩”、“铁布衫”这样的外门硬功,所能依仗的,只有一把刀而已。


    “老先生,你肯定是认错人了!”


    赵让再度说道,但仍旧不能动摇老秀才的心性。


    此刻他就如一座喷薄的火山,气力源源不断的从周身传至双臂,再到手中的棍上。


    两次开口,均是无果。


    赵让也有些怒了!


    莫名其妙就动手,丝毫不讲缘由,哪有这样的人?


    你要说自己的罪过他,那还算了,可刚才临走的时候,明明还给他买了五串烤肉!


    所以赵让现在很是后悔……


    要是他少吃了五串烤肉,说不定这会儿力气还会差些。


    两人一退一进,转眼已经僵持了一盏茶的功夫。


    这老秀才的气力不但没有丝毫减弱,甚至铁棍的破风声变得更加沉闷。


    再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要么掉头就走,要么只能速战速决,将这老家伙制服,问个清楚。


    赵让眼神往下一扫,突然发现这老秀才在舞动棍子的时候,和地面有一圈半的空挡,刚好到脚腕的位置。


    也就是说脚腕的位置是没有丝毫保护的,算是他这门招式的罩门所在!


    对于其他人来说,即便发现了这个破绽,却是也难以利用。


    因为这跟铁棍太重,舞动的速度又太快。它带起的风势蔓延下来,就能形成一层铁幕,将罩门遮挡起来。


    但这却难不过赵让。


    他从罩衣里抽出刀,而后凌空跃起,身子朝旁侧一趟,直挺挺的落下。


    快要着地之时,想着老秀才的脚腕挥出一刀。


    一道弧形的气浪夹杂着刀光,向前弹出。


    并不激烈,反而有几分温柔。


    但刀光毕竟是刀光,它绝不会想月光那样温柔,也不会像羽毛那样轻盈。


    面对这样的一刀,老秀才连眼睛都不敢眨动。


    他知道只要自己的精神稍一松懈,那他恐怕就再也没有下一次眨眼的机会了!


    没奈何,他只得将手中的铁棍舞动的更快!


    赵让不慌不忙,再度重复了一遍先前的动作。


    这种刀法在他初遇元明空的时候,施展过一次,正是赵家的“四段刀”。


    一刀比一刀厚重,刀势层层叠加,绵绵不绝,最终以摧枯拉朽之势平推一切,让人无比绝望。


    赵让估计,自己不用四刀尽出。


    三刀应该就足够了!


    果然,在第二刀劈出后,老秀才已经停下了前进的脚步。


    额头青筋暴起,斗大的汗珠不断滚落,只有招架之力,毫无还手的余地。


    待赵让出了第三到处,老秀才已经全然招架不住,一退再退,手中的铁棒也慢了下来。


    赵让以为老秀才的气力已经到了极限,谁料他突然大喝一声,将铁棒高举过头顶,随即双手握住一端,以整个身体为轴心,原地旋转起来。


    速度之快,竟让铁棒的另一端摩擦出火光!


    一道道火光如闪电般飞出,似是浴火重生的凤凰,向赵让逼来。


    赵让不由得心神一紧……


    这老秀才远比他想象的要难缠的多!


    迫不得已,他只能铤而走险。


    身形再度高高跃起,刀锋纵然砍向老秀才的脑袋。


    这一刀,是赵家刀法中禁断一式,名为“舍身刀”。


    是以调动自身的全部劲气,才能击出的全力一刀。


    稍不留神,就会两败俱伤,故而名为“舍身”。


    着实是拼命的时候才会用出来的刀法。


    不过赵让显然不会和他拼命。


    他要的,只是想让老秀才这么想而已。


    “呵呵,就等你这一刀!”


    老秀才果然落在了赵让撑开的口袋里,手中铁棒招式瞬间大变,斜里一翻转,便向赵让直挺挺的捅来。


    以铁棒的重量,再合上他气力的加持,这一下若是中了,足以将赵让的脑袋捅进肚子里去。


    可赵让焉能不知他想如此?


    在铁棒距离刀尖不到三寸时,他手腕连翻带转,使得刀锋盘旋在棍身上,如同蛇行。


    不仅让老秀才的巨力打在了空气中,更用刀锋逼的他双手无从持棍。


    “撒手!”


    赵让大吼一声!


    老秀才却发了狠。


    宁愿自己双腕被赵让的刀锋砍断,也绝不松手。


    好在赵让对他没有杀心,最后关头,刀尖一挑,在他双手手腕内侧,轻轻划过。


    力道控制在只伤了皮肉,并不断筋骨的程度。


    冰凉的触感让老秀才的气力霎时泄了大半……


    铁棍“砰”的一声掉在地上,砸起一片烟尘。


    赵让抬起手臂,将刀锋架在他脖子上。


    老秀才紧要牙关,说道:


    “是我技不如人,你杀了我吧!”


    赵让叹了口气,把刀重新收紧罩衣里,说道:


    “老先生,是你要杀我!我只是自保罢了!”


    明明是对方先出的手,怎么最后弄得还像个英雄似的,宁死不降!


    赵让觉得这老秀才不是老糊涂了,就是练气力把脑子练坏了!


    “我拦不住你对太爷不利,也就只有一死相报了!”


    赵让一听,赶紧问道:


    “太爷?汪三太爷?!”


    老秀才冷冷的说道:


    “除他之外,难道王城里还有第二个太爷吗?”


    赵让玩味的说道:


    “所以你对我出手,是觉得我要对汪三太爷不利?”


    老秀才一脸鼻翼的说道:


    “你先是混进力巴们所集中的小巷,又对祥腾居的告示那样上心,难道不是为了借此混进去做工,然后对太爷不利?”


    赵让叹了口气,原来这才是误会的源头。


    “你是太爷什么人?”


    老秀才耿直了脖子回道:


    “我老了,只能给太爷丢人!”


    赵让见老秀才面无惧色,说出这句话时甚至还有深深的愧疚,便知他应当是汪三太爷的死士,在城中混迹于最底层,充当暗子。


    所谓暗子,是潜藏于暗处之人。


    平时不显山不漏水,却能在紧要关头以自己的性命为主家搏一份周全。


    赵家也有这样的人存在,所以赵让很容易的就猜出了老秀才的身份。


    毕竟汪三太爷那三名义子名声太大。


    知道的人多了,就会有所防备。


    而这样的暗子,神不知鬼不觉,才是最有力的杀手锏。


    “我不是要对汪三太爷不利,相反,我是要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