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七十二张合同

作品:《一品

    更何况,这些店铺之间,还有千丝万缕的利益纠葛。


    一旦处理不好,很容易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连锁反应。


    这也是为什么李盛林会如此愤怒的原因。


    李立经营这么多年,早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网。


    现在李立一死,这个利益网很有可能就会瞬间崩塌!


    而一旦这个利益网崩塌,那么宰相府的经济来源就会断绝!


    这是李盛林绝对无法接受的!


    所以他现在必须要尽快找到一个能够替代李立的人,来稳住这个局面。


    但是这样的人选又谈何容易找到?


    不仅需要有能力,还需要有足够的忠诚。


    “唉……”


    李盛林长叹一声,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烦恼,再度端起了那碗羹汤。


    李盛林想了半天,最终决定让自己的管家先出去顶着这个烂摊子。


    此时最重要的是稳住局面,防止那些掌柜和伙计们因为慌乱而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


    “你先去把那些掌柜们召集起来,告诉他们,无论如何都要先稳住店铺,哪怕暂时不开张也行。”


    李盛林对管家吩咐道。


    管家点头应是,随即匆匆离去。


    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荣损与共,绝不能让这么大份产业在李立死后就此崩塌。


    管家李海,是个身材矮小却精明能干的中年人,跟随宰相李盛林多年,深得信任。


    虽然接下了这活儿,但他很清楚这件事的困难。


    七十二家店铺的掌柜们,平日里都是直接与李立


    打交道,与其他人甚少交往。


    如今李立突然离世,他们心中肯定也惴惴不安,不知道未来会如何。


    七十二家店铺,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规矩。


    李立在世时,一切都是他亲力亲为,与各家掌柜单线联系,账目、货源、人脉,都是他一人掌控。


    如今他突然离世,这些信息仿佛都随着他的逝去而烟消云散。


    想要稳住这七十二家店铺,首先得建立起信任。


    但信任的建立需要时间,而时间正是他现在最缺的……


    好在李立在世时,每个月会把这七十二家店铺的收支情况汇总成一本账册,送到宰相府来。


    这些账本都在账房内存着,让李海还不算是彻底成了无头苍蝇。


    李海独自一人走进账房,他的目光在那一排排整齐的账册上扫过,最终定格在一本月末账册上。


    缓缓翻开,一行行字迹映入眼帘,那是李立的字迹,刚劲有力,一丝不苟。


    每一笔账目,都记录得清清楚楚,无论是收入还是支出,都精确到了每一文钱。


    李海看着这些账目,心中不由得对李立生出几分敬意。


    现在李立已去,这些账目便成了他稳住七十二家店铺的重要线索。


    他必须仔细研读这些账目,了解每一家店铺的经营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李海忙活了一个通宵,双眼之中泛着疲惫的血丝。


    随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他带领着宰相府里最精明的三位账房先生,直


    奔行商司而去。


    行商司,是大威王朝主管商业活动的部门。


    尽管它掌控着王朝的商业命脉,富得流油,但在大威,商人的地位并不高。


    因此,行商司虽手握重权,但在朝廷中的地位却颇为尴尬,常受冷落。


    李海走在前往行商司的路上,心中五味杂陈。


    作为宰相府的大管家,他深知与这样的部门打交道并非光彩之事。


    但如今李立突然离世,宰相府的经济来源面临严重危机,他不得不放下身段,亲自前来求助。


    晨光照在行商司高大的门楣上,李海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衫,迈步走了进去。


    门内人声鼎沸,各色商人络绎不绝,都在为生意忙碌奔波。


    李海微微皱眉,这种喧嚣和混乱的环境让他感到有些不适。


    他气沉丹田,一声大喝,声如洪钟:


    “行商司掌司何在?出来答话!”


    这一声大喝,让整个大堂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李海的身上。


    大堂中的官吏们却面面相觑,显然并不知道这位张口就要见掌司大人的小个子中年男人到底是谁。


    “掌司大人不在,有事先拿条,再排队!”


    一个小吏头也不抬的说道。


    李海眉头一皱,显然不满这种推诿。


    他冷哼一声,傲然道:


    “我要见你们这里管事的,别告诉我你们行商司连个管事的都没有!”


    李海的话语中充满了不屑与傲慢,仿佛他是这里的主宰,而非求助者。


    就在


    这时,一个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子的商人走了过来,他


    瞪大了眼睛,冲着李海吼道:


    “你这人怎么蛮不讲理?竟敢在行商司大堂喧哗,难道不知这里的规矩吗?”


    李海瞥了那商人一眼,脸上露出不屑的神色。


    “规矩?小小行商司也配谈规矩?这腌臜之地……!”


    话语中透露出无比的狂妄,那商人被李海的气焰所震慑,一时语塞。


    周围的商人和官吏们也开始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这人是谁啊?竟然敢在行商司这么嚣张?”


    “不知道,看不出……但皇城卧虎藏龙,咱也别当出头鸟”


    “哼,就算是有依仗又能如何,这里也是官家!真有本事,那还不是私下里就把事儿办了?还用得着亲自跑来一趟?也就咱们这种无权无势的,办点事才得跑断腿……”


    后堂突然传来一声轻咳,接着一个身着青色长袍的中年人缓步走出。


    他面容清瘦,眼神锐利如刀,正是行商司的掌司——沈青。


    沈青走到大堂中央,扫视了一圈,最后定格在李海的身上:


    “何人在此喧哗?行商司虽然没什么地位,但也不能任由咆哮!”


    李海见状,心中一凛。


    他虽然狂妄,但也不是傻子,换上一副笑脸,不卑不亢的说道:


    “原来是沈掌司,失礼了。在下宰相府管家李海,有要事相商。”


    沈青闻言,眉头一挑。


    “既然是宰相府的人,那就更应该懂得规矩。有什么事


    ,就请直说。”


    李海欲言又止。


    这样的事情,哪能堂而皇之的说?


    怪不得沈青一把年纪,还蹲在行商司这种犄角旮旯,这也太不会做官了!


    李海心中暗自腹诽,但面上却丝毫不露痕迹,只是微微一笑,拱手道:


    “沈掌司,此事颇为重大,且涉及一些私密之事,不知可否借一步说话?”


    沈青看着李海,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自然知道宰相府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明白李海此次前来必定有重要事情相商。


    他沉默了片刻,然后点了点头,转身向后堂走去:


    “请跟我来。”


    李海跟随着沈青走进后堂,来到一间布置简朴的书房。


    沈青示意李海坐下,然后亲自为他沏了一壶茶。


    “李管家,现在可以说了吧?”


    沈青将茶杯推到李海面前,淡淡地说道。


    李海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然后放下茶杯,深吸一口气,将自己的来意向沈青详细说明。


    随着李海的叙述,沈青的脸色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李管家,此事确实非同小可。但行商司虽然负责商业活动的管理,却并不直接插手商铺的经营。你希望我们如何相助呢?”


    沈青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问道。


    李海闻言心中一喜,看来沈青并没有完全拒绝自己的请求,连忙说道:


    “沈掌司,我们希望能够借助行商司的力量,稳住七十二家店铺的局面。”


    沈青皱起眉头沉思起来。他知道这样做虽然有些违


    背行商司的原则,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先例。


    而且如果能够帮助宰相府渡过这次危机,对于行商司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毕竟宰相李盛林在朝廷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能够与他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行商司和他自己的未来都没什么坏处。


    想到这里,沈青抬起头,目光直视着李海,缓缓开口:


    “李管家,你的要求,我理解了。但此事关系重大,我需得仔细思量。这样,你给我些时间,我考虑一下如何?”


    李海闻听此言,心中虽然有些失望,但也知道此事不能操之过急。


    他站起身,深深一揖:


    “那就有劳沈掌司了。宰相府上下,都感激不尽。”


    沈青也站起身,回了一礼:


    “李管家言重了。此事若成,对行商司也有好处。我自然会尽力而为。”


    李海志得意满地回到了宰相府。


    脸上的疲惫之色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自信和期待。


    他大步流星地走进李盛林的书房,将此次行商司之行的结果详细汇报给了宰相。


    李盛林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沈青的处理方式,既稳妥又不失机智,确实是个可造之材。


    “嗯,沈青此人若能真心为我所用,日后必成大器。你这次做得很好。”


    李盛林的话让李海心中暗自得意,但嘴上却谦虚道:


    “都是宰相大人教导有方,小人只是按吩咐行事而已。”


    李盛林微微一笑,心中已有计较。若沈青真


    能稳住这七十二家店铺的局面,他不介意动用一下自己的关系,将沈青提拔到一个更高的位置。


    毕竟,朝中有自己的人,总比多一个潜在的敌人要好得多。


    尤其是在这个风云变幻、山雨欲来的时刻,他更需要可靠的力量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好了,下去好好休息吧。”


    李盛林挥了挥手,示意李海退下。


    李海躬身告退。


    这次的任务完成得如此顺利,不仅得到了宰相的赞赏,还有可能为沈青铺就一条升迁之路,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双赢的结果。


    刚刚回到自己的房间,准备好好睡一觉以解昨晚的疲惫时,李海却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他皱了皱眉头,心中暗骂一句,却还是迅速地起身开门。


    门外站着的是那三位账房先生。


    他们的脸上都带着一丝惊慌之色。


    “李管家,出事了!”


    其中一位账房先生急匆匆地说道,同时将一摞厚厚的合同抄本递给了李海。


    李海疑惑地接过合同抄本,翻看了起来。然而,随着他翻看的页数越来越多,他的脸色也变得越来越难看。


    这些合同竟然是李立管理的那七十二家店铺的转让合同!


    “这是什么意思?”


    李海的声音有些颤抖,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些店铺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全部被转让了出去?


    “李管家,这些合同的完成日期,是在李立死前三天……我们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是刚才突


    然来了个行商司的小吏,说是奉沈掌司之命送来的。”


    账房先生解释道。


    李海紧握着那份宛如千斤重的合同,心头升起一股难言的恐惧:


    “那位送合同来的小吏,此刻身在何处?”


    “他递交了合同之后,便匆匆离去,只说是还有其他的公务等着他去处理。”


    账房先生恭敬地回答道。


    李海的手指紧紧地扣在合同上,因为过度用力,指尖已经微微泛白。


    他突然意识到,这件事绝非表面上那么简单。


    从沈青那令人捉摸不透的态度,到这些突如其来的转让合同,再到那个行踪诡秘的小吏……


    他迅速转身回到书房,毫不犹豫地提起笔来,写了一封加急信件,派人以最快的速度送往行商司,请求与沈青会面。


    而后,他独自坐在书房中,一遍又一遍地翻阅着那些合同,希望能从中发现一些线索。


    合同上的每一条款都清晰明了,转让的手续也是一应俱全,他根本无法从中找出任何破绽。


    李海开始怀疑,难道自己真的想多了,这一切真的只是巧合?


    不久之后,信使匆匆赶回,带来了沈青同意会面的消息。


    当他再次面对沈青时,他发现对方的神色依然如湖水般平静。


    李海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


    “沈掌司,这些转让合同究竟是怎么回事?”


    沈青轻轻一笑,回答道:


    “李管家,这些合同就是那些店铺的掌柜亲自签署的。七十二家店铺,也就是七


    十二个掌柜,他们可能是出于某种特殊的考虑,并没有告知你说的那位李立。至于具体的原因,我就不得而知了。”


    李海听后心头一震。


    他开始怀疑李立是否真的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但当他想继续追问时,沈青却摆了摆手,说道:


    “李管家,这件事已经过去了。现在,这些店铺已经有了新的主人,我们也无法做什么,只能到此为止了!”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和事是永远无法被完全看透的。


    “沈掌司,既然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我可否保留这些合同的抄本?”


    沈青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当然可以,李管家请便。”


    李海心中暗自松了口气。


    些合同抄本或许是他揭开这一切谜团的关键。


    他小心翼翼地收起合同抄本,向沈青拱了拱手,然后转身离去。


    回到宰相府,李海直奔李盛林的书房。他将此次行商司之行的情况详细汇报给了宰相,同时将那些合同的抄本递了上去。


    李盛林翻阅着合同抄本,脸上露出沉思之色。


    现在并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关键是要想办法稳住宰相府的经济来源。


    “你先下去吧,让我好好想想。”


    ——————————


    镇远镖局内,刘峰和韩林二人正在喝酒。


    自从搭上了赵让的线,这两人觉得安稳日子虽然有些无聊,但总比拼命好。


    钱多钱少,日子照样过。


    这样晒着太阳喝着酒,吃着火锅唱着


    歌,多舒服?


    突然,一个镖师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总镖头,出事了!”


    韩林放下手中的茶杯,极为不耐烦的说道:


    “能出啥事啊?动不动就出事了出事了……”


    “宰相府的大管家李海今日亲自行商司,据说与一笔惊天产业有关!”


    镖师说道。


    韩林闻言一惊。


    宰相府的大管家亲自行商司,可是极为稀奇的事情!


    刘峰也是皱起了眉头,放下了手中的酒杯,沉声问道:


    “详细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镖师喘了口气,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详细地说了一遍。


    “全部转让了出去?”


    刘峰和韩林同时惊呼出声。


    他们互相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


    七十二家店铺,那可不是小数目!


    而且,还是在李立死前三天就全部转让了出去,这其中必定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说……”


    刘峰没有说下去,但他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韩林也是皱起了眉头,这件事确实透着古怪。


    如果说是巧合,那未免也太巧合了一些。


    更不用说,李立当初可就是在他俩面前,被赵让一刀杀死的……


    “只能去找赵公子了!”


    刘峰想了想说道。


    赵让今日并不在别院中。


    青青一大早就约了她,去皇城郊外踏青。


    刚好西门大壮也在,三人便一道出发,此时早已出了城。


    城门外,青青的马车缓缓行驶在春意盎然的小道上。阳光透过车


    窗,洒在青青那如玉般的脸庞上,映出一层淡淡的光晕。


    双眸含水,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


    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温柔的春光之中。


    赵让策马并行在马车旁,虽在与西门大壮闲聊,但目光时不时从青青身上扫过。


    “让哥,咱们还要走多久?”


    赵让侧头问道:


    “你是不是又饿了?”


    西门大壮点点头。


    他本来没那么饿。


    但一想到马车后面带了根新鲜羊腿,还有两只肥鸡,一坛老酒,他就饱不起来,哪怕早晨吃了一碗面,十个肉包子,还有二十个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