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育民不弃是为官(第五更)

作品:《带着系统来大唐

    冰场上,裴耀卿宣传。


    “半月为限,举办滑冰比赛,凡得奖者,皆得奖品香皂一块、卫生斤五条。其余一等奖到前十,可获得花露水一瓶及甘油一瓶等奖励。”


    过来的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激动了。


    有的还是夫妻二人带孩子过来玩,明府说了,这边有好玩的地方,过来的人走时一人一串冰糖葫芦。


    众人是听了县令的推荐,还有糖葫芦奖励才过来瞧瞧。


    未曾想,竟然还有更好的东西。


    平康坊已传遍,她们有香皂和卫生巾,连小厮都有肥皂。


    甘油可是一瓶不算琉璃瓶就两千钱,若没有天上人间的会员卡,别处买不到。


    除非有瓶子,可以来庄子灌,一瓶难求。


    至于花露水,听闻皇亲国戚才有。


    即便是宫中,也不是随便哪个宫女太监能用上。


    据说比香料还好,沐浴时滴几滴,浑身香味浓郁。


    卫生巾女人和太监专用,男人用不上,却不代表男人不想要。


    甭管是成亲的还是未成亲的,皆可送与其他心仪女子。


    夫妻一同来的就不能送其他女子了,不然……


    “裴明府,听闻李易李东主,二八年岁?”有人不急着穿鞋,站在一旁与裴耀卿闲聊。


    “二八年华是指女子。”裴耀卿纠正对方的年岁描述。


    “那便舞象,可有媒妁?”此人换个说法。


    “想都别想,李东主岂是你能觊觎?”裴耀卿断然拒绝。


    开玩笑嘛!李易想娶,估计李易自己说得都不算了。


    如哪个将领想招李易为婿,陛下岂能答应?招过去作甚?欲谋天下乎?


    换个通俗的说法,就是,李易属于战略性资源,得李易者得天下。


    裴耀卿心中明镜一般,陛下带着皇后三天两头往这边跑。


    刘备找诸葛亮也无是三顾茅庐,陛下可好,在旁边干脆弄个套院住,当行宫用。


    就这,你们想给弄走了,陛下会诛你们九族。


    不是吓唬谁,不信你们明天找媒人过来试试。


    “总是要娶妻的嘛!”此人嘟囔了一句,去换鞋。


    “若是我家闺女……唉!”裴耀卿突然叹气,他没女儿,都是儿子。


    儿子自然不可与李易义结金兰,结了陛下便落刀。


    ***


    “朱邪金山可是吃了蛋羹?”李隆基吃早饭时见到李易一瘸一拐的盯了好几眼,问起朱邪金山的事情。


    “我这都崴脚了。”李易一副你咋不先关心我的样子嘟囔。


    “医弟可有医治自己崴脚之法?”李隆基配合着问。


    “自然,喷上药了,不到中午就能好。”李易淡然道。


    “那朱邪金山吃蛋羹了。”李隆基又问。


    “刚开始他说吃不下,我把豆腐脑的卤给放到鸡蛋羹里,他就吃了。”李易说明情况。


    正常吃鸡蛋羹要打卤,李易小时候也没享受过这待遇,一般是倒点酱油。


    当时舍不得吃掉,就用匙子后面慢慢压,喝酱油和鸡蛋羹的汤。


    吃到最后,水都喝没了,再放点酱油搅拌,鸡蛋羹跟鱼子酱似的。


    就和吃香蕉用牙一点点刮香蕉皮一样,都是物资少,穷啊。


    结果给朱邪金山送鸡蛋羹时看对方不吃,才想起来有卤儿。


    “娇气。”王皇后批评了朱邪金山一句。


    喜儿肠子都割了,住院的时候还整天笑嘻嘻,疼的时候为了陪她玩,满头大汗、脸色苍白都咬牙忍着。


    一个族长,居然鸡蛋羹不吃,哼!


    “嫂嫂他是在试探,试探我的医德,试探大唐对他的态度。”李易清楚。


    朱邪金山根本不是寻常人,在那边生活难道不艰辛?一个头领要承受多大的压力?


    他怎么可能像普通人一样娇弱?在他身上割刀子他都不会皱眉。


    “竟然是这样啊,唉!算计真多。”王皇后说一句,继续喝牛奶,但是不放糖。


    李易不让放,怕她出现妊娠期糖尿病,麻烦。


    虽说大部分孩子出生后会好转,可是依旧有概率糖尿病就留下来了。


    若正常饮食出现了,也能治,但遭罪呀。


    “易弟,你家中许多钱了吧?”李隆基突然问出来一个问题。


    “是,三哥有用钱处?”李易承认,有钱。


    三千多外来务工人员在,他若是赚不到钱,他就白混了,只不过他让出了不少利。


    “钱财多了作甚?”李隆基关心这个事情。


    “之前说过,明年与更多的村子合作建大棚,尤其是穷苦人家,没有大棚的绢帛钱。


    我予他们一条活路,他们愿争,自然会有好日子。


    我予他们一条活路,他们愿弃,再想办法让他们燃起雄心。”


    李易说出自己的打算。


    这也正是姚崇等人在琢磨的事情,没钱的人怎么种大棚啊,还打算过来问问。


    李易早有想法,没钱就合作。


    企业落实资金和技术到地方,不是正常的么?脱贫啊,讲究正能量。


    “为何自甘贫苦的人你也帮?”李隆基此点想不通,人家自己就放弃了,你还管?


    “扶贫先扶思想,一个优秀的官员,不能指望所有人马上听你的话。


    百姓不听,就说百姓不好,这样的官员不是好官员。


    百姓懒惰,你要让他勤快起来;百姓懈怠,你要让他积极起来。”


    李易说的是他那时的事情,有的下放村官,说哪个人就是不听话,都告诉怎么赚钱了也无动于衷。


    这个官员觉得错在百姓身上,等他离开,换一个来,去找对方沟通、交流,然后对方就努力地做起事了。


    官员连一个普通百姓的思想都转变不了,怎么维护政权?


    李易觉得自己可以。


    把忽悠人的传xiao的本事拿出来,就没有改变不了的思想。


    不想干活?看我怎么骗,不,如何引导的。


    “三哥,要不抛弃、不放弃,父母官,都是孩子,总不能因为某个孩子做不好就不要他了,子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李隆基直接插一句,然后重复:“不抛弃、不放弃,对,都是子民啊。”


    王皇后听着,露出笑容:“原来官员应这般,那大唐的官有许多就可以……”


    后面的话她没说,意思表达清楚了。可以杀了,太差了。留着你们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