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文考——海上联合巡查队

作品:《苟在大乾趋吉避凶

    武馆内,像他们这样的武者或许还很多。


    此次乡试……


    四重恐怕都是底层了。


    当然。


    也有一种可能。


    超过五重的武者全在这里,大乾以实力为准绳将超标的武者分到一起。


    宁言观察了一阵,心底猜测逐渐倒向后者——


    这边在座可能至少都是肉身五重。


    “天下英雄何其多,我这点实力,还远不到膨胀的时候。”


    宁言暗暗感叹。


    他坐在位置上闭目养神。


    不多时,钟声响起。


    姜昂睁眼:“开始吧,后续没到的视作弃权。”


    “是。”


    边上护卫颔首,随后其中一人去外边关闭了武馆大门,另一人则拿出身后纸卷开始分发。


    宁言拿到手,马上开始阅卷。


    题目倒不多。


    考得也是一些基础,全是大乾一些基础法规、乡镇策略等等,但看到最后一题,他眼神登时一凝。


    这一题——


    “南、北宁海的乱象频频,如何保证航运安全?”


    ??


    宁言满脸疑问。


    像这种大方针、策略,一般都是上边或者海运使才需要考虑的吧。


    他们能有什么建议。


    等等?


    宁言抬头看了眼姜昂,而后脸色不禁变得有几分怪异。


    海运使不就是他么!


    这道题该不会是他出的吧?


    借考试搜集灵感?


    宁言心底呵呵一笑,接着翻回最前边开始答题。


    前边题目答完后,他抬头看了一眼。


    香还剩一半。


    宁言闭目,思索着策略,过几秒后提笔开写。


    “以大门镇为例,北宁海、南宁海海岛众多,可联合周边县、镇,各自出人以周边海岛为据点进行海上巡查……”


    他不懂其他,只能将前世一些经验套用进来。


    此外,宁言还有个优势。


    他有渔帮海图!


    渔帮的海图上,有不少适用于淡水补给的岛屿标注,配合自己的回答拿个高分没太大问题。


    写完后,他吹干纸面,重新复查一遍就上交了。


    姜昂抬头看了他一眼——


    宁言是第一个交卷的。


    “出去等吧。”


    “是。”


    宁言颔首离开武馆大堂。


    姜昂低头看了眼,将试卷放在桌子上,随后又有两张交上来,他随意翻看着,而后不免失望地摇了摇头。


    上边都是“加大巡逻”、“设立护卫船队”这类的提议。


    看似有理,可写得空泛,毫无具体措施,总结就是一句话——


    屁用没有。


    外来的武者,果然还是不了解东南沿海。


    他不禁想到了第一份。


    那人是大门镇本地的,而且据说之前还立过功劳,结识了不少本地武者,以至于此次考试特地分到他这边。


    姜昂思索片刻,将那份试卷拿上来,翻到最后一题——


    乡试题目各有不同。


    这一题是他请求加上去的。


    “嗯?”


    姜昂面色一肃,随后拿起来细细阅读,看了数遍之后,他不免陷入沉思。


    “联合巡查队。”


    姜昂反复念叨,觉得大有道理。


    海运依赖补给、海图和洋流等等,若有巡查队安全能得到保障,还有机会查到瀛洲那边奸细来往的活动。


    原本问题是耗费人力、财力,但联合周围镇、县,大家一起出人,倒也能凑足巡查队伍。


    而且。


    如答案中所写。


    巡查队本身还可以担负运输职责,帮忙运数物资,或借倒买倒卖商品、捕鱼等等可弥补一部分花费支出。


    总之,船队的性质并非完全战船配置,而是商、战结合,以自给自足。


    此外,上边的补给点等等若是真的,光诸多据点价值就极高。


    “商、战结合,联合巡查,人才啊!”


    姜昂将试卷拿到一旁。


    之后,他每一张都会细看,但没一个像宁言一样能给出如此详细、合适的策略。


    他看完后,兴致勃勃地拿着卷子去了大门武馆。


    冯良也在阅卷,还没看完,一道身影快步走进来,连门都没敲。


    他怔了怔。


    “姜大人,你这是……”


    “冯先生,您是军中下来的,对南北宁海比我山上的更了解,您看看这份是否正确可行。”


    “哦哦,好。”


    冯良被搞的有点懵逼。


    这题目他就觉得有点瞎搞兴致,但由于是“附加题”性质,所以大家倒也没反对,纯当给风罗山一个面子。


    谁让人第一个响应大乾号召呢?


    冯良拿起来。


    瞧了几眼后,他不免有些吃惊。


    “这是谁写的?”


    翻到之前。


    凌云考场——己九,宁言。


    己九为座号。


    冯良表情呆滞,而后恍然道:“原来是宁兄弟,他之前是出海打渔的,对周围海路确实很了解,上边据点有几个也跟我们掌握的吻合。”


    “这么说是可以用的?”


    “嗯。”


    冯良点了点头。


    姜昂拍手:“太好了!我之前一筹莫展,才想在上边添个题集思广益,没想到真有人能解我疑惑!”


    冯良思索片刻,道:“他的想法都是极好的,商战一体,可大幅减少支出,唯独有一个问题需要警惕。”


    “什么?”


    “腐蚀。”


    冯良严肃地说道,“瀛洲倭寇无孔不入,他们最险恶的手段,就是悄悄登岸,而后生下一些孩子,用二三十年去影响、改造他们。”


    “您的意思是,小心奸细?”


    姜昂若有所思。


    “嗯,万一奸细混入船队,那咱们的巡查队,反而成了对方传递情报的载具,很容易灯下黑,而且指不准内部的人员也会被腐蚀。”


    “如此说来,人手依旧是关键。”


    姜昂头疼无比。


    他要是有足够值得信任的人手可用,也不至于在考卷上搜集计策——全场一百号人,只有宁言的答案有用,其余都比较空泛。


    “方案还是可以用的,我帮您提交到军中让将军们看看?”


    “那自然最好。”


    姜昂连连抱拳,“我这山上来的赶鸭子上架,实在一筹莫展,若江州卫有能人接手我乐意之至。”


    “噗,不至于,只是去问问能不能调人组建巡逻队。”


    冯良一口茶喷到一旁。


    没看出来——


    这宗门小哥压力还挺大。


    自己才递了个话茬,就直接想卸任了。


    不过。


    宁言真是个人才。


    武道天赋好,思路也是一套接一套。


    可惜……


    这样的人才,为何不愿去军队呢?


    若他肯去军队,假以时日,至少千人将起步。


    姜昂迟疑片刻,最后还是没说什么,转身回去了——


    他还有一些卷子没批。


    另外。


    下午还得武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