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量力而行才是至理

作品:《苟在大乾趋吉避凶

    那人被砸下来,立刻慌了,大喊着:“跟他拼了!”


    随后,抽出刀冲上来。


    宁言不惯着。


    枪一抖,架势摆平——


    当!


    一声响,刀被枪头一荡瞬间磕飞,随后正中一刺,如闪电一般捅进心口。


    那人瞪着眼,左手扣着个瓶子,难以置信地看向心口处。


    枪头拔出,登时血洒巷道。


    随后。


    咣当一声,瓶子落地,药粉弥漫。


    凝神散?


    宁言嗅见气味,立刻后退了几步。


    “饶命,饶命啊!”


    三个肉身四重霎时去了俩,剩余三人战意全无,特别是剩下的肉身四重,当即噗通一声跪下来,丝毫没有武者风范。


    因为……


    四重和五重差了一步,却是云泥之别,特别在大门镇,掌握气血的肉身五重基本可以横着走。


    眼前这位能枪头荡开肉身四重的刀,无疑是掌握气血的五重高手!


    “就你们几个废物,也来劫道打丹药主意?”


    宁言收枪,压下斗笠。


    当前一位说道:“我们是猪油蒙了心……”


    “不用废话,把你们身上值钱的都拿出来摆地上,不然我就宰了你们自己取。”


    宁言淡淡说道,“对了,把他们身上的也拿出来。”


    三人面面相觑。


    随后,肉身四重那位立刻掏出了钱、瓶子。


    但是。


    下一刻,他们感觉脑袋昏沉。


    “你……”


    “呵。”


    宁言看向摔碎的瓶子,接着上去往他喉咙捅了一枪。


    轻松无比!


    其余两个肉身三重更是吓得不行,瘫软在地上一个劲往后挪,但挪着挪着……


    碰见了尸体。


    “我们,我们不认识他们,就临时搭伙的,求你饶了我们!饶……”


    嗤!


    寒芒一闪。


    长枪划过一道圆弧,将其余两人也杀死在巷子内。


    宁言越过他们,捡起竹箱,把布袋放回到里边。


    “还好没溅上血。”


    他背上药箱,这才开始打扫战场。


    钱倒没几个。


    药粉、药材倒有不少。


    宁言若有所思,而后想到了孙欢之前的话,有些明白了。


    这些人是药帮的?


    他猜测可能是几个肉身四重的武者学到了技术、经验,于是想抛开他们单干。


    所谓“不想进山”恐怕是假的。


    嗯?


    宁言掏了掏衣服,而后有些意外地在想跑的那人身上发现个册子。


    他翻看了一下。


    上边记载着对方一些药用效果的笔记。


    像他用的这份凝神散就是改良过,可以对肉身四重和大部分凶兽起效果的改良版。


    后边,还有关于凝血散的改良。


    “把凝血草改成天青花,让对方血液无法凝聚,加速释放……”


    “人才!”


    宁言都不禁要感慨一阵了。


    天青花也是一品药材,可活血、降淤。


    按照笔记所述,替换掉凝血散中的凝血草并更换药引配平后,可以让凶兽的伤口短时间内无法自行愈合。


    不得不说。


    这家伙比孙欢要有创造力。


    那个家伙更像商人,而非武者、炼丹师,早就失去了探索、创造能力。


    这个叫于招的人,在最后还写着“丹药跟药散有何区别”这样的字样,看来他袭击自己,主要还是想得到丹药用于研究。


    也不知他得了丹药,能否研究出名堂。


    但是。


    能拿到一堆丹药的,实力弱早就死干净了。


    向自己出手,殊为不智。


    “于招,可惜了。”


    就炼丹而言,于招绝对是天才。


    若老老实实参与乡试,最后未必就不能成为炼丹师。


    可惜……


    苟住不浪、量力而行,果然是至理。


    宁言收起册子。


    这本册子写的东西很粗糙,但对他有不小启发意义。


    他揣起来,把其余收获也清点了一下。


    钱倒是不多。


    五个人凑一块也就四个大乾币,外加一些零碎铜钱。


    可见挖药材的全是穷逼。


    这条路没前途。


    宁言庆幸自己没在挖草上走到黑,而是转行到了保镖。


    当然。


    干什么都不如杀人越货赚钱。


    哪怕这次——


    之前当两次保镖,累计的收益也就四五个大乾币。


    上回就更不用说了。


    曾文刚搜刮了一圈保护费,身上加起来足足五十多个大乾币。


    可惜。


    那些钱花起来风险太高,全给蔺云当作炼药的花销预扣款了。


    这几枚倒没问题。


    宁言收好,提着竹箱离开巷子。


    ……


    “哟,收获不小。”


    “还好,卖了一些药,有几个找死顺手解决掉了。”


    宁言放下竹箱。


    蔺云指了指边上。


    那边摆着两个丹炉。


    一个是宁言在海上见过那只,另一只稍显简朴。


    “海上带回来的我在用,之前旧的你可以自己用,药材自己在店里找、自己配,我不会指点你,你给我的钱估计能练个十几次,自己把握。”


    “嗯。”


    宁言点头。


    他到边上开始选药。


    半个小时后,宁言在丹炉中小心地刮下了一层药粒。


    算是成功了一半。


    虽然成了药,但只有于招笔记中“成药”一半的量。


    融合时,火候太大,导致部分药材灰化了。


    不过。


    就跟孙守平、于招的笔记所写。


    炼丹、炼药,本质上跟做菜似乎也没多大区别,就是更精细一点。


    水少加水,但又不能多加,否则就成了药糊。


    真是个技术活。


    宁言感叹。


    “不再试一次?”


    “有些晚了,还有事,下次再来。”


    “好。”


    蔺云笑眯眯地躺在竹椅上,表情很是愉悦。


    药散缺少最后一步凝丹手法,在那之前都是一样的,火候、融合等等都非常讲究,损耗药材是难免的。


    好在宁言如今也有些钱。


    要不然,光这半炉药灰,就得让他心痛好一会儿。


    这还是有两本笔记。


    要是没有笔记,他要走的弯路可能更多。


    这就是知识的价值。


    宁言离开四风药庐,去了一趟老陈家。


    然后。


    他看到一片空荡荡的院落,往日堆积的垃圾全消失无踪了。


    快步走过去。


    只见小家伙在里边收拾着东西,而老陈则躺在床上,起色比昨日好了许多。


    “言兄弟。”


    看见宁言,他马上坐起来。


    “躺着吧,怎么想起来收拾屋子了?”


    “新生新气象,况且以后也不住这边了,正好收拾一下卖点回家的路费。”


    老陈嘿嘿一笑,叼着他那烟杆,只是斗上没有烟。


    他笑着却又有些歉疚、为难:“言兄弟,让蔺老爷出手应该花费了不少钱吧?我……我拿不出那么多,只有这个。”


    他递出一张折叠起来的破布。


    宁言摇了摇头:“花销他付过了,不用再给。”


    “收着吧,这是早些年野外生活、庇护所的地图,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像我这样不入流的家伙也就这点东西了。”


    老陈苦笑一阵。


    宁言怔了怔,收下来打开看了眼。


    这确实是周围的地图。


    这不止大门镇周边,北宁海到南宁海这一带接近大门镇的海域也有,哪里有水、山洞,那条航线顺流不费劲等等都有。


    老陈絮絮叨叨地说起了往事。


    原来,他并非外来武者,而是大门镇本地渔民,是渔帮的一员。


    地图是那时候画的。


    后来,渔帮成了四海帮。


    他打渔都打不起了。


    明天,他将离开大门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