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46章

作品:《娇怜

    李羡鱼觉得面上烧得发烫,仿佛再多听一句,她便要滚沸起来。

    于是她慌忙伸手,紧紧掩住了自己的耳朵,蝶翼般的长睫随之轻颤了两颤。

    她从未遇见过这样的事。

    底下的两个人奇怪极了,拿的东西奇怪,做的事奇怪,发出的声音也奇怪。

    而不仅仅是如此。

    仿佛连她面前的临渊都变得与素日里不同。

    他的眸色格外的浓沉,不见寸光,像是翻涌着浓黑的夜色,从不离身的长剑被他放落在横梁上,握在她腰上的大手格外有力,掌心上的热度透过她薄薄的衣料传来,炽热滚烫。

    李羡鱼面上更烫。

    临渊这样直白地看着她,令她不知为何,蓦地想起方才那年轻宦官咬小宫娥耳朵的场景。

    她想,难道,临渊也想咬她吗?

    可方才那名小宫娥被咬了耳朵,面上都红透了,看起来便疼。

    她向来怕疼,不想被咬耳朵。

    李羡鱼便将捂着耳朵的右手放下,本能地想将离她太近的少年推开些。

    好空出些让她能够安心的距离。

    临渊蓦然抬眼。

    李羡鱼有一刹那的紧张。

    但临渊却并未咬她,只是抬手,替她将那不能入耳的声音挡住。

    李羡鱼轻愣了愣。

    她对上临渊的视线。

    少年的眸色浓沉,呼吸也格外急促。未持剑的手紧握住横梁的边界,筋骨漂亮的手背上骨节微白,青筋浮起。

    李羡鱼本能地觉得心慌。

    她觉得,若用动物拟人。

    那眼前的临渊便应当是一匹孤狼,正在克制着自己本能的,吃兔子的。

    而她便是那只兔子。

    李羡鱼有些害怕。

    她往后挪了挪身子,却又被临渊紧握住了腰肢。

    他抬眼望来,竭力忽视着掌心中传来的柔软触感,语声因压抑而略微沉哑:“公主再躲,便会掉下去。”

    李羡鱼不敢再动,只是怯怯望着他。

    她惴惴问道:“临渊,你会咬我吗?”

    临渊蓦地看她。

    少年呼吸似又急促了些,但他很快便错开视线,紧阖上眼,低声道:“不会。”

    李羡鱼这才悄悄放下心来。

    她坐在临渊修长的腿上,视线也比素日里略高些。

    此刻不必抬头,便能清晰地看见临渊面上的神情。

    少年剑眉紧锁,狭长的凤眼紧紧阖着,修长的眼尾上溢出寸许薄红。

    他淡色的薄唇抿成一线,握着横梁边界的长指用力得近乎要将那块木头掰下,但是握住她腰间门的右手却没添半分力道。

    隐忍又克制。

    夜风拂来,吹动长信宫灯上的烛火摇曳,火光急促地往上升腾。

    李羡鱼透过明亮的烛火望着他,觉得自己的心跳也像是在不知不觉间门变快了些。

    像是雨水打在青石上,又急又密。

    她不习惯这样的感受。

    忙又空出来的手捂住自己的心口,低垂下眼,心虚地转过脸去。

    像是不敢再看他。

    时间门一分一秒地过去。

    两人便维持着这样一个令人面红的姿势在狭小的空间门中相处。

    李羡鱼不知道底下的宦官和小宫娥是否已经离开,只知道,临渊一直强忍着,没有咬她。

    李羡鱼有些心软。

    她想,要不就给他咬一口吧。

    就一口。

    李羡鱼这般想着,便慢慢探手过去,将自己纤细的手腕递到他眼前。

    她道:“临渊,我给你咬一口吧。”

    临渊的身形骤然一僵。

    他蓦地睁开眼来,语声很低:“公主在说什么?”

    李羡鱼掩着耳朵,并不能听到他在说什么,只是睁着双清澈的杏花眸望向他。

    稍顷,她轻声重复道:“临渊,我给你咬一口吧。”

    她说着,又心虚地补充:“我怕疼,你不能咬得太重。”

    她不知道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像是洁白的羔羊主动从围墙里走出,像是殷红的鱼儿主动投入落网。

    亦像是在灼灼燃烧的烈火上浇了一瓢热油,试图将最后一根名为理智的琴弦崩断。

    光影流转处,少年的眸底骤然晦暗了几分。

    他的视线落在李羡鱼微启的红唇上。

    少女的唇瓣柔软,色泽鲜艳,红如樱桃。

    但残余的理智告诉他。

    不能。

    于是他咬牙侧过脸,强迫自己看向远处的白墙。

    视线移转处,他看见了李羡鱼微红的侧脸。

    她今夜未戴首饰,小巧的耳珠赤露在夜色里,殷红玲珑,像是一枚小小的莓果。

    同样的鲜艳饱满,色泽诱人。

    名为理智的弦紧绷到极限。

    少年骤然收拢了指尖,放任自己俯身过去。

    他在李羡鱼身畔俯首,咬上那枚鲜艳欲滴的莓果。

    正等着他在自己手腕上轻轻咬上一口的少女骤然僵住。

    没有想象中那般疼痛。

    可临渊唇齿间门的热气落在她的耳珠上,却是这样的烫,令人忍不住地颤栗。

    这陌生的感受令她面上的绯意从双颊一直蔓延到耳背,像是要将她整个人都烫熟。

    “临渊,你,你怎么咬我的耳朵呀?”

    李羡鱼涨红了脸,又羞又急,偏又不敢高声,不敢乱动。

    生怕被底下的人听见,抑或是从狭窄的横梁上栽了下去。

    临渊从她的耳畔抬首,羽睫低垂:“公主说过——”

    李羡鱼读出他的口型来,面色通红地反驳:“我只同意让你咬一口我的手腕。”

    临渊视线微顿。

    稍顷明白过来自己会错了意。

    横梁上沉寂了稍顷,他竭力平复着紊乱的呼吸,垂下眼帘,语声低哑:“抱歉。”

    他将指尖垂落:“方才那两人已经走了。臣可以让公主咬回来。”

    李羡鱼听到前半句的时候,本能地想低头往横梁下看。

    但是听见后半句,动作却顿住,像是又想起了之前废殿里的事。原本便绯红的面上愈发红了一层,像是随时要烧起来。

    她道:“我才不要。”

    李羡鱼伸手攥着自己的袖缘,双颊通红,又局促,又委屈。

    她好心让临渊咬一下她的手腕。

    他却咬了她的耳朵。

    那样的烫,那样的奇怪,令她觉得自己都像是块被放在大火上蒸的米糕,险些便要被这热度煮化掉。

    临渊侧首看她。

    见李羡鱼仍是在生气的模样,便垂眼,单手将武袍的袖口的系扣解开。

    他将武袍向上撩起,将自己的手腕递到李羡鱼眼前:“公主可以咬回来。”

    李羡鱼侧过脸去,轻声嘟囔:“你一定是觉得我不会咬,才拿给我的。”

    临渊道:“不是。”

    他抬手,将搁在一旁的长剑递给她:“公主若是不想咬,便拿剑泄愤。”

    他应声将长剑出鞘。

    泠泠寒光照亮寂夜。

    李羡鱼惊讶地回过脸,半晌明白过来:“你是让我拿剑划你?”

    她不接那长剑,只是连连摇头:“那多疼呀。”

    她道:“我不划你,你快将剑收回去。”

    临渊并未收剑,只是用那双浓黑的眸子望向她:“公主消气了?”

    李羡鱼脸色微红,不正面作答,只是低头去看梁下。

    她道:“临渊,你先放我下去。”

    临渊指尖一顿,先是归剑入鞘,语声仍有些低哑:“公主稍候。”

    他说罢,主动离李羡鱼远了些。

    李羡鱼不解,抬眼望过去。

    临渊的动作却一僵,立时侧身,将自己隐到灯火照不见的黑暗处。

    从李羡鱼的视角,便只能望见他的侧脸。

    临渊的羽睫低垂着,左手持剑挡在身畔,耳侧有一线的薄红。

    李羡鱼羽睫轻眨,愈发不解。

    她轻声问:“临渊,你躲我这么远做什么?”

    她说着,又想起方才的事来,耳缘也微微泛红:“我又不会咬人。”

    临渊持剑的手蓦地收紧。

    再启唇的时候,语声格外的低,带着些微微的哑:“……公主若是再说下去,今夜我们恐怕都回不了披香殿了。”

    李羡鱼被这样严重的后果给震住。

    虽然她始终也未想明白这里头有什么关联,但还是轻轻收了声,只坐在梁上等他过来。

    李羡鱼等了许久。

    等到连长信宫灯里放着的红烛都烧灭了一半。

    临渊这才终于回到她身畔,将她打横抱起,带回梁下。

    此刻夜幕深垂,藏书阁内十分寂静。

    那名年轻的宦官与绿裙子的小宫娥不知何时已经离开。

    还带走了那个模样奇怪的丑东西。

    但经过这样一连串的变故,李羡鱼也没有了看书的心思。

    她带着临渊一同往外,蹑足迈过门槛,走过朱红的槅扇。

    而那名守藏书阁的老宦官仍旧倚在廊柱上打鼾。

    像是丝毫未觉这一夜里,已有这样多的人从他身畔经过。

    李羡鱼与临渊走过他身畔,渐渐行入廊下的夜色里。

    夜风清凉,她牵着少年的袖缘顺着一道漫长的小径,徐徐往披香殿的方向走。

    如今已是秋浓时节,道旁的梧桐已开始连绵地落叶。

    金黄色的落叶在夜色中铺扬,似落了一场金黄色的碎雪。

    几片小扇子似的梧桐叶落在李羡鱼乌黑的发上,被临渊抬手拂去。

    秋夜寂静,叶落无声。

    走在她身旁的少年语声分外得淡,像是问起一桩并不重要的事。

    他问:“公主还记得在东宫宴席上,与臣说过的话吗?”

    李羡鱼伸手接住一片形状好看的梧桐叶,略想了想,有些不大确定地问:“临渊,你指的是哪一句?”

    临渊皱眉,简短地提醒她:“鲜衣怒马的小将军。”

    李羡鱼渐渐想起来。

    她好像是与临渊说过这样的话。

    她将自己代入姜家妹妹这个角色里,与临渊说,若是自己是姜家妹妹,应当会喜欢鲜衣怒马的小将军。

    她点了点头,像是熟记于心那般,将之前说过的话又重复一次。

    “他生得好看,剑眉星目。有一匹毛皮黑得发亮的骏马,会使一手漂亮的银枪,在战场上百步穿杨,战无不胜。我们的两家是世交,说好了等我及笄那日,便三媒六聘,八抬大轿地来娶我。”

    即便不是第一次听见,临渊仍旧是本能地拧眉,眸色微寒。

    李羡鱼停下语声,抬起羽睫看向他。

    临渊却侧过脸去,避开她的视线。

    他将手里的佩剑换了个方向,剑眉微皱,薄唇紧抿,似不悦,又似只是单纯地说给她听。

    他淡声:“臣也会使长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