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出海

作品:《牧海人

    八十年代末,榆石岛。


    昏暗的煤油灯散发着黄色的光芒,映照着一张清秀的脸庞,一双灵巧的双手上下翻滚,娴熟地修补着眼前的渔网。


    “娟儿,歇一会儿吧,当心身子!”声音从里屋传出来。


    “娘,不累!这网快补好了!”秀娟抬起头打量了一下自己的成果,满意地笑着。


    长贵娘掀开门帘,捧着一只写着麦乳精的铁盒来到又开始埋头补网的秀娟跟前,轻轻的放在一旁的小桌子上,小心翼翼地挖了一勺,放入了一旁的陶碗中。


    一股浓郁的奶香很快就在房间内荡漾起来。


    “快喝了吧!”长贵娘端起陶碗递给秀娟,“补一补!”


    “娘,你咋又偷偷给我泡麦乳精,这是给我跟长贵给爹买的,他的病还没好,营养得跟上!”秀娟赶忙停下了手中的活计。


    长贵娘满心欢喜地瞄着秀娟的肚子,则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他能吃,你更应该吃,你现在可是一个顶两个啊!”


    娘俩正说着,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谁呀?”长贵娘扭头问道。


    “三婶,是我,桂峰家的!”


    长贵娘赶忙拉开门闩,外面站着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妇女。


    “三婶,桂峰从岸上回来了,给三叔带了些药,刚到家让我赶紧送过来!”


    “快屋里坐,这怎么说好呢,他爹就等着这药呢,等长贵回来,一定请桂峰喝几杯!”长贵娘有些感激地接过了小包袱。


    “瞧三婶你这话说的,都是本里本家的,别说是顺手,就是特意跑一趟也没啥!”


    “嫂子,您坐!”秀娟赶紧起来给对方让了个坐。


    “秀娟这快要生了吧!”桂峰家的打量着秀娟的肚子。


    “快了!还有不到两个月!”长贵娘讲道。


    “那就好,咱老杨家又要添子添孙了!”


    三个人正说话的功夫,突然空中传来了一阵悠扬的喊号声。


    “哦吼吼”


    几个人不由得一愣,一起望向了声音响起的地方,侧耳仔细倾听。


    “娘,是不是满仓叔喊号了?”一种不祥的预感立即弥漫在婆媳心头。


    “恐怕龙头礁的雾角要响了!”长贵娘的话音未落,一阵低沉的号角声随即传遍了整个榆石岛。


    “雾角响了,海上起大雾了,各家赶紧点渔灯啊!”


    听到这个声音之后,榆石岛上的人们顿时开始忙碌起来,几乎家家户户都点起了渔灯悬挂在屋前的旗杆上。


    “三婶,我就不进去看三叔了,得回去赶紧点渔灯!”桂峰家里的急匆匆的出门了。


    “长贵他娘,赶紧把灯挂上去!”里屋传出了一阵急促的咳嗽声,长贵爹大声地喊着。


    “知道了!”长贵娘忙不迭地从前屋拿出了汽灯,着急忙慌的打了一阵气,小心翼翼的点燃,明亮甚至有些刺眼的灯光立即照亮了这个干净整洁的渔家小院。


    “娟儿,帮娘把灯挂上去!”


    秀娟赶忙上前,将宝贝般的汽灯挂在了门前的灯杆上,映照着漆黑的夜空。


    雾气笼罩的榆石岛上渔灯闪烁,为周围出海的渔船指明方向,让他们能够安全归来,灯下的秀娟不断祈祷着,希望丈夫能够顺利归来。


    榆石岛北方的海面上此时风平浪静,一艘小帆船正在快速划动着,长贵与同伴奋力摇着橹,船头船尾的两盏渔灯交相辉映,照亮着渔民欢喜的笑容。


    “长贵哥,这次看样子能有大收获啊!”一个年轻的渔民望着已经将近满仓的鱼获高兴地讲道。


    杨长贵稍微解开了身上的棉衣扣子,擦了把脸上的汗珠,“是啊,咱们还有一半儿的网还没收上来呢,这次肯定能多收几百斤!”


    船舱内外都响起了欢乐的笑声。


    突然,杨长贵快速摇橹的手臂慢了下来,指着远处的海面喊道:“不好,你们看,起雾了!”


    船上的众人立即朝着长贵所指的方向望过去,只见一片雾气从远处铺天盖地而来,急速席卷了整个海面,转眼间渔船周围已经被浓雾笼罩,伸手不见五指,就连海面上漂浮的渔网都看不清楚了。


    虽然海上没有风,在海流的带动下,小帆船还是缓缓地移动着。


    这么大的雾气当中,不说能不能找到回家的路,一旦遇到礁石就是船毁人亡的结果。


    “长贵哥,现在怎么办?”大家有些慌了。


    “抛锚!”杨长贵经验丰富,他知道这么大的雾气绝对不能乱走,迷失了方向那就糟了。


    大家赶紧七手八脚地将船上的铁锚扔了下去,渔船总算停止了活动,就这么漂浮在海面上。


    “等雾散了咱们就往回走!”


    杨长贵心里虽然有些忐忑,依旧镇定地安慰着大家。


    “小老四,船上的饼子先放着,等雾散了再吃!”


    杨长贵见有人已经开始翻找自己带来的口粮了,赶忙制止道。


    这种平滚雾说散也快,却也有一天不散的时候,到那个时候大家伙儿饥肠辘辘的,能不能把船摇回去都是个问题。


    “长贵哥,有点儿饿啊!”小老四望着杨长贵有些委屈地讲道,几个人已经忙活了大半夜了,铁打的人也累了。


    “先煮点儿鱼获垫吧垫吧!”鱼船上有自带的小柴锅,勉强也能够填一下肚子。


    燃烧的柴火稍微驱散了大家心头的紧张,有人还说起了笑话,杨长贵则是不停观察着周围的天气变化,这一船的性命都在他的掌握中。


    随着煮熟的海货香气升起,大家也都从最初的紧张恢复了平静,一顿狼吞虎咽之后,所有人或坐着或躺着休息,都在静静地等着雾气的散去。


    几个小时过后,杨长贵突然感觉到了一丝微风吹拂过脸颊,他心里不由得欣喜。


    “大家都起来了,起风了!”杨长贵喊道。


    风来了,这雾气就要散了,众人赶快忙活起来了。


    果然,眼前的浓雾很快就飞速消失了,夜空中的星斗也出现了,大家都松了口气。


    “长贵哥,咱们现在起锚拉网吗?”


    杨长贵则是紧皱着眉头仰望着星空,随后又望着船舱内的渔获,“这天色有些不对劲啊,恐怕要起大风!不拉网了,回家!”


    杨长贵话音刚落,就听到一阵噗噗啦啦的声音响起,船篷上的红旗竟然快速抖动起来,这风竟然好像能够听懂话一样,肆无忌惮地吼叫着。


    海面上也出现了一层层的涌浪,乌压压地朝着渔船冲来,眼看就要扑向渔船。


    小渔船已经感觉到了巨浪的威力,开始发出颤抖的声音。


    “起锚,放桅杆,扔辟水,都不要慌!”杨长贵几乎吼着喊出了一系列的操作。


    说是不要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巨浪,纵然是经验丰富的他也从心底感到了恐惧,这是一个渔民天生对大海的敬畏。


    “锚拉不上来了!”一个渔民喊道。


    “砍断绳子,不要了!”杨长贵话音未落,一个巨浪扑向了小渔船,船上的渔灯瞬间熄灭。


    随着渔民手起刀落,没有了铁锚的束缚,小渔船在风浪中更加颠簸。


    “摇橹!保持方向!”杨长贵大声地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