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急报

作品:《大魏镇北王!

    待二人出去。


    汤国才整肃了心情,重新开口:“世子爷是担心守备军抢功?本将军绝没有这个念头。”


    陈平摇头。


    他说汤国不应该来,还真不是这个意思。


    “既然大将军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也就直言了!”


    四目相对,陈平问:“若是再有今日之事,大将军当如何抉择?”


    汤国愤怒的表情还没完全摆出来,就被这句话给问住了。


    他下意识的想要逃避,想要说不节能,毕竟陈平都要走了,大魏皇帝还能干什么。


    但被那样一双眼睛盯着,他就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就算不是陈平,还可能是其他人。


    这件事的关键点,是魏无央。


    张嘴张合了两下,汤国才无力的辩解:“他毕竟是陛下!”


    陈平“呵”了一声,脸色冷了下来:“所以我才说,大将军不应该来。


    好在守备军还没进城,此番大将军对方程和尤达的回护之情,本世子谢过了,趁着天色不晚,大将军还是赶紧回去吧!”


    从汤国松口的一刻,这两个人就是他的了,当然应该道谢。


    陈平已经端起了茶盏,这是准备送客的意思,汤国紧紧攥着拳头,到底是武将。


    脾气好不到哪里去,能忍耐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


    “世子爷是把这宁远城,当成御北城了?”


    叮的一声。


    茶盏落在桌子上。


    “大将军觉得,今时今日,我能允许镇北军在前方浴血奋战的时候,后方再出现这种事?”


    汤国没吭声,陈平也没打算让他回答。


    “不是我非要宁远城,而是,宁远城已经不再需要守备军,更不需要大开城门的汤大将军。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留下来,但本世子保证,这宁远城,你待不住!”


    汤国走了,和陈平话不投机,愤愤离开的。


    但刘大壮偷偷跟过去看了,守备军并没有离开,而是在距离宁远城二十里外的地方,安营扎寨了。


    “世子爷,要不要带人把他们赶走?”木延比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被陈平一脚给踹了出去。


    “等着吧,咱们这位大将军,且等别扭一阵的!”


    而此时的皇宫。


    还不知道这些事,一众朝臣都震惊在,汤大将军递回来的第一封折子里。


    这是一封前线来的急报。


    整个大殿一片死寂。


    楚兵突然出现在大魏境内,二万精锐强攻宁远城,城防军措手不及,守备军无力支援。


    魏无央面色沉重的问道:“楚国无信,诸位爱卿有何良策?”


    “陛下,这大楚距我千里之遥,是如何长驱直入,而没有任何回报的?”


    吴端国有点恼怒:“这汤国着实可恨,宁远城守备军三万,平素配备齐全,怎么会无力救援?


    那韩禄更是该死,城防军就算略有不敌,但守个几日,等待援军都做不到?”


    另一个武将也是气的不轻:“陛下,末将请命,前去剿杀楚兵。”


    “陛下,韩禄无用,汤国怯战,该杀!”


    魏无央脸色已是一片黑沉。


    “陛下,老臣以为,此战不难,难得是楚兵亡我之心不死,定然会大举进攻!”


    这时,赵长春站了出来,这些日子,因为镇北王世子失踪,陆续有不好的消息传来。


    赵长春一连上了几道折子,言镇北军于大魏之重要,不可群龙无首。


    请求裁撤镇北王府,另派能臣带领镇北军,比如,陈图生就不错。


    他是老镇北王的义子,从镇北军里长大的,一众的将士莫不敬服,就算是跟陈平比起来,也是更得了先镇北王的真传。


    第一封折子,被皇帝给痛骂了一顿,但赵长春不死心,仍旧连续的上折子。


    言说此乃谋国之言,绝无私心,就算是将来见了老镇北王,也是无愧于心。


    这一次,魏无央没再骂他,还提及他的病好的差不多了,可以回来上朝了。


    就是那么刚好,今日是赵长春回归的第一天早朝。


    这份紧急军报是个好机会啊。


    他对上了魏无央的眼神,瞬间就懂了。


    “陛下,如今大魏能够硬扛楚军的,只有镇北军,这原本是没有问题的。


    但镇北王世子失踪,生死未卜,恐影响军心,臣以为,还是当任命陈图生为大将军,统领镇北军,以抵抗楚兵啊。”


    闻言。


    一众朝臣都是一怔。


    谁不知道陈图生是代掌镇北军,只要陈平回去御北城,继承镇北王爵位,他就得把军权还回来。


    老镇北王死了这么久了,你不提影响军心,现在镇北王世子刚一出事,军心就乱了?


    就只有把陈图生这个代掌,给去掉才能打败楚兵?


    人人都知道,这根本就不是镇北军的意思,而是朝廷的意思。


    一众武将的脸都气的涨红了。


    而文臣这边,都露出所有所思的神情。


    已经有好几个人站出来。


    喊着:“臣附议!”


    “大魏子民对镇北军多有信服,只要旗帜打出来,必能安百姓之心!”


    “正是如此,宁远城之祸,小患也,御北城之难,才是我大魏心头之危,陛下,还是应尽早决断!”


    “赵大人所言极是,陈图生将军名为代掌,但这些年战功赫赫,大有当年老王爷之威,镇北军上下,早已心服!”


    这场面,显然是私下沟通过的,并且达成了一致。


    若是提及别人,反对声也许还要有一些。


    但陈图生此人,确实相当的厉害。


    赵长春接着道:“而且陈图生与楚兵交手多次,虽偶有败绩,但总体还是胜数居多。


    臣以为,满朝文武,再也没有比之更为适合之人!”


    “陛下,末将反对。”吴端国把赵长春挡在一边,若是换个地方,他的拳头肯定早就上去了。


    “镇北军一直以来都是由镇北王府掌管,镇北王乃是祖皇帝所赐,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镇北王世子失踪,镇北军本就心中不宁,如今楚兵又有异动,若是再临时换了执掌之人,岂不军心不稳?”


    “吴将军慎言!”


    赵长春冷哼道:“镇北王府世代忠心,大将军是在质疑,镇北军有不臣之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