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 61 章 公费旅游(二合一)……

作品:《古代难民穿到现代后

    “是啊,我们农场种的西瓜可好吃,大家可以先尝尝。”卓嘉嘉说着给过来围观的大人们也一人分了一片。


    她刚才特地把西瓜切成三角小片除了方便小孩子拿着吃之外,就是为了能给更多人试吃。


    街坊邻居们咬一口吃下,接着频频点头:“这瓜好。”


    “这瓜确实好,还是无籽西瓜,这一车都是无籽的?”


    “对,全都是无籽西瓜。”云知看卓嘉嘉的西瓜分得差不多了,还有些人没分到,而且不少人还在往这边走,她又从车斗里随便那一个让卓嘉嘉开。


    有人听到是无籽西瓜下意识觉得很贵:“这瓜不便宜吧?怎么卖?”


    “一块钱一斤,大部分西瓜十斤出头,要是自家吃不了太多,可以跟人一起拼一个。”西瓜产量大,云知在网上卖也差不多是这个价格。


    区别只是网上卖西瓜没法临时称重,不管超过十斤还是少个十几二十几克都按照十斤的价格来卖,不过一般卖家拿到手的西瓜都超过十斤。


    现在正是西瓜上市的季节,阳城的西瓜最便宜的五毛钱一斤,等再过一段时间就是十块钱两个、三个、四个这么卖了。


    然而这些降价销售跟无籽西瓜无关,阳城有本地西瓜但本地不产无籽西瓜,只能从外地运过来,成本还需要加上运费,无籽西瓜的价格一向不便宜,云知只卖一块钱简直就是白菜价。


    这个价格便宜到大家听了都不敢相信:“一块钱一斤?真卖一块钱一斤啊?这还能赚钱吗?”


    云知一派自然地说道:“自家种的西瓜,又不用从外地运来,赚是肯定能赚,只是少赚点咱们本地人的钱罢了。”


    周围街坊们听了心里很受用,这个价格要是瓜的质量都跟卓嘉嘉开的那两个一样,确实是让利给他们实惠了。


    “大家不用担心买到不好的西瓜,等会儿谁家要是今晚就吃,我可以在谁的瓜上开个小三角,是好瓜再带走,不是今晚吃就别开了,要不开了西瓜不好放过夜,西瓜开了之后就算放冰箱里,过一夜后细菌也不少。”


    云知作为卖家这个是要提醒一下的,但是别人听不听她也管不着,说过就算了。


    有云知的保证想买西瓜的人全都迫不及待地上手挑选起来。


    一个个也不管是不是能听得懂西瓜的动静,纷纷伸手抱起西瓜轻轻拍几下,侧着耳朵听。


    车子四周全都是砰砰砰的拍瓜声,突然传来咔嚓一声,云知闻声望去,一个大哥手上捧着被拍成两半的西瓜一脸懵逼:“我、我就轻轻拍了一下,真的!”


    这大哥卓嘉嘉也认识,当即大笑:“崔二哥你那手劲儿多大!你的轻轻拍跟别人的可不一样。”


    “我真没用力,是这瓜好,我买了,老板你称一下”被卓嘉嘉称为崔二哥的男人不好意思的时候习惯性想挠头,可两手都抓着瓜,没办法动,只好说道,“这瓜拍着声音清脆,肯定是熟透了的好瓜,你们拍的时候可得小心点,可别跟我似的。”


    他话音刚落,又听到咔嚓一声,众人齐齐望过去,这回把瓜拍裂的是一个瘦瘦小小的嫂子,可不能怪拍瓜的人力气大了。


    她也很懵:“我就多拍了几下……这瓜我也要了,老板给称一下,我要两个,你再随便帮我找一个吧。”


    第二个她是打算留着明天吃的,可不能拍坏了。


    云知十分庆幸来的路上有点颠簸自己的瓜竟然没一个裂掉,真是幸运。


    她干脆把称放在车上,自己也爬上车:“你指一个我帮你称。”


    那嫂子左右看看,直了一个顺眼的:“就这个吧。”


    云知动作又轻又快地把西瓜抱起来放到称上:“十一斤三两,另一个是九斤八两,算你二十一斤,现金还是网络支付,网络支付扫那边小灯下的二维码就行,还有谁不敢碰瓜的,自己想要哪个只给我看,我直接帮你们称,要是买回去的发现瓜没熟,可以带着没熟的瓜去农场找我换,不过不是我家的瓜我可不认啊。”


    有人跟她开玩笑道:“万一有人拿别人家的坏瓜去,你还能认出来?”


    云知忙着给人拿瓜称瓜,也没耽误聊天:“当然能,我家的每一个瓜我都认识。”


    大家都以为她这话是在开玩笑,但她知道,这话可不是开玩笑的,真有人敢这样做,她确实能认出来。


    不过玩笑归玩笑,大家都住在镇上,没人会这么没脸没皮,更何况镇上的人都知道云知跟王支书关系很好。


    刚开始他们不知道药厂的配方是云知给的,现在也全都知道了,也知道云知是药厂的股东,没人敢真得罪她。


    药厂还在建设中,原本预计今年可以开工,可厂房建好了,生产线还没全部到位,估计得到今年年底才能开工。


    要是药厂的领导觉得年底开工不太好,可能还会拖到明年年后,在正月里挑个开张的吉日。


    到时候村民种的药材也能收了,目前在外面收到的野生药材不算多,大部分是人工种植的药材,只能做最便宜的那一种药丸。


    想要有镇厂之宝,还得等云知农场的药成熟。


    也得多亏云知有些不用寻常的手段,不然有些药材得种个两三年才能用,药厂前期的负担会更重。


    现在大部分村民种的也是一年就能看到收益的药材,这样的药材多了,收购价格很便宜,只能靠量大增加收益。


    也有一些比较有远见的人,就如跟云知订药材苗的范叔,分出一部分地去种那些两三年成材的药材,只要能顺利养到成材的时候,挣的钱不比别人种三年便宜药材少。


    有第一个付钱的客人——那位小嫂子,买了两个瓜在前,后面很多人也都买了两个,一个今晚吃,他们就自己挑,一个留着改天吃,就选一个看着顺眼的让云知帮忙拿。


    云知原本说的愿意帮他们在瓜上开的小三角也不用开了,这些人一个个挑好今晚吃的瓜后,就使劲拍几下,怕瓜拍成两半,但也不是每个瓜都能这样,自己选的瓜拍不裂只能上拳头,锤几圈就裂开了,跟玩似的。


    拍裂后再带回家,家里人少的就一人半个,家里人多的再继续切成片。


    一时间卓嘉嘉家附近大部分人家都吃上了无籽西瓜,有人骑着小电驴路过都能闻到一股西瓜的清香。


    云知带来的西瓜很快就卖完了。


    不少没买到的人都催她再回家拿一些。


    她补了一车,看看时间已经快晚上八点,就不愿意再回去补了:“明天早上我也会去街上卖瓜,想吃的可以早点起去买。”


    “中午不卖啊?”


    “中午不卖,”云知擦了擦汗说,“外面太热了,我就早上摆摊一两个小时,太阳出来后太晒就回去,晚上再出来摆,不用怕买不着。”


    又有人问:“我们能自己去你的农场买吗?”


    云知说道:“那最好不要去,要不都去我的农场我招呼不过来,也耽误干活,家里还有其他活要干呢,去我农场买的话,可就没这个实惠价了。”


    众人都表示理解,他们自家的活也不少,种稻谷的这个时候快灌浆了,天气热又怕田里的水不够,得时不时去看看,田里水少了就得往里放水,水多了就开出去,少有刚刚好的时候。


    在她微店买东西的人去取货的时候是尽量避着人过去,他们担心普通人知道后跟他们抢,然而即使他们尽量避免被发现也依旧无法完全避免。


    久而久之,现在镇上也有人知道云知开的这家微店了。


    他们看过云知微店里的东西后,就完全没有了要买的想法,价格实在太贵,也就西瓜跟酸笋便宜,对云知说去她农场买东西价格不实惠的说法很相信,毕竟事实已经摆在那儿了。


    云知这天晚上回去后就把微店的西瓜下架了,反正在西瓜下市之前,她都会去摆地摊卖西瓜,微店的客人全都住在关宁镇,想吃的等她去摆摊的时候去买就行。


    建材的价格又降了一些,云知也拿到了设计师给她设计的房子设计图。


    张明月那边帮忙介绍了一个施工队,云知抽出一天时间去找施工队的头儿聊了聊,双方谈好价格,签订合同,云知给了百分之十的款作为订金,又随便翻了翻日子选出一个黄道吉日,开工建半山腰的房子。


    扶黎有空就会清理一下半山腰宅基地上的石头,有一些大石头被他挖出来放在宅基地周围,看看云知以后有没有用。


    要是没有用的话,以后可以把这些石头抽成碎石,用来建围墙。


    云知定下日子后,找来张犁:“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休息这么久,该动起来了。”


    张犁寻思最近也没有要耕的地,就问她:“老板,你要开荒?”


    “不是,我需要你发挥一下你害虫的属性,把我半山腰那块宅基地上那些乱七八糟的杂草灌木之类的全部清掉。”


    张犁:“……”可以不强调害虫嘛?他想抗议,但他不敢。


    只能任劳任怨干活去,毕竟这段时间农场里最闲的就是他了,竹乐天跟密春盛都养蜂,密春盛的蜜蜂都产出蜜来,给云知提供不少了。


    竹乐天那边由于是养蜂新人,暂时还没有成果,不过等到过有蜂后指导,有产出也只是时间问题。


    就他成天没活干,养蜂又用不着他,他都怕自己太废被赶出农场。


    这会儿虽然嘴上小声碎碎念,行动上却不含糊。


    变成原型钻入土里,逮着一个植物的根系就挖挖挖,把它们的根系挖得跟泥土分离。


    一夜过后,大部分被挖的植物都开始变黄枯萎。


    三天后,云知半山腰的宅基地上杂草不生。


    “不错不错。”云知看过之后十分满意地给张犁发了奖金。


    有他干这个活,给她省了不少事,要不她要么请人来把草根树根灌木根挖出来,要么自己干。


    现在只要随便用疏齿耙一划拉,就能把枯萎的植物聚集起来,再用绳子困成一堆一堆的样子,弄得整齐些,以后这些枯草枯枝都能当引火的东西。


    收拾这些也不用云知亲自来,张犁变成人形后一个人收拾半天就能忙完。


    偶尔遇到漏网之鱼,还能继续变原型挖挖挖,把它们斩草除根。


    开工那天,云知找出新年时没放完的5000响打鞭炮和烟花,噼里啪啦一通放,地上铺了一层红通通的鞭炮纸,开工仪式就这么完成了。


    云知担心施工人员会不小心伤到扶黎,虽然很难,但也怕有人在他周围吐口水、抽烟、按灭烟屁股、撒尿什么的,特地买了不少铁皮围挡,给扶黎围了一圈。


    对外就说这是古树,需要保护的,不能乱来。


    看到这么高大的一棵树,绝大部分人都十分敬畏,再加上怕伤到古树牢底坐穿,也就很少人往他那边去。


    盛夏时开工,一直到入秋,房子已经建起一个大致的框架。


    云知的菜地里那棵开灵黄瓜也停止产出小黄瓜,她手头攒下一百多个。


    给家里每个人都分了一个后,其余的全部按照扶黎给的地址寄出去。


    没过多久,云知收到一笔二十万的转账,这是买小黄瓜的钱。


    云倏看到后羡慕得很:“会种植物的就是挣钱,不像我……”他卖消息也就挣十几万,然后大手大脚买娃娃就花乐十万,接着还有各种衣服头发配件,全给造光了。


    云知瞥他一眼:“你不是也能养动物,我不反对你在农场里养猪。”


    云倏这会儿用着他的一分娃身体,摊在沙发上嚎:“我不要养猪——”


    云知嫌他矫情:“你一个动物专精的还嫌弃养猪?人家养猪的都发财了,就你还嫌七嫌八,让你养鸡养鸭养鹅也不乐意,怪不得钱总是不够花。”


    “唉……”娃娃叹气,“那你给我盖个猪圈吧,养猪就养猪。”


    云知一听他松口马上得寸进尺:“要不,再盖个羊圈、牛圈?”


    “要不要再给你养养马?”


    云知:“这到不用,我也不是玉皇大帝,用不着弼马温。”


    云倏:“……”


    现在要建这些圈也简单,现成的施工队跟材料在这儿,云知也会多给一笔钱,建猪圈羊圈牛圈比建她的房子简单多了,这钱对施工队来说挣得很轻松。


    以后云知打算大部分时间在半山腰那边住,有需要再下山看看。


    山下的房子就当办公的地方了,牛圈猪圈羊圈也全部建在山下。


    等房子建好就让密春盛跟张犁在人前过了明路,办公在山下,住在山上,以后有活需要他们干的时候,也好在人前出现。


    现在私人养猪限制很大,一般都不给养了,但云知家已经注册成小型农场,这些都是可以养的。


    猪仔找起来比较简单,阳城本地就有好几个大规模的养猪场,羊跟牛却不好找。


    云知在网上搜了半天,又去实地查看,对本地的羊跟牛都不太满意。


    她对此十分苦恼:“这些本地的羊,即使我用好东西养,把它们身上的膻味儿减轻到最低,也只能跟北方普通的羊一样,要是换了北方的羊,用同样的好东西养,可能味道会更好。”


    “还有牛也是,不是什么牛的肉都好吃的,不过牛比羊好些,只要养得好,牛肉怎么着都差不到哪儿去。”


    云知说完看向云倏:“我记得你不是可喜欢出门旅游么?”


    云倏的警铃瞬间报警:“你在憋着什么坏?”


    “我们俩可是本源相似的兄妹,你怎么能这样恶意揣测我?”


    云倏立刻站起来走得离她远远的:“你少来,有事说事,谈感情多让人害怕啊!”


    云知让扶黎把他捆住拖回来:“我就是给你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公费旅游而已,别那么紧张嘛~”


    “赶紧说说你又憋着什么坏吧。”云倏被困成粽子,躺在地上明明是五官无法做出表情的娃娃脸,愣是让人看出了那么一丝生无可恋。


    “我这可不是憋着坏,就是想着我出钱,你去北方实地考察一下羊跟牛,买点好吃的品种回来好好养,以后岂不是想吃烤全羊就能吃?”


    云倏:“听着不坏。”


    云知:“我就说了,不是……”


    “但是!”云倏挣扎着了一下,扶黎收回树藤,他坐起来竖起一根食指,“那不是重点,重点是你打算让我去哪儿找牛羊?”


    “当然是草原上啊,那里的牛羊是全世界有名的好吃!”


    “再见!”云倏说完就跑,下一秒又被树藤拖回来,恨恨地唾骂,“扶黎你个狗腿子!”


    最终云倏还是答应了,没别的原因,主要是云知给的太多,路费伙食费全报销不说,还给两万块钱劳务费。


    他去一趟算上花在路上的时间,也就花个十天半个月而已,月薪两万吃喝玩乐的活上哪儿找去?


    云倏要去,他的临时坐骑张犁也必须要跟着去。


    虽然一个大男人抱着娃娃看起来有点点诡异跟变态,但这年头奇怪的人还少么?


    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送走他俩后,云知又迎来了一些来农场帮忙凑社会实践分的大学生,这一次来的人比较多,得有十来个。


    其中之前的七个也来了,另外六个是第一次来,这些学生全都是卓嘉嘉的学弟学妹。


    云知有一批药材正要能收了,卓嘉嘉来帮他们问的时候,云知干脆让他们全都来,跟以前不一样的是,这回包吃包住,但是要求不矫情、听指挥。


    之所以这么要求也是因为以前是分装、移栽药材苗,即使学生们不太熟练,也可以慢慢来,就算慢慢来也不小心把药材苗弄伤一些,云知也能在后面找补回来。


    这次采收可跟以前不一样了,采收的时候万一药材被损伤可没办法找补,所以必须比以前更小心。


    要求高了,待遇肯定也要提高一些。


    不过云知也没把收药材的事全让一群学生来做,也雇了好几个本地的大爷大娘来帮忙。


    跟学生们沟通好要来的日子,云知提前两天让卓嘉嘉去跟中心街旅馆的老板谈包房间的事:“我们一次包十几间房,让她优惠点,以后这种事可不少,最好固定下来。”


    卓嘉嘉想了想说:“要不我们也跟旅馆老板签个合作的合同?最好再跟学校那边签一个。”


    云知觉得跟旅馆老板签合同可以,跟学校那边就不必了:“要是跟学校签合同,那学生就不自由了,以后有可能会出现学生不想来,却被学校逼着来的情况,还是算了吧,要签的话还不如跟要来的学生签一个兼职合同,这样双方都有保障。”


    “也是。”卓嘉嘉听完云知的话就想到有些学校跟一些公司、工厂合作后,拿毕业证逼着学生去工厂当流水线工人的事,逼着学生去后,学生拿到的工资还不如学生自己寒暑假找的工厂兼职。


    卓嘉嘉又跟云知商量了一下可以接受的一个房间一天最高的价格,接着才开始在网上找合同,稍微修改一下,让云知看过没问题后,把合同拷贝到优盘上带去打印店打印出来。


    下午卓嘉嘉脸色有点不太好,她把合同交给云知看,云知大概看了一遍,发现没问题,谈的价格不是最低价但也比平时低了不少:“你这是怎么了?脸色怎么那么差?”


    卓嘉嘉运了运气说:“是合同的事,不,也不算合同的事。”


    她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事说出来不是什么大事,只是自己觉得很膈应:“严格来说应该是打印的事,我去的打印的时候明明打印店里没什么人,结果跟旅馆那边的老板谈好价格签了合同出来,走在街上就不断被人调侃,感觉整条街的人都知道我要跟旅馆老板签合同了,好像签个合同是什么稀奇得不得了的事一样。”


    她生气吧,这么点是好像也不太值当生气,哪怕稍稍说一句自己不喜欢这样,可能都要被人说只是开个玩笑而已,问一问又没恶意,她真开不起玩笑。


    自己忍着吧,心里又不得劲儿,觉得很憋屈,毕竟签合同明明就是件很正常的事,而且也是自己工作地方的,谁也不想没过一个小时就被传得到处都是,即使没造成什么损失,也很让人觉得被冒犯到。


    云知听了安慰道:“这回就算了,别生气,我等会儿就买一个打印机,其实早该买了,是我的疏忽。”


    前几次她跟范叔签合同、跟养鸡大户签合同就都被传得镇上人尽皆知,成了镇上人茶余饭后的新闻,虽说被人调侃几句可以不在意,但也不能总是这样。


    调侃的人觉得自己只是说一下,但被调侃的人面对的是很多人无数次的调侃,一道好吃的菜吃很多次都会腻,更何况这道‘菜’并不好吃,次数太多是真的令人厌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