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 26 章

作品:《古代难民穿到现代后

    云知坐车吐过那么多次都有点心理阴影了。

    可现代社会哪能离得开车子?除非她以后一辈子窝在深山老林里不出来。

    当然,窝在深山老林里对于云知来说是很不现实的。

    她还有那么多好奇的东西没看过、没吃过、没尝试过,还想等以后有机会到处去旅游呢。

    这天去关宁镇,云知上车后就往嘴里塞了一颗自制的晕车丸,随便嚼几下吞进肚子里。

    车子启动后,刚开始感觉还好,可车程太长,转车太麻烦。

    后来慢慢的,云知又跟上次一样唇色泛白,太阳穴涨涨的,后脑勺、前额都有点晕乎乎很不舒服。

    但是这次她没吐,就总感觉胃里的东西在翻腾,有一种要吐不吐的感觉,不上不下地卡在那儿。

    下车后,缓解身体上的难受也需要比之前更长的时间。

    云知觉得自己这晕车丸应该是起效了,就是不知道哪里出现问题。

    导致晕车丸起效了,却没完全起效。

    回到关宁镇,云知先去邓大娘家拿葡萄苗,同时把工钱结算给邓大娘。

    邓大娘还想帮云知把葡萄苗种下去,不过云知拒绝了。

    拿到葡萄苗后就自己回到青砖房子,用锄头理了理院子靠墙的地方。

    在理出来的地方挖几个坑,先往坑里浇水,把泥土浇透。

    关宁镇的自来水抽取自镇子山上的一眼地下泉。

    水质很好,可以直接用来浇灌植物,省去了云知晒水的麻烦。

    接着再往里种葡萄苗,按照以前照顾草莓的方式,输送自己的能量。

    邓大娘给她弄来的葡萄苗有六棵,云知在院子里种了五棵,剩下一颗打算带回城区种在阳台。

    她在某遇上发帖子,求购阳光玫瑰的苗,也有了眉目。

    等回到城区再去自提就行。

    其实云知自己也能把种子催成葡萄苗,但是这需要的能量就比较多,不如自己买来得划算。

    把一枚种子在短时间内,催生成葡萄苗所需要的能量,比云知给三株葡萄做培育需要花费的更多。

    种好葡萄苗,云知进房子里看了看,趁着还有时间,干脆去买了两小桶漆和一个刷子回来。

    利用剩下的时间调了跟木框接近的颜色,给窗框画木纹。

    先用其中一桶没没调过色的上一层底色,等这层底色干掉后,再用调色,慢慢绘出木纹。

    这点小活原本花不了多少时间,不过由于云知没给窗户玻璃贴上防脏的膜,只能为了避免弄脏玻璃就得格外仔细。

    画完所有窗框后,时间已经是下午了。

    好在一天完成,付出的金钱不多,收获却不算小,效果很不错。

    要是以后不喜欢这个图案还能换别的。

    傍晚,云知想着自己回去吃晕车丸,不会再把吃下去的东西吐出来浪费粮食。

    就打算在关宁镇中心街买份饭,吃完再回城区。

    来到中心街,小镇上夜生活不丰富,傍晚不到五点的这个时间点,街上摆摊的人已经在陆陆续收摊了。

    云知往饭馆走的时候,看到有人在收摊,那摊子上卖的是中草药。

    她多看了几眼,就被摊主发现了。

    摊主今天估计没卖出多少,见到有人感兴趣,收摊的手停下:“小姑娘要买药材吗?野生药材,很难得的,我上山好多次才找到这么些。”

    野生药材?

    不知道自己在中药铺里买的药材是不是野生的。

    云知想到这里,灵光一闪,感觉自己有可能找到了吃完晕车丸后感觉不对的原因。

    原本只是想看看的云知走到摊子旁边,挑选出摊子上自己需要的药材。

    小摊子的药材不如中药铺子全,凑不齐一整副药,她只能挑有的买。

    剩下没有的还是得去中药铺子买。

    云知回去后,重新熬煮药汁,制作晕车丸。

    这一次是野生药材与人工种植药材混杂制作。

    云知去自提阳光玫瑰苗的时候,特地乘坐公交车去。

    上车的时候,吃的就是第二次制作的晕车丸。

    在车上,晕车的感觉更轻了。

    找对了晕车丸改进的方向,这一趟车云知坐得比以前都轻松很多。

    晕车的人不少,她觉得如果能够买到足够多的全套野生药材。

    这世上晕车的人那么多,制作晕车丸售卖应该大有可为。

    当然前提是不打着卖药的名义。

    她自己吃的晕车丸没加糖,如果加了糖,看着就跟网上卖的养发芝麻丸差不多。

    可以当做类似自制糖果之类的东西卖,只是它多了一个防止晕车的功效。

    不过一直这样也不行,生出想卖晕车丸的念头后。

    云知为避免自己在不知情时违法,立刻去网上查询了一番。

    前期小范围地卖一点,小打小闹的不打紧,但如果想用扩大制作和销售规模,批量化生产的话,就必须按照法律办理正规手续。

    办理正规手续不是那么简单的,云知暂时还用不上,只能时时提醒自己注意分寸。

    她加了关宁镇那个摆摊卖野生药材的摊主的联系方式。

    在确认第一版晕车丸效果不好是药材问题后,就把自己需要的药材发给摊主,问他能不能凑够自己想要的野生药材。

    摊主把他有的、以及能跟同行收到的药材全部跟云知说了,还是凑不齐。

    有几样药材,摊主发消息告诉她说:【这几样药材我们镇上有,但是在另一座山的林子里。

    那林子一年到头不被雾笼罩的时间非常少,进去就容易迷路,所以没人敢进,你要不还是去其他地方找找看吧。】

    云知看到他发来的消息,觉得摊主那描述怎么跟自己名下的林子那么像。

    就问:【是不是镇子分岔路楼那栋青砖房子后面的山林?】

    摊主表示就是那里。

    云知觉得药材到这儿就解决了,比让自己去找别人买还简单。

    毕竟她在网上发帖子收,或者在购物网站买,不一定能买到真的。

    别到时候糟蹋了自己在关宁镇摊主这里买的真正野生药材。

    关宁镇这些药材不少,摊主是本地人,卖药材卖给的也大多数是本地人。

    所以摊主说是野生的,还真就都是野生的,不然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敢挂羊头卖狗肉?本地熟人可饶不了他。

    有第二版野生药材混人工种植药材制作的晕车丸在手,其实云知现在也勉强算能坐公交车自由了?

    回一趟关宁镇,除了需要花费的时间有点长之外,没别的问题。

    云知特地买了个背篓和小锄头小铲子什么的,兴冲冲上山采药去。

    之前来的时候心思不在这里,根本没注意这山上能采的药材不少。

    而且不仅有药材,还有一些果树、浆果什么的,正好是秋天。

    林子里还有板栗、柿子、野葡萄等等。

    可惜她的背篓太小,装满药材后连林子三分之一的面积都没找完,根本没办法再摘果子了。

    下了山,云知又遇到王支书。

    跟王支书打了个招呼,发现王支书的眼睛一直往她背篓里看。

    云知以为他想要点药材,就主动说要分他点。

    然而王支书摇摇头,看向她林子的方向:“上次跟你上去,看到林子里好东西不少。”

    “是啊,我看有个地方长着二十几棵板栗树,板栗落了一地,还有柿子,有些柿子都在树上熟透了,没人去摘真可惜。”

    王支书很赞成云知最后一句:“确实太可惜了。”然后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云知。

    这一次云知竟然理解了王支书的意思:他这不会是……想让我雇镇上的人去收?

    想通这一点后,王支书以前那些别有深意让她不太理解的话,她现在瞬间就明白了。

    王支书是指着她回镇上创业,给镇上增加就业岗位吧?

    好家伙他对我的期望有点高啊!

    云知委婉道:“我目前有点穷……其实也不是有点,是真的穷,房子都没办法一次修整好。”

    王支书明白云知开窍了,这会儿说话也不拐弯抹角云里雾里了:“这有什么,林子里的东西相当于无本买卖,能卖出去就是赚啊!”

    “那总不能欠人工钱,人家去干活就是为了挣钱,要是还拖欠工钱,不如不雇人呢。”

    王支书心说这小姑娘心是好的,不枉费自己一开始就看好她。

    “那慢慢来也行,咱上头现在都提倡可持续发展,不着急啊,不着急,就是林子里这一季的东西得白瞎了,没人采摘又要浪费掉。”

    云知:“……”眼睁睁看着好东西被浪费掉,这可戳中她难以接受的点了。

    云知脑子当即飞快运转,然后:“要不用别的方式雇人?”

    王支书立刻问:“什么方法?你说说,要是能操作我保证你雇的那些人肯定配合。”

    ……可以看得出王支书为了给镇上创收、增加就业岗位有多拼了。

    云知:“其实也不是什么厉害的办法,就是我想着那么多东西,我收回来想卖不一定有这时间和精力。”

    主要是没销路,而且她甚至没车。

    要是雇车运到城区卖又得加上雇车的成本,多不划算。

    不去城区卖又卖不上价。

    “要不这样吧,”云知说出她的想法,“我雇人采摘,林子里的东西,等雇来的人摘下来后。我跟雇来的人对半分?

    四六分也可以,到时候他们把东西弄走,自己卖,给我分点钱就行,卖不出去的把采到的东西按照比例东西分一部分给我也行。”

    这是云知目前想到的,对自己最省钱的方法了。

    毕竟她不是圣人,在考虑问题时,当然要先考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