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扶黎

作品:《古代难民穿到现代后

    “嘶——”云知疼得倒吸一口气,看一眼膝盖,破皮流血了。

    她也有些生气,反驳道:“我刚刚明明看到绿灯亮才过来的,走的也是斑马线,是你开车不遵守交通规则!”

    男人一副要吃人的表情冲她吼:“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副驾驶座和后座的人跟着下来了,坐副驾驶座的是男人的妻子,反应不似男人那样激烈,但明显是站在丈夫那边的,跟着丈夫一起指责云知突然冲到路上来。

    云知都无语了,这两个人可真能睁着眼睛说瞎话!

    后座出来的是个五十出头的大妈,大妈抱着个大概三四岁的小女孩下车,看到男人看起来一副要打人的样子,急忙上前劝:

    “利民啊,咱还有急事要办呢,要不给人家点钱赔偿,赶紧把这事儿处理完吧,别在这儿耽搁了,不然晚了遇上下班高峰期,办完事你们回去又要堵车。”

    她可是很了解自己这个外甥,脾气急得很,真遇上堵车还不知道烦躁起来会跟谁闹上几场矛盾。

    上回堵车就跟他老婆在大马路上打了一架,还把老婆扔大马路上自己开车走了,差点害得老婆肚子里的孩子保不住。

    “怕什么,孤儿院还能关门不成!”邓利民对帮助过自己的大姑说话语气也很冲。

    他老婆在旁边帮腔怼丈夫大姑:“是啊,大姑,您可不能胳膊肘往外拐,感情不是您出钱,您上嘴皮子下嘴皮子一碰可轻松了。”

    云知一看,这两人不是能讲道理的,大妈虽是长辈却做不了他们的主,当即决定报警。

    然而把手机捡起来一看,屏幕全碎,还跟后机身分开了,完全没法用。

    她转头看向路边看热闹的人群:“请问有没有好心人帮我报个警?我先谢谢大家了。”

    好心人还是有的,有人当即掏出手机帮忙,邓利民见状还想上车跑路,结果被路人团团围住拦下来了。

    云知给帮忙的人道过谢就坐在路旁等着,不跟那个暴躁的男人起冲突,不管那个男人和她老婆怎么骂骂咧咧,云知都不答话。

    人家三个人,她只有一个人,对上肯定会吃亏。

    十几分钟后警察来了,了解情况后查看红绿灯上的监控,谁知监控坏了。

    邓利民见状得意洋洋地跟老婆对视一眼,打定主意没有监控就坚决不承认是自己闯红灯。

    哪知他们刚才企图逃跑的举动已经惹得热心的围观群众很不爽,其中有些围观的人就是附近开小店的老板,现在哪家店没个监控?

    好几个老板说自己店门口就有监控,没准把刚才的情形拍下来了。

    邓利民立即变了脸色,骂道:“你们这些人真是吃饱了撑的多管闲事!”

    他大姑看着这个侄子都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他当着警察的面还这个样子,那不是就在告诉警察自己心虚?

    太蠢了,他大姑叹了口气兀自抱着孩子回到车上,不想再管这个侄子,免得帮他们还帮出仇来。

    查监控没费太长时间,查的第一个店的监控就拍到了云知被剐蹭的那一幕。

    可以确认是开车的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负全责。

    邓利民瞬间如丧考妣,云知耳力好,听到他压低声音恶狠狠地在他老婆旁边说:“要不是你刚刚说红绿灯监控看着是坏的,这边都是些小破店不可能有监控,这事也不会变成这样!”

    他老婆翻了个白眼,毫不客气地大声反骂道:“你还说我,开车的又不是我,凭什么说是我把事情变成这样的。”

    夫妻俩吵着吵着眼看要打起来,警察急忙过来把两人分开。

    云知坐在旁边看着觉得跟看戏似的。

    警察处理的时候,云知终于知道那个男人一开始为什么想把违章的帽子扣她头上,后面甚至企图逃跑了。

    对方的驾驶证被扣分太多,警察查的时候发现他驾驶证上的分快被扣光了。

    这一次再扣,他的驾驶证会被扣留,以后还要到车管所学习,等考试合格才能发还,看他这么急躁,怕是不一定能沉下心认真学习。

    邓利民之前嚣张得很,现在面对警察立马怂了,好声好气到甚至听着低声下气地问云知能不能私下解决,他可以给双倍的赔偿。

    云知直接拒绝了,按照法律法规来,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她不相信他们,对这种人,私下解决大概率会不断地扯皮,她没空也懒得应付。

    最后云知被送去医院检查身体包扎伤口,好在检查出来没有暗伤,她的伤口情况不算严重,清洗伤口后包扎就好,不需要缝针。

    检查结果出来,双方都松了一口气,对方负责医药费,还赔偿了云知手机的钱。

    离开医院后,云知带着手机去手机维修店,得知自己这手机没有维修的必要了,如果云知愿意卖的话,维修店愿意花二十元买下,还说他们这里给的价格是全阳城最实惠的,要是卖给别人也就换个不锈钢盆。

    云知没卖,毕竟是自己来到这里后的第一部手机,即使没法用了,她也打算留着当做纪念。

    幸好有钱了,离开手机维修店时云知在不禁在心里感慨,幸好一直在努力赚钱。

    不到一个月,云知第二次去手机店买手机,与上次不同,这次她终于可以买正常年轻人用的手机了。

    太贵的直接不看,云知选了一款据店员说最适合用来拍照和直播的手机,花了三千多,对于云知来说有些小贵,她有点肉疼。

    不过回到家深入地去用手机的时候,肉疼的感觉就完全没了。

    不得不说,贵确实有贵的道理,新手机内存更大,用起来非常丝滑,网速快,页面跳转的速度也快,在网络良好的情况下页面缓冲时间几乎没有。

    云知第二天早上开直播的时候,网友们都直呼:自己的近视好了,主播是不是鸟枪换炮了!

    她笑着解释了一句自己以前的手机不小心被摔坏,只能换个新的。

    有人打趣说不信,怎么刚直播几天就摔坏手机,不会是主播打他们不知道的暗广悄悄挣广告费买的吧。

    云知好笑地把自己的破手机拿出来给调皮的网友们看了看。

    网友们截图去查才知道,云知以前直播用的竟然是老人机,直呼不可思议。

    有些网友自己用过或者给家里人买过老人机,便帮忙解释:别说主播用的这种全屏老人机,连我奶奶/爷爷的按键老人机都能刷某音、某手,别小看老人机哦。

    云知不直播画画后,热度降了很多,慢慢的留在直播间看她学习的网友要么是喜欢看学习直播的人,要么就是真想看看她最后能走到哪一步的人。

    云知的生活又回复了以前的节奏,唯一不同的是,有钱之后,终于不用委屈自己的嘴巴和胃,可以时不时在外面买些好吃的解解馋了。

    还完债后,吃饭花的钱跟工资相比真的不算什么。

    早市是云知第一个打卡的地方。

    她每天去买一样早餐品尝,云吞面、米粉、饺子、韭菜饼、煎饼果子、米线……

    仅仅是早餐就有各式各样可选,可以一个月不重样!

    云知的幸福感直线上升,花样繁多的美食还差点让她患上选择困难症。

    她每吃完一样,觉得好吃就认真地记下,以后当那家的回头客,不好吃的也记下,避免自己忘记,再踩进同一个坑。

    等早市的店全吃过一遍后,她还打算试试小区附近的小饭馆。

    日子按部就班地过着。

    云知本以为自己跟邓利民一家子再也不会有交集,没想到几天后,晚上下班回家时,她竟然在电梯里看到了那个邓利民的大姑。

    对方看到她显然也很惊讶,她跟云知没矛盾,就打了个招呼:“小姑娘,你也住这里啊。”

    “对,”云知看她左手抱着孩子,右手拿着行李,不方便按电梯,就问道,“你们上几楼?”

    “七楼,麻烦你了。”大娘挺有礼貌,就是侄子人品不行。

    云知:“不麻烦,举手之劳而已。”

    大娘讪讪道:“那天的事,真是不好意思。”

    “没什么,你不用道歉,又不是你开车撞到我的,你也没帮着他们骂我。”

    说话间,楼层到了,对方走出电梯,云知多看了几秒她抱着的小女孩。

    之前在马路上的时候,她听大娘侄子的意思,是想把小女孩送回孤儿院?这是没送成还是又不送了?

    不管是哪一种,这小女孩都挺可怜的,她可能是那对夫妻在孤儿院领养的,肯定经历过一次被抛弃,也不知道会不会经历第二次。

    很快云知就知道了结果,那个邓利民好几天后带着她老婆来了,云知下班回家在小区楼下看到了他们,但他们没注意到她。

    云知上楼到家,坐床上刚歇了一会儿,突然听到外面哐当一声巨响。

    下一秒,楼下有人怒骂:“谁特么乱扔东西!不知道高空抛物犯法吗?真被砸到老子命就没了!”

    她跑到阳台往下看,楼下很快围了不少人看热闹,站在最前面的人手上拿着一个铁锅正骂的欢。

    那人骂完几句,楼上又是一个东西被扔下来,下面的人看到是什么后急忙退得远远的。

    云知光看着都吓出了一身冷汗,第二个被往下扔的竟然是一把菜刀!

    在见识到这件事之前,她完全没注意过还有这样的伤人方式,走路前后左右遇到东西还能绕着走,突然有个东西从高处扔下来属实让人防不胜防。

    云知可爱惜自己的命,决定以后一定不要多在楼底下逗留,尽量降低遇到这种事情的概率。

    差点被砸的人可算找到高空抛物的住户了,他立刻上门理论。

    这段时间云知住的这一栋已经陆陆续续办进来不少人,云知这一层也有邻居入住了,她听到隔壁邻居开门的动静,也跟着开门。

    几户人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地露出稍显尴尬的笑容,然后动作一致地出门一起去楼下看热闹去。

    找到地方,云知才知道,高空抛物的竟然是邓利民大姑家,不过往下面扔东西的不是她本人,而是她侄媳妇。

    云知到的时候邓利民大姑正在把那夫妻俩往外赶:“你们赶紧给我滚,这孩子你们不要我要!”

    邓利民道:“这话可是你说的,你真要养就找个时间把她户口迁走,可别以后上法院告我们让我们出抚养费!”

    邓利民老婆冷哼:“他自己儿子儿媳生不出来,也不乐意领养,她以前都管不了她儿子儿媳,以后就管得了?反正今天必须把孩子送回孤儿院去!你想养就自己重新去抱回家养,不然以后赖上我们可说不清!”

    “只要户口迁到我家,她就跟你们没关系了!”

    邓利民老婆撇过头说:“我才不信!”

    他大姑顿时被这侄媳妇气得头都要晕了,没想到这年轻人比自己还法盲:“那就去警察局说去!”

    “对!去警察局!”险些被高空抛物所伤,找上门来的人大声插话,刚才这一家子在吵架,他根本都插不上一句,可算让他找到机会了。

    没一会儿警察赶到,把他们几个都带回警察局调解。

    围观的人陆续散去。

    云知跟在邻居身后回家,等电梯的时候,她听到有认识邓利民夫妻的邻居窃窃低声讨论:“这夫妻俩我认识,跟我一个地方出来的,关宁镇你知道不?也是属于阳城的一个镇,就是离主城区比较远。邓利民、就是那男的,他老婆一个多月前刚生了个儿子,没想到孩子刚满月就迫不及待地把养女送走,真是……”

    关宁镇?

    云知想起自己收到的那封信,她确定自己不认识一个叫扶黎的人,小区里也有关宁镇来的人,那个扶黎难道写错收件人名字了?

    另一个邻居问:“七楼那个跟那夫妻俩好像是姑侄关系,怎么他们领养的女儿跟他姑扯上关系了?”

    “好像是他大姑以前在孤儿院干过活,他们求着帮忙牵的线领养的孩子。”

    “唉,好心帮忙哪知道竟然帮成仇了,听他们话里的意思,他大姑的儿子也没孩子?”

    “是啊,但是她儿子不想领养,说要去做试管还是怎么的,不愿意养不是亲生的孩子。”

    叮——

    电梯到了,云知回到家,心情有些低落,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一动不想动。

    她知道这件事跟自己没关系,自己也做不了什么,但事情就发生在身边,看到一个女孩子如此命运多舛,她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因为这很容易让她想到自己。

    这天晚上,云知又做噩梦了,她梦到自己被家人赶走,在荒芜广阔一望无际的荒地上艰难行走。

    画面一转,身后出现追兵。

    她拼命地跑,还是被砍了一刀,最后躲在一个隐蔽的土坑里,祈祷着可以逃过一劫,然而天不遂人愿,她不经意地一抬头,竟发现举着刀的士兵正在头顶看着自己阴笑。

    刀锋挥下,云知猛地被噩梦吓醒,下床时都有些踉跄。

    匆匆用冷水洗了把脸依旧赶到心悸不已,直到来到早市,吃完一碗热气腾腾味道极好的牛肉面,云知终于缓了过来,被美食治愈,没耽误今天上班干活挣钱。

    中午收到短信,她在网上买的东西到了。

    第一盆草莓已经陆续结果,结果数量不少,长势喜人。

    以前云知不把草莓放在阳台是担心它被晒死,现在自己有些闲钱购买种草莓所需的各种物品,不怕这些了,云知便打算尽快按照以前的打算在阳台养草莓,好让自己多一份收入。

    某团优选跟xx买菜的草莓盆栽都没做活动,云知这一批草莓苗是在拼xx买的,同时还买了摆放草莓的架子、花盆、土,两个处理水的发酵桶,一张遮阳网,还有一些刨土洒水的小工具。

    今天到的是发酵桶和花盆,云知去取货的时候,驿站工作人员又叫住她:“你还有一个快递。”

    云知:“???”她有个不太妙的预感。

    果然,驿站工作人员往那个装信封类快递地大盒子走去。

    又是一个跟上次一样的大信封:“给。”

    云知看向寄件人,她都无奈了,这个扶黎到底是谁,怎么能连续两次寄错东西!

    “你们能不能帮忙给这个寄件人打个电话?我不认识叫扶黎的人,他可能填错收件人了。”

    驿站工作人员说:“不可能吧,填写收件人的时候需要填收件人手机号码的,我看上面写的号码就是你的手机号。”

    云知问:“那我怎么没收到取件码短信?”

    “是这样,如果他那边的快递忘记录入系统的话,是有可能收不到短信的。”

    “我这是第二次收到了,难道两次都忘记录入系统?”

    “也是……那我帮你打个电话问问。”驿站工作人员当场在系统里拨号过去,结果无人接通,打了好几个都是这样。

    云知见状不好意思再麻烦人家,想自己打,可快递单子上寄件人的号码模糊了几个数,根本没办法,驿站工作人员也无法把号码给云知,她们只能在系统上拨号,不能泄露客户。

    “要不然你把信封打开看看?毕竟上面写的是你的名字,填写的也是你的手机号,这说明这个快递现在就是你的。”

    真是寄错了那也没办法,谁让寄件人两次都能连名字带手机号一起填错呢。

    云知想想也是,反正里面如果不是给自己的东西她也不会私吞。

    拆开信封,里面是一些证件,云知取出其中一本:“林权证?”

    打开一看,里面赫然写着——林地所有权权利人:云知。

    云知呼吸一滞,心说:我什么时候去办过这个东西了?我没有林地啊!

    她慌了,收起这本证件立刻带着快递回家。

    回到家,云知没心思整理快递,随手把东西一放就把大信封里的东西全部倒出来。

    信封里面除了那本林地征之外还有土地证、宅基地使用权证、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房屋产权证等等。

    每一本证件上都写着云知的名字,这就没办法用填错来解释了。

    她立刻在网上查询:如何查询证件是否是真的?

    得到信息是那些证,自己可能需要到当地的相关分局去查。

    可云知还要上班,她没办法请假。

    而且这件事,如果搞错了着急的也不是自己,没必要为了别人的错耽误自己挣钱。

    云知考虑过后决定拜托驿站的工作人员留意一下,自己每天上下班会绕到驿站这边一次,如果寄件人打电话来说东西记错了想找回,请工作人员跟自己说一声。

    要是到九月十日以后,还是没人来找回,她再去登记证件当地的相关部门查询一下。

    关宁镇……

    云知打开地图上查询,发现关宁镇跟自己住的地方是相反方向,大概已经属于比较远的郊区了。

    想要过去得横跨大半个城市,开车都要两个多小时,更别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还要换乘。

    既然没时间去办,那就只能暂且把这件事放下,云知也终于有心思拆快递。

    先拆开发酵桶,这发酵桶名字带发酵,但云知只是用它来晒水,晒过的水才好用来浇灌植物。

    另一个用来备土,云知目前对自己的能力摸索出了两个使用方式,一个是用手沾水直接接触植物,另一个是将蕴含自己能力的水混合如泥土中放置两日,这样她的能力会渗入泥土。

    以前对比过无数次后,得到的结论是第二种方法更好些。

    土跟架子明天才能到,云知先把桶和花盆全部放到阳台,把专门用来晒水的桶里装满水,让水多晒两天太阳。

    放在洗手间里养的草莓长成她画里那么大之后,云知就不再让网友看它的样子,以免有人察觉出异样。

    一株草莓长得特别大棵,别人可能还会当做一个新奇物件和乐子,兴致勃勃地观赏讨论一番,毕竟奇葩植物在网上多得是。

    可如果它结出的果子出乎意料的大,结果期跟正常草莓不一样,果实又多,肯定会有人觉得不对劲。

    那株草莓有结果征兆后,云知就把它挪到了厨房,把店里带回来的报纸剪一些小洞,用水沾湿贴在玻璃窗户上,既能隔绝一部分阳光,又能让草莓照到一部分。

    等结果后这边厨房的环境会比较卫生些,而且结果后多晒些阳光味道会更好。

    云知走到厨房,昨天她又给草莓用了一次自己的能力,今天长成的草莓里有一大半可以摘了。

    这棵结成的草莓还比较少,云知不打算卖,她把成熟的摘下来,洗干净,自己吃了一些,上班的时候带到店里,给工友和老板娘也分了些。

    大家看到她带来的草莓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这个草莓可真新鲜,又大又新鲜的草莓要去进口超市才能买到吧?”

    老板娘率先吃了一口,止不住地比大拇指:“甜!真甜!而且还不腻,清甜的味道,是有草莓味的草莓!”

    云知听到这个评价忍不住想笑,之前吃西瓜的时候她就听老板娘抱怨,现在的西瓜都没有西瓜味,没想到现在西瓜有西瓜味、草莓有草莓味竟然是夸奖了。

    “现在这个季节我们阳城很难买到这种草莓,你在哪里买的?我也想去给家里人买点。”老板娘问。

    云知看她喜欢就把自己的又分给她一半,不等老板娘拒绝就说:“这是我自己种出来的,原本打算拿去卖挣点小钱,可惜现在成熟的还不多,也就自己吃吃。”

    “竟然是你自己种的!”众人都惊了。

    “你可真厉害,怎么种的呀?”

    老板娘拍了一下问这话的人:“别瞎问,能这个季节种出来肯定是人家的独门秘方啊,人家要拿来赚钱的,怎么能随便说出去!而且说了你也不一定能种的出来,以为种反季节水果不用投钱?”

    那人讪讪道:“也是哈,就算我知道方法也没钱投资。”

    云知笑笑不说话,自己只吃了两颗草莓,把其他的都送给了老板娘。

    老板娘自己也没吃几颗,她分到的草莓正好够装满一个中号的塑料打包盒,全留下来带回家给自己儿子吃了。

    次日,云知除草莓苗之外的快递到了,她取自己的快递后问过驿站工作人员,得知没人打电话来找后,就带着自己的快递回家了。

    拆快递,组装架子,把蕴含自己能力的水混入泥土中,盖上装泥土的盖子让它们静置一天。

    草莓苗是在一天后送达的,原本最好的种植时间是在傍晚太阳未下山前,可云知那个时间段没空,只好在早晨种植,提前挂上遮阳网。

    在第二批草莓成长期间,云知应张明月的邀请去她家吃饭。

    原本张明月说十号请她过去,后来又因为张明月父母说要过来看望女儿,顺便亲自谢谢云知当初对张明月的帮助,把吃饭时间推迟到了八月十六号。

    去张明月家的时候,云知带上了自己画的一幅画和一盒自己种出来的草莓,画里画的是张明月本人,而这盒草莓是第一株草莓盆栽今年结出的最后一批草莓。

    草莓的采摘期可以很长,不过云知刻意缩短了它的采摘期。

    这盆草莓毕竟是她养的第一盆草莓,跟第一个手机一样是有些特殊意义的,她打算一直养着它,刻意地控制可以让它寿命更长。

    张明月平时工作很忙,还要布置自己的小房子,没太多时间跟人聊天,只偶尔跟云知聊几句,自然不知道云知现在已经不是穷得连床架子都要去垃圾堆捡的云知了。

    在张明月的印象里,云知经济是比较窘迫的,邀请她时张明月提前说过,只要人能来就行,别的不用管。

    此时张明月看到云知带着画和草莓上门直呼破费:“这幅画真好看!是哪位画家……”

    看了落款又是一阵惊呼,“哇,竟然是你自己画的!你居然会画画,还画得那么好,云知你好厉害!”

    说着就到处找地方挂画,最后画被挂在了客厅:“以后别人看到肯定也会问我画家是谁!”

    云知急忙摆手:“我就是个小小的绘画爱好者,可当不得画家的称呼。”

    “当得当得,不信问问我妈妈,她以前可是大学美院老师,鉴赏能力还是不错的!”

    张母站在画前点头,眼中隐隐涌现着兴奋:“月月说的没错,云知你是自学的吗?”

    她听女儿说过,这个小姑娘家庭条件可能不太好,如果是自学,能学到这个水平,那可真是太有天赋了,这么好的苗子可不能被埋没!

    “有人教过。”

    “不知道你的老师是谁,也许我认识。”

    云知摇头:“老师去世了,去世前交代不能说。”她撒了个小谎,只能默默在心里说声抱歉。

    “可惜了”张母虽然觉得可惜却也表示理解,学艺术的什么‘怪人’都有,比这还古怪的人她也见过,“不知道你以后有没有意向走这条路?”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也许会吧。”

    张母张张嘴,想说自家可以资助,但她从云知进门起就观察过,这孩子温和却不失傲骨,大概率不会在自己还有余力的时候接受别人的资助,张母便没把话说出口,转而说起了别的话题。

    吃饭时几人随意闲聊,云知听张明月不经意间随口问父亲:“我听说四叔调职了?调到了哪儿呀?”

    张父道:“林业局,刚上任没几天,就在阳城,我跟你妈妈不在你身边,遇到自己没办法解决的事情就去找你四叔,别怕麻烦。”

    张明月:“知道了。”

    云知听到这话眼神微动,但不好当面询问,只好在告辞后,张明月送她出小区时私下问她:“明月姐,刚刚听你跟张伯父说,你四叔在林业局,不知道能不能请他帮个忙?”

    张明月问:“你遇上什么事了?”

    “应该不算大事,我收到一个陌生人寄来的快递,快递里有一本证书,是要到林业局林证科才能查到的,我不知道那本证是不是真的,想查一查但要上班又没有假放,所以……”

    “原来是这样,确实不算什么大事,我都不同再问我爸,直接联系我四叔就行,你把证件编号徽信发给我,我明天就帮你问问。”

    “谢谢明月姐!”

    “谢谢的话就不用多说了,等你第二批草莓成熟记得送我一盒就行!”吃饭后水果时,张明月可被云知带来的草莓味道和口感惊呆了,她最喜欢吃草莓!还有她爸!

    只不过她爸爱面子,觉得那是小姑娘爱吃的东西,自己一个老爷们儿爱吃草莓让家人知道就算了,在客人面前表现出来会丢脸,所以刚刚一直克制着。

    送云知出来前她爸还悄悄跟她说,等云知家第二批草莓成熟,云知通知她的时候,让她第一时间告诉他来着。

    “放心,到时候肯定能让你吃到过瘾!”

    云知在第二天下午得到了张明月关于她那本林权证的回复:【我四叔帮忙查过了,你这本证书是真的,具体的信息他说不能说,得你自己去林业局林证科查。】

    云知沉默半晌,回复了个可爱的谢谢表情包。

    看来得找个时间去关宁镇看看了。

    第一株草莓盆栽是带着花苞的,第二批则是从草莓苗开始养,需要的时间比较多,一直到八月底才开出一朵朵小花。

    九月十号,小饭馆老板娘一家要送儿子去京城,云知的这份兼职告一段落,她的草莓也有一部分成熟了。

    云知在阳台上种了两个架子的草莓,即使只有一部分成熟,数量也不少。

    她终于有时间去平县,送出早已准备好的锦旗。

    医院和护士那边,云知在网上查到,锦旗医生护士不好挂出来,不如给她们上级部门写感谢信,对医生的升职还有用些。

    云知早前就写了感谢信寄出去,就是不知道是否真的有用,这回去平县,可以给她们再送些自己种的草莓表达感谢。

    草莓带了两大箱,先送一箱到医院给廖姐让她跟医生分一分,然后带着锦旗和剩下的一箱去警局。

    终于用实际行动表示出自己的感谢,而不是跟以前身无长物时一样,只能干巴巴地说几句谢谢,云知心里好受多了。

    接受别人的恩惠后不报答,她总觉得心里悬着件事不太舒服。

    早上去平县,下午她就回到了阳城,又摘一箱给张明月送去,张明月知道云知肯定不会要钱,竟然回给了她五斤牛肉……

    云知不收都不行,回去的路上抱着装牛肉的箱子发愁,最后没办法,只得在网上跟同城的人买了个小冰箱,小冰箱要自提,她扛不动。

    网上找人帮忙运吧,距离稍微有点远,运送小冰箱过来的价格都够那小冰箱一半的价格了,不划算。

    云知琢磨了一下,自己现在有两万多的存款,可以买三轮车了。

    以前她只敢想脚蹬的那种,现在可以直接全款拿下电动三轮车,电动的多方便,就算以后不卖草莓,也能学别人批发点东西去摆摊卖。

    越算越觉得划算,云知果断决定,买它!

    线上线下比比价,线上便宜点,但很多人评论说在网上买车上牌麻烦,线下买在店里就能帮忙搞定车牌,她也挺急着用的。

    算了,不贪那点便宜了,还是线下吧,不然天这么热,就算装牛肉的泡沫箱里有冰块也顶不了多久,线下上牌也方便点。

    说买就买,云知等太阳不那么晒后出了趟门,当天不到两个小时就‘嘟嘟嘟’地开着自己全款拿下的小三轮自提小冰箱去也!

    回到小区,云知跟物业借了小推车把冰箱运上楼。

    她放好冰箱下楼去还小推车办理停车卡,顺便交停车费的时候,遇到带着小女孩下楼遛弯的邓春红,也就是邓利民的大姑。

    八月份都过去,九月份也快过去一半了,邓利民养女这件事还是没彻底闹完。

    主要是邓利民老婆一直在闹。

    不知道她是真不懂法还是被谁挑唆,非说迁户口也不算以后跟他们没关系,毕竟还养在邓利民大姑家呢,以后他大姑硬是把孩子送回来他们怎么办?

    她要求邓利民大姑必须把孩子送回孤儿院,等送回去后随便她去抱养都不关他们的事。

    但邓春红不同意,她觉得孩子再次被抛弃太可怜了,之前她愿意把孩子送回去是因为院长说有一对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夫妻有个儿子,不想再生就想领养一个女儿,她才想着带妞妞回去试试看人家会不会选中妞妞,谁知道错过了。

    云知听说邓利民老婆闹的原因时不知道该气还是该笑,她个现代人怎么比自己个古代来的还法盲。

    “邓大娘,带妞妞下楼玩啊?”云知主动打招呼。

    邓春红笑了笑说:“对,妞妞喊姐姐好。”

    妞妞脸上也带着笑,乖乖巧巧地喊人,云知在包里掏了掏,掏出一颗自己没来得及吃的草莓:“妞妞真乖,这个给你吃。”

    一颗草莓,看着并不贵重,邓大娘以为没什么,就没阻止,她经济条件不太好,可别人给贵的东西她是不会让妞妞收的,不论衣服、鞋子、玩具还是吃的。

    妞妞道了谢,邓大娘注意到云知的三轮车,有些羡慕:“这是你买的新车?要去夜市摆摊吗?”

    云知一愣,她貌似晚上都忙着干活,干完抓紧时间回家睡觉,还没去过夜市:“不是,想去早市摆摊来着。”

    邓大娘说道:“不知道你卖什么,要是卖小吃什么的,早市不如夜市赚的多。”

    云知问:“大娘,夜市在哪里啊?”

    “绕过我们旁边的两个小区就是了,很大的、特别热闹。”

    云知看向邓大娘指的方向,怪不得她不知道,原来方向跟自己上班的地方不一样:“那我今晚去看看。”

    办好停车卡,交了一个月的停车费,云知看车子还有不少电,干脆开车去夜市看看。

    这一看,嚯!可不得了,竟然比自己想象中还要热闹!

    正好是晚上八点多,很多人都吃过饭了,带着孩子一家人出门玩,这边再往前一点就是阳城人民广场,小孩子最喜欢去那里玩。

    现在路上车多人多,要不是云知开的是三轮车可以走电动车车道,估计都过不来,但是开车还是不太方便,云知寻思这边也不远,以后要是卖东西得提前来,玩的话就走路来。

    回去后云知停好车,又在楼下遇到邓大娘,妞妞玩累了,正趴在她怀里半睡半醒,她准备带妞妞回家。

    两人边闲聊边等电梯。

    没等多久电梯到了,走进电梯来到七楼。

    云知看着邓大娘的背影和妞妞熟睡中恬静的小脸,没忍住走出电梯叫住对方:“邓大娘,我有事跟你说,关于妞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