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编户造册

作品:《晚明逐鹿

    “真他娘的香啊!”


    “是咧,这马肉还没有煮好吗?”


    “急他娘的急啊,不煮熟,你生啃啊!”


    “这快赶上过年咧!”


    夜幕下的萧家村,飘散着诱人的肉香味。


    宗祠前的空地聚满了人,那一双双瞪的很大的眼睛,死死盯着一口口大小不一的铁锅。


    “真是败家啊。”


    萧丛山拄着拐杖,瞅着眼前这一幕,“靖生啊,你就算是想让麾下勇锐和辅兵都吃肉,也没必要把那批马全给煮了啊,留下一些精肉,用盐腌制起来,能放很久啊。”


    “二爷,你觉得能留住吗?”


    萧靖生搀扶着萧丛山,微微一笑道:“这批勇锐和辅兵,刚经历一场血战,一个个的精神全紧绷着。


    要是不转移他们的注意,那一个个必然会想起今天的厮杀。


    还是吃了吧。


    这样也能让他们知道,跟着农会一起反抗,就是能够过上好日子,那今后再遇到这等险境时,一个个必然奋勇杀敌。”


    被煮的那些肉,都是柳志和麾下所统骑卒的坐骑,不过多数在后续的混战中,不是被炸死,就是被捅死。


    独留下数匹战马活着,不过身上都有伤势,萧靖生把这几匹马留下,其他的全都宰杀掉炖了。


    “靖生,今后你打算怎么办?”


    萧丛山眉头紧锁,看向萧靖生说道:“这次你们在萧家村一带,击溃县里派来进剿的队伍,只怕县衙的那帮狗官,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额心里总觉得不安定。


    倘若县里的人,派人到州里,或干脆去府里上报此事,那到时额们的处境,就会变的更艰难了。”


    “二爷,您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


    萧靖生出言宽慰道:“除非陈友德他们,不想要自己的官帽子,否则他们轻易是不会上报的。


    他们是怎样的人,蒲城县上下谁不知道?


    就说这个陈友德,为了讨好京城的魏阉,在咱蒲城县修建生祠,惹得天怒人怨,却丝毫都不在意,就这种德性,你觉得他会自毁前程吗?”


    蒲城县隶属于华州,华州是西安府的属州。


    一般情况下来讲,蒲城县出现任何问题,是要上报给华州,至于越级上报,轻易是不敢去做的。


    对萧丛山的这些担心,萧靖生从来就没有考虑过。


    据萧靖生知晓的情况,像毗邻蒲城县的白水县,王二、王自用他们先是在白水县,后去澄城县,杀官放粮,闹腾的动静很大,可是在较长时间内,西安府有司,陕西有司,甚至都不知晓此事。


    一直到崇祯元年,王嘉胤集结一批饥民起义,王二知晓此事后,即率队北上与之汇合在一起,两部汇合后声势更盛,这才惊动了陕西有司。


    不过那时的王二和王嘉胤已然率部南下,沿途杀贪官,破监牢,开粮仓,聚饥民,麾下规模迅速膨胀起来,使得渭北一带局势动荡。


    而在王二和王嘉胤闹腾出这等动静下,高迎祥在安塞,王左挂、飞山虎、大红狼在宜川,王虎、黑煞神在洛川,王和尚在延川,王大梁在汉中南部,韩朝宰在甘肃庆阳,周大旺在武都等大批起义军,也都掀起不小的声势,使得陕西全境、甘肃东部一带形成燎原之势。


    大明的地方官府,已然是烂到根子上了。


    不少牵扯其中的地方官,就为了保住自己的官帽子,保住自己的利益,根本就不敢向上禀明,生怕朝廷追责下来。


    “二爷,明日你就跟我去永丰镇吧。”


    萧靖生收敛心神,看向萧丛山说道:“萧家村这边,暂时叫二叔领着队伍驻守,提防县城方向。


    我会抽调一批勇锐,补充到二叔麾下。


    现在有不少事情,需要在永丰镇解决,等到我把农会所辖诸事梳理好,那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这次在萧家村一带,击溃蒲城县所派进剿队伍,萧靖生不打算浪费时间,要尽快赶回永丰镇。


    萧家村这个地方不能丢,让值得信赖的人率部驻守,萧靖生才能放下心,在永丰镇把剩下的事情做好。


    这个人选就是萧章栋。


    留守在萧家村的这批勇锐,今后将会是萧靖生麾下的亲兵营,所以他要挑选一批可塑性强的青壮,补充到萧章栋的麾下,确保这批人能够尽快融合起来。


    对于萧靖生的提议,萧丛山没有出言反对。


    这一夜对驻扎萧家村的人来讲,都是幸福的,一个个大口吃着肉,大口吃着白面馒头,在这种味觉冲击下,没有人去想别的。


    一夜无言。


    和委以重任的萧章栋交代几句,挑选出一批勇锐青壮,调拨到萧章栋麾下共驻萧家村。


    萧靖生就领着麾下勇锐和辅兵,押着被俘家丁,带走一批煮熟的马肉,就浩浩荡荡的返回永丰镇。


    率部回归永丰镇的萧靖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与县里所派进剿队伍的那一战,萧靖生特意让出战的勇锐和辅兵,特意的大声宣传着,这也让永丰镇的小地主、自耕农、小商人等群体得知后震惊不已。


    想要拉拢更多的群体,聚拢到自己的麾下,就必须要有拿得出手的战绩,否则人家凭什么跟着你?


    萧靖生恰恰是知道这些,所以就有意识的宣传着。


    “赵兄,这次随我出战的义勇营和辅兵营,战死或重伤的那批人,皆按先前所定抚恤发放粮饷。”


    回到贾宅的萧靖生,就叫来赵清平,“另外和县里所派进剿队伍交战时,缴获了不少的军械、弓弩、火铳,这些都要一一登记造册,其中受损严重的军械,全部移交到匠户营回炉重造。”


    “喏!”


    赵清平当即抱拳应道。


    在萧靖生率部离开永丰镇的这几日,赵清平也没有闲着,一直领着人手,在清查辎重营的各种物资,眼下也算基本清查出来。


    与此同时,马铁山、李莽所领的队伍,在永丰镇周遭村落的进展不错,这两日有不少人返回永丰镇。


    得知这些消息的萧靖生,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形势大好啊。


    就当前的这种形势而言,萧靖生缔造的农会势力,正逐步在永丰镇一带扎根下来,只要萧靖生不冒进,那么局势只会越来越好。


    “会长,这两日我一直在想一件事。”


    赵清平神情严肃,看向萧靖生说道:“眼下农会在永丰镇的局势,也算是立稳脚跟了,等到马铁山、李莽所领队伍,横扫剩余的村落后,将会有不少人聚拢到农会之下。


    可是在永丰镇和附近村落,究竟有多少土地,有多少人口,却是一本糊涂账。


    过去我也查看一些案牍,可是记载的都很混乱。


    今后我们农会想立稳脚跟,就必须要知晓这些情况,否则时间久了,必然是会出现乱子的。”


    “你说的这些事情,我先前就想到了。”


    萧靖生点点头说道:“不过先前忙于清查辎重营,忙于解决其他事情,所以就没有安排这些事情。


    清查土地一事不急。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弄清楚永丰镇、周边村落的人口,重新进行编户造册,只要掌握治下有多少人口,那才能确保这一带的安稳。


    此事就交由你来办,让靖武协助你,期间遇到任何问题,可以及时向我禀明,我会设法解决的。”


    “喏!”


    赵清平当即抱拳应道。


    搞清楚治下人口规模,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这关系到能否有效调动人口,去齐心协力的做一些事情。


    唯有先把编户造册做好了,那么才能顺势推动清查土地一事,就当前这等形势,贸然推动均田,是不符合现状的事情。


    唯有把人口弄清楚了,治下各个群体弄清楚了,形成一份对各个群体皆由好处的政策,才能进行均田。


    按着萧靖生的想法,凡是农会查抄的田地,那都归于公田,可授予有功者种地,享受着使用权,但是持有权却纳归到农会。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扼制土地兼并。


    至于剩下部分的则作为私田。


    等到时机成熟后,萧靖生才会逐步的完善土地政策,贸然的把所有土地性质,都发生变更的话,这是会引起强烈反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