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十一 彩礼
作品:《人间四重奏》 十一彩礼
杨钢那边一直没有人来上门说话,他们急的没办法。趁刘敏回家休息,妈妈问刘敏:“你看看杨钢那边订婚能给多少彩礼?”
“我也不知道,他们那里的彩礼好像没我们多”
“还没我们多?”
“不过他妈妈说,可以按我们这边的给”
“哦”
“妈,你怎么了?”
“别人给你哥哥介绍了一个对象,人家要三倍的彩礼”
“这也太多了吧!”
“你哥哥眼睛不好,女方就拿这个说事,人家是个健康的人”
“所以妈就想,看你能不能先订婚”
“我知道了,你们是想拿我订婚的钱,给哥哥订婚”
“我们实在想不出办法了”
“人家怎么可能出三倍的彩礼呢?”
“看看两倍行不行?”
“你们真是会想,人家是个健康的人,凭什么出两倍的彩礼?我是谁?值得人家出两倍的彩礼吗?”
“小敏,你先别生气。家里这个现状,我们一直都对不起你,我们心里知道”
“知道又能干什么?不还是要这样做?你们干脆把我卖给一个傻子、瘸子或者是瞎子,还有多要彩礼的资本”
“你傻呀,我们怎么舍得?”
“你觉得人家就会给你钱?就算他们家同意,我也不会同意的”
“不同意就算了,就当我们没说”
“可是你们已经说了”
“我们是真的想不到办法了”
“就把主意打到我身上了?”
“没事了,你去休息吧”
“我上班去了”
刘敏刚回来还不到一个小时,转过身就走。妈妈在后面喊,她头也不回的走了。可是,上了车她才想起来,自己要休息三天呢,这才是第一天。
可是,家里也太气人了。她主动辍学,工资全部给家里,还不够,还要杨钢出双倍彩礼。他们怎么不挂个牌子把她卖了?这件事要是让杨钢家知道了,指不定怎么笑话她呢?她跟杨钢成不成还是个未知数。
坐在车上,她思前想后,还是回了商店,确实没地方可去。这两天,杨钢也没来,他知道自己回家了。
凑巧的是,杨钢家也有点着急了,就是找不到合适的人去说话。现在他们找到了,是村里一个既有文化、又有威望的的人,他刚回村。
杨钢的父母就赶紧提着大包小包,去找他。这人也是个热心肠,一听说是男女青年订婚的事,他就来了精神。
过了两天,杨钢爸爸和媒人就来到刘敏的村子。两个人穿戴一新,杨钢爸爸提着礼物。由于提前打过招呼的,一到门口,刘敏的父母就知道是杨家来人说事了。
他们很热情的招待他们,刘家找的说话人也来了,两个人打过招呼后,就开始谈他们订婚的事。
最后谈的不欢而散,可想而知,刘敏家就是坚持要双倍彩礼;而杨钢家说,他们不可能出双倍彩礼,高出一点还是可以的。
虽然谈话失败,但是礼节还在。双方打过招呼,杨钢爸爸跟媒人坐车回家。一路上两人东拉西扯的说话,很快就回到了家。
走进门,老婆看他不高兴问:“不顺利?”
“嗯,到房间说”
一听说刘家要双倍彩礼,杨钢妈妈气得声音提高了好几度:“这家真是穷疯了,干脆把女儿卖了算了”
“你小点声,这事恐怕两个孩子还不知道呢?”
“应该是不知道”
“我估计是为了给儿子结婚”
“肯定是的”
“听说留在家里的这个儿子,眼睛有问题”
“听小刚说过”
“现在怎么办?”
“先拖着再说,哪有这样的,我们小钢可是健全的人”
双倍彩礼他们是有能力拿出来的,可是这算什么事?明摆着欺负人,还是要告诉别人,他们家杨钢不是正常人,让他们着急去吧!
杨钢休息回家,他妈妈顺口发了几句牢骚,杨钢说:“不可能,她家我又不是没去过”
“你爸去的,你问他”
老杨在一旁说:“你跟孩子说这事干什么?”
“我不是气不过吗?”
“行了,别再说了”
杨钢说:“可是,我就喜欢刘敏”
“我们知道,不然我们一直忍着,还不是在想办法?”
“妈,她家要是不松口,我们就给双倍彩礼,结了婚我们一起打工再还”
“你别操心,我们心里有数”
回去了两天,杨钢闷闷不乐。他回工地下了车,还像以前一样,先去看刘敏。他发现刘敏,跟以前一样,可能还不知道这件事。
这样更好,他再回去就叫家里答应双倍彩礼。不能让刘敏知道,不然过几天就回,免得刘敏知道了,她的性子很烈。
其实刘敏已经知道了,父母想要双倍彩礼的事。只是,她还不知道,杨家已经上门,她父母已经当面提出了。
她休息回家,父母也没说。这天早上,哥哥的媒人又来了,对刘敏的父母说:“你们再不下决心,别人就娶走了。我听别人说,这姑娘又见了几个年轻人”
“我们这几天就给你答复”
“你们赶紧的,这事拖不得”
“好,好,你多费心了”
刘敏问:“妈,是我哥的事”
“对,媒人一直催,我们又拿不出彩礼”
“要不我问老板娘预支一年的工资?”
“这也是个好办法,可人家肯吗?”
“我也不知道”
“预支一年的工资,也不够啊”
“剩下的再想办法”
“好”
“这事怕是要大人去?”
“明天妈跟你一起去”
“可以”
第三天,她们一大早就来到县里。刘敏的妈妈把这件事跟老板娘一说,老板娘说:“姐,我家里也有一堆事呢,一家老小都指望这个商店,恐怕帮不上你”
“我是实在没办法了,不好意思,让你见笑了”
“你还是想想其它办法”
刘敏送妈妈坐车回家,她真是无力极了,坐在车上,不知道怎么办。心想,算了,这个错过就错过吧!下次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