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第 105 章 一更五千

作品:《[清穿]端敏公主的团宠日常

    耿氏很想给她一个大白眼,想起在家时三哥的嘱咐,她又硬生生忍住了。她扯了扯嘴角露出个难看的笑容,刁蛮千金应是装作乖巧少女,“多谢长公主殿下,臣女没事儿。”


    乌晶晶‘哦’了一声,继续给她挖坑,“没事儿就好,吓我一跳,我还以为你是不满意吴公子呢。”


    耿氏恨得咬牙,大哥说的没错皇家的公主果真都不是好东西,特别是这个长公主,真让人讨厌。想陷害她,做梦。


    耿氏继续扬起嘴角,做出一个羞涩的笑容来。“怎,怎么会,我,吴公子卓尔不凡,我、我很喜欢。”最后四个字她说的很小声,那表情怎么看都是一个遇见心上人的娇羞少女模样。


    耿氏很好,偏她遇上了一个混世魔王吴世霖,听到这话的吴世霖一点也没有不好意思,他高仰着头不可一世道:“你明白就好。我跟你说我家我额娘说了算,你进门后要好好伺候我额娘。”


    公主府的规矩很奇怪,不满不汉。吴世霖称呼建宁公主额娘,他喊吴应熊爹,怪异的很。


    吴世霖的话差点没把耿氏气死,就是耿老太太都怒气上涌险些失态。


    建宁公主笑呵呵的,“老夫人不要介意,世霖都被我跟他爷爷宠坏了,我听说耿家到现在还是老夫人做主,想必您是能理解他的吧。”


    理解?理解个头。


    人都是习惯性双标的,老太太对自家当然是喜欢大权在握,完事儿掌握在自己手里。到了给女儿选婆家的时候,她最不愿意的就是女儿也遇到这样的婆婆,她所希望的是女儿进门就管家,把夫家所有人拿捏的死死的。


    耿老夫人还没说话,温良捂着嘴道:“不是吧,莫非吴公子还没断奶?”多大的人了,还什么都听亲娘的,又不是奶娃娃。


    昨日耿聚忠伏低做小,成功虏获温良的心,今日出门前温良再三保障不会让人在她眼皮子底下欺负耿氏。


    建宁公主与她一样都是和硕公主,温良可不怕她。


    建宁眼神一冷,“温良,注意你说话的态度,我是你姑姑,有你这么跟长辈说话的。你的规矩呢?”


    她儿子都十五了,说没断奶,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吴家。建宁公主对吴家的名声可是很在意的。


    温良一点也不惧,“姑姑这是再说什么话?是他自己个儿说的,什么都听娘的话。远的不说,咱们皇上八岁就能处理政务给汗阿玛分忧了,世霖他到现在还没主见,不是没断奶是什么?”


    看着建宁微怒的神情,她微微一笑,“姑姑也别拿我的规矩说事儿,我所学的规矩跟姑姑是一样的,瞧瞧您自己就能知道我规矩什么样。”


    吴家跟耿家地位相当,吴世霖瞧不上耿氏不就是看不起耿家,作为耿家的儿媳妇,温良觉得自己有义务维护耿家的声誉。


    耿老夫人憋住笑,她头一回觉得这个老三媳妇十分顺眼。


    乌晶晶也拿帕子捂住自己的嘴巴,她眉眼弯弯任谁都能看得出来她是在偷笑。


    这个二姐姐还真是,惹不到自己头上的时候还挺有意思的。


    一个两个尽管不出声,建宁也知道是在嘲讽自己,她冷笑一声:“简亲王府果真好家教。”


    当着太皇太后的面,她不敢说皇家的规矩如何,正好温良是简亲王府出来的,她提简亲王府想来太皇太后也不会把她如何。


    太皇太后是没开口,乌晶晶不高兴了。她冷下来,“建宁公主是什么意思,瞧不起简亲王府吗?简亲王府在如何也是忠心为主,一切以皇上为尊的,不像有些人仗着自己长辈的身份居然敢威胁皇上。要我说,皇上就是好性儿,惯的某些人不知天高地厚。”


    乌晶晶说的是皇上刚登基的时候,建宁以皇上人手不足帮皇上抗衡鳌拜几人为由,让皇上给吴应熊放权的事情。


    当时太皇太后只顾着伤心先皇过世,她年纪大了,忽然失去唯一的儿子,身体很不好,别说前朝,后宫她都懒得理,只窝在慈宁宫悲春伤秋。


    察觉乌晶晶话里有话,太皇太后锐利的眼神看过来,“谁这么大胆敢威胁皇上,什么时候的事儿,哀家怎么不知道。晶晶你给哀家老实说?”


    建宁害怕了,她很怕乌晶晶真的说出什么来,赶紧道:“汗额娘,没、没有的事儿,皇上是天下之主,谁敢给威胁皇上啊,那不是寿星公上吊。再说,皇家又不是只有皇上一个,还有我们呢,我们能眼睁睁看着旁人欺负皇上?”


    温良凉凉开口:“那可说不好,万一欺负皇上的人就在我们中间呢?”她这话就差指名道姓,气得建宁扯烂了手里的帕子。


    温良什么都不知道,但这不妨碍她落井下石。以她对乌晶晶的了解,猜都能猜到对方说的是谁。


    太皇太后抬抬眼皮,不冷不热,“没有最好,哀家是老了,但不代表眼睛瞎了,若是有谁想要倚老卖老,跟皇上摆长辈的谱,让哀家知道了,别怪哀家不客气。”


    太皇太后表情不变,身上杀气腾腾,直吓的建宁冷汗淋漓。


    建宁借口要准备成婚的事情,带着吴世霖走了。看着她落荒而逃的背影,温良十分得意。


    后院这地界,从来不存在和谐相处,不是东方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今日建宁没在她们耿家身上讨到好处,日后肯定也不会。


    两家人都走后,太皇太后不高兴的点点乌晶晶的小鼻子,“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几个是不是觉得我老了,管不动,居然连我都瞒着。”


    乌晶晶拉着她的胳膊撒娇,“不是,老祖宗一点都不老。不是我们不告诉您,这不是皇上说他长大了,非要自己处理。我寻思,让他练练手也好,若是连这一点事都做不好,将来怎么让群臣臣服,所以就没说。”


    弟弟是什么,就是关键时刻用来背锅的,把这件事推在玄烨身上准没错。太皇太后绝对不舍的教训他。


    太皇太后没好气的轻哼,“你呀。”她感慨,孩子长大了。


    太皇太后何尝不清楚,自己前两年浑浑噩噩,孩子们就算受了委屈,告诉了自己,自己也未必能给出什么好的建议。


    是她,让孩子们受委屈了。不过,日后不会了。


    逝者已矣,她得留着这条老命照顾皇上跟晶晶。


    康熙五年,乌晶晶的婚期终于定了下来,就在今年的九月。


    公主出嫁要在科尔沁草原完成婚礼,送嫁的队伍成了难题。不是没人愿意去,而是抢着要去送家的人太多了。


    裕亲王福全、奇绶、隆禧永干几个小的,简亲王府的德塞几兄弟,郑亲王府的阿哥们,甚至信亲王府、敬瑾亲王都跟着凑热闹。


    呼啦啦,几乎所有宗亲阿哥、但凡跟乌晶晶沾边的都递了折子。


    玄烨把折子扔在桌子上,对着皇后抱怨,“你看看,你看看,这群人什么意思,居然全都想要给长公主送嫁,他们都走了,朝中的事情怎么办?宗室那群人也就算了,鳌拜他们几个凑什么热闹,长公主跟他们有关系吗?啊?”


    宗亲阿哥还能说是自家人,最让他难以接受的是鳌拜跟遏必隆,这俩也上折子要代表朝中大臣去给长公主送嫁。


    这两日底下递上来的折子,有一多半都是跟送嫁有关,反倒是其他事儿很少。


    皇后默默收拾起地上的折子,她心说皇上是因为送嫁的人多而生气吗,他分明是因为自己不能去送嫁而烦躁。假如皇上不是皇上,她有理由相信,他绝对是冲的最快的一个人。


    认识皇上这么多年,她知道,长公主出嫁若皇上不能亲自相送,必定会成为他生命中最大的遗憾。


    她想了想说道:“皇上,我记得先皇在世时,曾去盛京围场打猎,不如咱们……”


    玄烨烦躁,“什么时候了,你还想着……等等,你是说去盛京秋狝?”皇后点头,玄烨瞬间就笑了,他一拍脑袋,“我怎么把这件事给忘了,东珠你不愧是我的贤内助,得妻如此夫复何求。”他得意道,“那咱们今年就去打猎。”


    去盛京木兰秋狝并不是没有先例,刚好木兰的时间也大都在九月,他完全可以以秋狝为名送姐姐出嫁,等姐姐举行完婚礼再带着姐姐一起回来。


    这样就能防止蒙古那些人利用姐姐的心软,把人留在蒙古了。


    玄烨越想越美,当即让人传旨他要去盛京举行狩猎比赛。


    他对固美等跟乌晶晶关系不错的年轻人说道:“满珠习礼为何想要让长公主在蒙古举行婚礼,其目的昭然若揭,他就是想要利用姐姐的心软,把人留在蒙古。这回,咱们不仅仅是去送嫁,还得拿出十二分的精神,赢过那群蒙古人,咱们得让姐姐知道,只有大清才是最强的,只有咱们能保护好她。你们明白没有?”


    固美等人大喊:“明白。我们会看好那群蒙古人,不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这群人基本上都是宗室阿哥,每个人都把乌晶晶当成自家子侄、姐妹看待,加上乌晶晶出生时的异象,当然也更希望乌晶晶留在京城。


    玄烨大手一挥,“婚期在九月,我准备八月初二出发,距离八月还有些时日,你们要抓紧时间练习争取用势力碾压各个蒙古部落轻年,比出我大清的风采。”


    乌晶晶大婚具体的日子在九月十六,从京城到蒙古一个月的时间就足够了,修整几日刚好赶上大婚。


    皇帝离京是大事,从出发到回京差不多要三个月左右,这期间的政事都要安排妥当,特别是要找人代理朝政。


    郑亲王府跟简亲王府的人肯定都要跟着走的,还有几个跟乌晶晶关系好的,撒泼耍赖都要跟着去送嫁。玄烨最终只能把当初蹦跶厉害的鳌拜跟遏必隆留了下来。


    鳌拜推脱自己年事已高,想以此推拒。


    玄烨直接一句“这回宗亲要走不少人,不然我也不会麻烦鳌大人。朝臣里,除了鳌大人,让其他人监国,朕实在不放心。”


    一句话说的鳌拜豪情万丈,就这么被忽悠着留了下来,他甚至跟康熙打了包票绝对会看好京师,等皇上回来。


    打一棍子给个枣,玄烨留下了鳌拜,回头把他的儿子跟侄子带上了。鳌拜的儿子先不说,他侄子是四公主额驸,婚期在五年的三月,仔细算算也没多少时日了。


    当然,也不可能所有宗亲都要去蒙古,玄烨挑着一些跟乌晶晶关系好的,有干劲儿的带走,剩下的人点了两个宗室郡王跟鳌拜一起处理朝政。


    玄烨跟济度心里憋着一口气的,虽说不准备让乌晶晶在蒙古常住,这回去大婚也带了不少的嫁妆。


    蒙古科尔沁早早就来了人,来的是乌晶晶外家亲舅舅跟几个蒙古贝勒。嫁妆不可能全部带去蒙古,最后由济度带着人去公主府参观,当着他们的面清点、封存好嫁妆,各自保留好嫁妆单子。他这才让人把内务府准备的嫁妆装车。


    先皇与简亲王府、郑亲王府准备的都是好东西,要留在京城公主府,内务府准备的嫁妆才是他们准备带去蒙古的。


    这不是说内务府准备的嫁妆不好。


    内务府是专门伺候皇家的机构,包括皇阿哥成婚、公主出嫁的聘礼、嫁妆都归他们管。每个品级都有什么东西是固定的,模板印象反而不如家人亲自准备的显得珍贵用心。


    说实在的,乌晶晶的嫁妆比之当年太皇太后女儿出嫁毫不逊色,若要加上大家的添装,太皇太后的亲闺女都不能比。


    一路上浩浩荡荡,第一辆马车都出了京师大门,后面还有好几辆马车在宫里没动弹。可谓是真正的十里红妆。


    因还没到正日子,八月的天也有些热,乌晶晶并没有传凤冠霞帔,只是着简单的红色旗装。皇上与皇后同坐一辆马车打头,之后便是太后与太皇太后的马车,乌晶晶和交好的几个公主坐在太后马车的后面,在她们后面的是裕亲王一家、郑亲王、简亲王府、和顺与温良的马车以及常宁与奇绶几个小阿哥。


    这种时候,虽玄烨不怎么喜欢常宁,也不会主动把人留下。


    四公主拉着乌晶晶的手问:“姐姐你紧张吗?我好紧张。”


    小时候她们也是来过蒙古两次,不过那次体验并不算好。蒙古的郡主大都彪悍,那时候的四公主有些软绵,一不留神就会被欺负。


    你说乌晶晶?


    她外家就在蒙古,刚下地儿就被拉去达尔罕王府做客,根本没和四公主她们在一起。


    乌晶晶身边进出都有很多人围着。一年就这一次能跟外家相处的机会,四公主不想去打扰她,因此从未提过这事儿。


    五公主打趣道:“又不是你成婚,你紧张什么?等到明年你在紧张也不迟。”


    明白她说什么四公主红着脸挠她,“让你胡说,看我不撕烂你的嘴。”


    十几岁正是少女怀春的时候,恰好此时纳尔杜骑着马就在她们的马车旁边,四公主的脸腾的一下子就红了。


    几人笑作一团,透过车窗看到她们,纳尔杜疑惑的挠挠头,好似不明白她们在笑什么。这让四公主更加不好意思了。


    乌晶晶伸手一指五公主,“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她笑话你你不会笑话她啊,你俩就差几日,这婚期能差多少?”


    皇家公主十二三就大婚,像她们几个耽搁到十六七的是少数,她早就听玄烨说过,剩下的几个公主也都会在这几年出嫁。


    四公主在念头,五公主很可能就在年尾。


    至于说嫁妆,内务府那边早就预备下了,就算同一天出嫁都没问题。


    五公主一甩头,“笑吧,我不怕。”


    笑闹中时间过得很快,不一会儿就到了用膳的时间,几个人笑嘻嘻手拉手下了马车,温良正好看到她们这幅样子,撇撇嘴,“都要出嫁的人了,还这么大咧咧的,不就是个好出身,若她跟我们一样,我不信蒙古那边还会如此大费周章。”


    “你说是不是?”温良自己说还不算,她跟和顺公主一辆马车,说着还拉了拉和顺想要寻找认同感。


    和顺并不认同她的话,“大咧咧没什么不好,小时候我最羡慕的就是她大咧咧有什么就能说什么的性子。”


    不只是小时候,她现在也很羡慕乌晶晶。人都是会长大的,和顺因婆家的关系、嫁人之后的各种交际早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贵妇。同时,她也失去了一些东西,她永远都不可能跟乌晶晶那样随性。


    别人拥有的恰是自己渴望的,和顺除了羡慕还希望对方能永远如此,因而她才会不赞同温良的话。


    别看她跟温良坐一辆马车,实际上两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亲密,哪怕都在京城住着,和顺也很少会给温良下帖子,温良差不多也是如此。和顺不喜欢温良的性子,温良则是懒得去巴结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