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 30 章

作品:《[清穿]端敏公主的团宠日常

    看赵嬷嬷的表情她就知道没送。董宛宛摆摆手,“算了,我自己去吧。”

    赵嬷嬷欲言又止,见董宛宛起身,最终还是说道:“桂花糕出炉奴婢就给长公主送去了,只是……只是公主没要。”

    赵嬷嬷一心为了董宛宛,她送桂花糕也是送去的乾清宫。也不知该说她送的巧还是不巧,当时刚好皇上、乌晶晶与孔四贞都在。

    听闻是贤妃给乌晶晶送的点心,顺治很感动,还当众夸赞了几句。

    乌晶晶狐疑的看了托盘里的糕点一眼,凑过去闻了闻直接说道:“味道太甜腻没有孔姑姑做的好吃。”

    原来,今早上孔四贞亲自动手给长公主做了点心,乌晶晶觉得好吃,便带着孔四贞一起给皇上送来。

    就在赵嬷嬷进来之前三个人一起刚吃完点心。

    说董宛宛的点心不好吃,不是因为乌晶晶讨厌她故意的,而是乌晶晶鼻子比较灵敏。董宛宛这个点心因为是特意给小孩子做的,放的糖比较多,在她心里小孩子就喜欢吃甜食。孔四贞不同,她牢记太后说的不能给小孩子吃太甜的东西,对牙不好,所以她做的桂花糕甜而不腻,严格遵守了太后的嘱托。

    若乌晶晶是单纯的小孩,必定更喜欢吃甜一些,可惜她不是。

    如此,孔四贞用心做的点心就显得难能可贵,立刻把董宛宛给比了下去。

    珠玉在前,加之她本就不喜欢董宛宛,不要董宛宛的点心也就顺理成章起来。

    董宛宛到乾清宫的时候,顺治与孔四贞正一左一右站在乌晶晶身边,教导她写字。乌晶晶白嫩的小爪子抓着软趴趴的毛笔一笔一划的写着什么,两人隔空对视、相视而笑。

    皇帝宠妃的特权,董宛宛进乾清宫从来不用通传。她推门而入刚好看到这幅场面。

    男才女貌中间夹着个精致的女娃娃,像极了温馨的一家三口。而这温馨,在董宛宛看来格外刺眼。

    努力压下心中的不悦,董宛宛抓紧了手里的帕子,“臣妾给皇上请安,”

    福临冲着她招招手,“宛宛来了,正好你来瞧瞧,我们晶晶居然学会写大字了。”然后他看了孔四贞一眼,赞道,“这都是四贞的功劳。”

    今年六月乌晶晶满三周岁,福临开始对她进行各种教导。满语、蒙语、汉语全部都提上日程。福临酷爱汉学,闲来无事就会教导乌晶晶汉字,只乌晶晶耐性不好,没一会儿就不耐烦,玩起了别的。

    他教导了半年,乌晶晶也不过是认识了几个汉字,写的更像是阿彩用爪子画出来的。

    孔四贞才来多久,乌晶晶的字就写的像模像样,对汉文化也没那么排斥了。

    乌晶晶点头入啄米,她喜欢这个新来的漂亮姑姑,漂亮姑姑讲课可比汗阿玛有意思多了,她也喜欢听漂亮姑姑讲故事。

    董宛宛有一瞬间的不自在,“是,是吗?”

    顺治帝还以为她不相信,立刻道:“是啊,四贞她出身汉军从小饱读诗书,你不是也喜欢吟诗作画么,没事的时候多跟四贞走动走动,我相信你们肯定有很多共同话题。”

    大清刚入关没多久,宫里多是蒙古妃嫔,这些妃嫔大部分连满语都不会说,更别说懂汉家文化。像董宛宛这样的‘才女’跟她们自然是没有共同话题的。

    宫里的满妃也差不多是同样的情况,所以,董宛宛在宫里尤为‘孤单’。

    孔四贞是名副其实的才女,标准的文武双全,顺治便以为董宛宛跟她必定是能和平相处,成为好姐妹的。

    孔四贞当即站出来,她福福身:“臣女见过贤妃娘娘。早就听闻皇上说娘娘是才女,今日一见果真与众不同。”

    孔四贞并不了解董宛宛,她单纯地以为能被皇上赞叹的人必定是极好的。

    而董宛宛以己度人,她觉得孔四贞是在挑衅,本就对孔四贞有防备的心更加戒备起来。

    董宛宛也不是吃素的,她面上带着淡淡的忧伤,“听闻定南王一家百十余口为国捐躯,如今只余格格一人,这人死不能复生,孔格格要节哀。”

    孔四贞面色一变。大家都知道孔家出事于孔四贞而言是不可说的痛,入宫这些时日哪怕是传闻最嚣张的静妃都不曾当着她的面说此事,大家都很照顾她的心情。孔四贞感动的同时心情也因此慢慢变好。

    原本她以为自己已经放下了,忽听贤妃提起定南王府,她才知不过是自欺欺人。

    乌晶晶啪的扔下自己手中的毛笔,她歪着脑袋满脸不解,“贤妃娘娘怎么知道孔家只剩了孔格格一个,不是说定南王还有个儿子么?娘娘倒是消息灵通,这就知道对方出了事。”

    定南王世子失踪不是秘密,所有人都说没消息就是好消息,这至少证明那位世子还活着。孔四贞也因为这个消息满怀期待。

    贤妃这话好似笃定人家活不成一样,委实有点恶毒了。

    她转头看向孔四贞,满眼的真诚,“四贞姑姑别怕,汗阿玛已经让我阿玛去广西找人了,我跟你说,我阿玛很厉害的。”

    提起济度乌晶晶骄傲的挺起胸膛。

    顺治十一年十二月,顺治帝授简亲王济度为定远大将军,率贝勒巴尔楚浑、贝子务达海、都统噶达浑统兵征福建郑成功。

    福建与广西相隔不算太远,得知孔家的事情后,顺治便让人给济度去了信,让他派人去广西寻人。

    别看乌晶晶平时一副不喜欢济度的模样,毕竟是亲阿玛,济度在她心中的形象还是很高大的。不过是找个人,乌晶晶觉得凭她阿玛的本事根本不算事。

    她阿玛一定能把定南王世子找回来。

    乌晶晶的眼睛里满是认真,孔四贞感动不已,她伸手摸摸对方的脑袋,轻声‘嗯’了一句。“我不怕,谢谢晶晶。”

    时间已经过去两年,对于能否找到兄长,孔四贞已经不抱希望了。简亲王厉不厉害她不清楚,但她爹的旧部在桂林找了那么久都杳无音信,大概兄长是真的遇害了。

    孔四贞心里早有准备,但看着眼前那双专注的小眼睛,她内心暖暖的。

    太后有句话貌似说对了,她父母虽然过世但她并不是孤独一人,太后跟小公主特别是小公主,都是把她当做嫁人看待的。

    她想就算是为了这善解人意的小公主,她也应该振作。

    福临也看出孔四贞脸上勉强的笑意来,他想说宛宛不是那个意思,看着这样的孔四贞却又说不出口。

    他甚至忍不住自问,贤妃一向以贤良淑德、善解人意著称,今儿怎会忽然揭起别人的伤疤,她真的不是故意的吗?

    他深呼吸,“晶晶说的没错,堂兄已经回信了,他会亲自带人去找,相信很快就能传来好消息。”

    他在心里默默说道,就算孔延训真的出事也不怕,还有他们呢。他们会把孔四贞当成亲人对待。

    乌晶晶用力点头,“阿玛说他明年我生辰的时候会回来,到时候他肯定能带着孔家人一起。”哪怕带兵在外,济度也没忘记女儿的生辰,今年他人虽然没到却也让人送了礼物和书信。在信中他明确表示明年六月乌晶晶过生辰之前一定会赶回来。

    阿玛说话一项算数,说明年回来,就一定会回来。

    “多谢皇上和晶晶。其实,兄长的事情我们心里多少也有些准备,若实在找不着,也请简亲王不要太过为难自己。”

    那边到处都是南明的人,简亲王是大清的亲王,必定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在他们的死亡名单上。没多在那边留一日,就多一分危险。

    她着急兄长的下落,却也不想因为自家的事情害了别人性命。特别那人还是长公主的亲生父亲。

    乌晶晶:“不为难,肯定能找到。”

    怎么会为难呢,只要阿玛把与阿彩等人斗智斗勇的本事用在上面,是绝对能找得到的。更何况这次阿玛南下她还求了几只海东青帮忙。它们是天空的王者,最好的探路人。

    三个人自说自话,董宛宛被排除在外,那种滋味别提多难受了。

    她努力压下心底的不是,带着笑道:“你瞧我,真是对不住,是我不会说话。简亲王是国之栋梁,十分擅长寻人,有他出马,定南王世子必定能平安归来的。”

    父母全部死亡,只有一个哥哥下落不明,孔四贞对这个哥哥应该是充满期待的吧?

    而只有她知道,这位定南王世子应该是死了的。

    愿意很简单,假如他活着,太后或许仍旧会收她为养女,但一定不会把人留在宫中居住。

    呵,皇上跟长公主还在那里夸济度。

    殊不知,如今孔四贞有多期待,等得知兄长的死讯后就会有多失望。

    这样也好,等济度回来,不用她做什么,孔四贞就能跟皇上、长公主离心。

    董宛宛嘴角勾着笑,她就等着看好戏就成。

    又是这种笑,仿佛她是什么高高在上的神明,看着她们这群愚蠢的凡人一样。乌晶晶不高兴的转过身背对着她,所以她才对这位贤妃娘娘喜欢不起来啊。

    孔四贞小心的问道:“公主怎么啦,”可是她说错了话?

    乌晶晶哼哼几声,“四贞姑姑你觉得我阿玛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四贞词穷,一时竟然答不上来。济度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怎么知道?

    乌晶晶摊手,“看吧,你都不知道我阿玛是什么样的人,我就奇怪了,贤妃娘娘又是从哪里听说的我阿玛十分擅长寻人?”十分擅长寻人几个字被她用怪异的强调说出来,让人不舒服的很。

    别看她家跟董鄂家都住在京城,乌晶晶可是知道自家跟鄂硕并没有太大的往来。她玛法是个很会审时度势的人,轻易不跟这些朝廷重臣交往过密。

    她出生前来往就不密切,她出生之后两边更没有交集了。

    既如此……贤妃是从哪里知道她阿玛‘十分擅长寻人’的?

    她又看了顺治一眼,“总不能是汗阿玛说的吧?”

    她明明记得汗阿玛说她阿玛对政治有着真知灼见、作战勇猛,怎么到了贤妃嘴里成了十分擅长寻人了?

    这话乍一看没什么问题,乌晶晶就是莫名觉得不舒服,不像是好话。

    就好比说安郡王十分擅长给皇上牵线搭桥一样。

    董宛宛悲悲切切,“我自问对长公主疼爱有加,为何公主总是误会我的意思,还是说公主对我有意见?亦或者”是谁在长公主面前说了什么。

    后半句她没说出口,屋里的人都自动给她补上了。

    是谁呢?

    孔四贞顺着董宛宛的话往下想,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是长公主的养母,若说有谁挑唆了长公主,那自然是皇后娘娘无疑。

    她猛吸一口冷气,后知后觉,这位看着人畜无害的贤妃是在给皇后上眼药呢。

    孔四贞偷偷拿眼去看皇上,她想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

    他会不会着了贤妃的道,对皇后不满?

    乌晶晶学着她的样子嘴巴一撅,“我也想问问贤妃娘娘,是不是晶晶哪里不好,不招您待见,为何您总是给晶晶挖坑,想让汗阿玛讨厌我?”

    直来直往成了习惯,哪怕表情做的再像,说出的话也大不相同。比起贤妃含蓄的表达,乌晶晶则直接的多。

    她眨巴着大眼睛,“还是说贤妃娘娘还在记恨当年我跟二姐姐打架的事儿,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帮二姐姐找回场子?”

    董宛宛没想到乌晶晶会这么说。现在的小孩心思都这么敏感吗?都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出她真正的意思了。

    眼见福临怀疑的目光要落在她身上,董宛宛立刻做出一副伤心欲绝的姿态来。

    她后退两步想要表现出自己被乌晶晶话语打击的不敢相信。却不想脚下忽然一软,整个人跪在地上。

    无巧不成书,乌晶晶正好站在她下跪的前方。

    乌晶晶快速跳开,蹭的一下跑到顺治身后躲起来。

    “汗阿玛,我可什么都没做。”

    她见过好几次贤妃用这招陷害后妃,也不知她是怎么未卜先知的,每次她‘不小心’摔倒,前面必定站着个受宠的后妃,而汗阿玛必定是立刻到场来维护她。

    原本她以为是汗阿玛笨,看不出她拙劣的演技,后来她跟汗阿玛一起,才知道不是汗阿玛蠢笨,而是从汗阿玛的角度去看,真的是有人在欺负她。

    虽然她刚才跟贤妃保持着一定得距离,但贤妃摔倒的太巧。乌晶晶表示她还是很怕的。

    顺治搂着她,“混说什么,汗阿玛眼睛又没瞎,她是自己摔倒的跟你有什么关系。贤妃你也是,当初那事儿明明是佳佳的错,你怎能偏袒佳佳把事情怪在晶晶头上?什么时候你变得如此是非不分小心眼了?”

    董宛宛一口老血差点吐出来,皇上说的什么话,她说什么、什么时候怪晶晶了?不过是长公主上下嘴皮子一碰,皇上就给她安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

    她冤不冤?

    再则,她虽不清楚自己摔倒是怎么回事,也没打算把这件事栽赃在长公主身上。毕竟是皇上偏袒宠爱的公主,她不确定自己会不会成功。

    若成功了还好说,若不成功,惹了皇上厌弃岂不糟糕?

    可现在,受伤的是她,她还没说什么呢,就被皇上给定上了罪。

    董宛宛终于体会了一把那些被她坑的妃嫔是什么滋味。

    这还不算,仗着皇上看不见,乌晶晶还冲着她做了个鬼脸。

    董宛宛再也承受不住晕了过去。

    “宛宛,”顺治的心里还是有她的,发现她晕了很是着急。

    乌晶晶‘善解人意’:“汗阿玛,贤妃娘娘似乎并不喜欢我,你好好照顾娘娘,我先回坤宁宫了。”

    走出乾清宫的大门,孔四贞没忍住轻轻地刮了下她的小鼻子,“小滑头。”

    贤妃怎么晕过去的她不清楚,但长公主最后一句话明显再给贤妃上眼药。

    乌晶晶吐吐舌头,轻哼:“是她先这样对我的,还有四贞姑姑。”

    没错,小金乌从不主动害人,若是有谁想要对它们不好,她也是不会客气的。

    孔四贞心里一暖,她蹲下身体与乌晶晶直视,“我没有说你做的不对,只是你还小,我是担心你。”

    她虽没在皇宫里生活过,后院的争斗也算见过一些,于人心上也了解一二。那位贤妃娘娘看着就是心思深沉的,长公主跟她对上难免吃亏。

    乌晶晶摇晃着小脑袋,得意洋洋,“四贞姑姑少瞧不起人,我可是很厉害的。”

    她可是只聪明的小金乌,聪明的金乌从不做没把握的事情。那个贤妃虽然厉害,但她有汗阿玛啊。

    汗额娘说了,这天下汗阿玛最大,别人的话不重要,只要汗阿玛相信她就好。

    她就是知道汗阿玛会站在她这边才会那样的。

    孔四贞好脾气道:“是是是,公主殿下最聪明了。”

    小小的人尾巴都要翘上天。这骄傲的小模样,别说还挺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