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妥善处理东宫旧臣

作品:《贞观天子

    不多时,刘仁轨接到楚王召见。这让刘仁轨有些奇怪,他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吏而已,楚王为何要单独召见他?


    带着这样的疑惑,刘仁轨步入偏殿。


    帝座空无一人,在其下首位,跪坐着一名年轻人。他面无表情的看着自己,  让人想不透他心中所想。


    李珍走上前,拜道:“殿下,刘仁轨带到。”


    原来他就是楚王。


    真是年轻。


    刘仁轨不敢怠慢,躬身一礼。


    “下官刘仁轨,拜见楚王殿下。”


    李智云打量着这位年轻的名将,脑海回忆着此人的信息。刘仁轨一生为官清廉刚正,政绩突出。但真正让李智云在意的是此人在军事上的才华。


    白江口一战,  彻底打疼倭寇,奠定大唐数百年海防安全。换而言之,  将来此人是对付倭寇的一把利器。


    此人历任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四朝,荣宠不减,最后甚至寿终正寝。


    由此可见,此人是个懂规矩,知进退之人。


    不过,现在的刘仁轨还没有成长到那一步,眼下他也之比李智云大两岁而已。


    “免礼。”


    “谢殿下。”


    李智云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思忖良久没有说话。他在纠结,要不要现在就开始培养刘仁轨,还是说,顺其自然,让他野蛮发育,慢慢成长。


    见楚王没动静,  刘仁轨自然是低着头不敢说话。


    他想不明白,楚王召见他做什么。


    过了一会儿,  李智云道:“陈仓县暂缺一名县尉,本王属意你,  刘仁轨,你可愿意?”


    刘仁轨愣了一下,旋即答应。


    “下官遵命。”


    楚王开口,他还有拒绝的余地吗?


    不过能做县尉也算是个不小的进步,他也没什么好拒绝的。


    真正让他不明白的是,楚王殿下为什么会特地点名自己,他好像没什么名气吧。


    带着这样的疑惑,刘仁轨离开了皇宫。


    李智云这么做,自然是想刘仁轨按照原本的轨迹成长。只是这一点,刘仁轨永远也不可能想到而已。


    安排了任瑰,李智云随后又接见了韦云起。对这位以少胜多的历史名将,李智云还是很看重的。


    双方见面之后,没有韦云起预想那样,李智云对他冷嘲热讽的打压藐视。


    相反的,这位年轻的楚王十分认真的向他请教辽东草原部族的事情。


    待自己说完见解之后,李智云沉吟一会儿,言道:“韦公,眼下草原内乱,我大唐尚需修生养息。本王是这么想的,  待他日唐军挥师北上,还望韦公不吝相助。”


    “臣遵命。”韦云起答应。


    紧跟着,李智云以皇帝的名义加封其上柱国,司农少卿。


    韦云起自是拜谢。


    旋即,李智云便遣退韦云起。虽然此人有才,但李智云并不打算现在就用他,还是得观察观察。


    随后,李智云召见韦思齐。


    “思齐,你这次做的不错。”


    “有赖殿下福德,臣才能这般顺利。”韦思齐谦逊道。


    李智云笑了笑,自动忽略马屁,跟着说道:“韦圆照的事情,想必你回京之后已经听说了。”


    “是。”


    “你是怎么看待的?”


    韦思齐想了想,言道:“国有国法,听凭殿下处置。”


    “看在你的面子上,本王会放他一马。”


    “多谢殿下厚爱。”韦思齐低头感谢。


    放不放韦圆照,韦思齐并不在乎,反正那位三叔从来都和自己不亲近。


    无所谓。


    紧跟着,李智云道:“除韦圆照勋国公之爵,自然该有人继承,你追随本王日久,又是匡伯公之子,这个爵位该是你的。”


    闻言,韦思齐鼻尖一酸,拜谢。


    “臣多谢殿下。”


    李智云笑了笑,拍拍他肩膀,“正心修身齐家,你要好好打理韦氏宗族,使其团结友爱。”


    “臣遵命。”


    随着邸报下达各府,关于韦云起等人的安排也在长安流传开来。不少人都有些意外,楚王居然没有杀太子旧臣。


    另一则消息,韦思齐封勋国公也是引起一番波澜,不过总的来说没有多少意外,因为继承勋国公爵位的还是韦氏,这对于关陇家族来说算是一记安抚。


    他们不在乎谁成为新的勋国公,他们比较在乎楚王会怎么对待关陇家族。而没有剥夺韦氏的勋国公爵位,无疑让他们比较安心。因为在他们看来,楚王只是在犒赏小弟而已。


    楚王府,韦珪院。


    韦珪服侍着李智云洗完脚,净了手,拿着一卷书册,陪着李智云在榻上看书。


    随着自己接手国家大事,李智云也开始恶补治国知识,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帝王学韩非子。


    看不懂的,李智云会请教杜如晦,或是学识渊博的国子监博士。


    而韦珪,则比较偏爱诗文。


    看着对面的丈夫认真看书,韦珪心里面忽然感觉很满足,她喜欢这样和丈夫生活。


    如果,丈夫不是楚王,只是普通人,她会更幸福。


    因为,那样丈夫有可能只属于她一个人。


    想起几个堂妹,韦珪忍不住低低一叹。


    声音不大,李智云却也听见了。


    “怎么了?”他目光从书册离开,看向韦珪。


    “没什么。”韦珪勉强一笑,言道:“思齐的事情,妾身心里很高兴。”


    李智云一笑,伸手给她整理耳边鬓发。


    “娘子若是有弟弟,这个国公爵位......”说到这里,李智云一笑,停止了话头。


    虽然李智云没说完,但是韦珪却听明白了,她心里很高兴。


    “对了夫君,妾身前几日去看望了几个妹妹。菩提年华尚在,妾身想托夫君给她寻个好人家。”韦珪试探的说。


    闻言,李智云沉吟问道:“她是怎么想的?”


    “女儿家,这种事情岂好开口,自是妾身这个做长姊的给她做主。”


    李智云调侃道:“娘子这般有心,为夫过往居然不知道。”


    “夫君!”她娇嗔不依,晃了晃他手臂。


    “好好好。”李智云道:“改日我亲口问问她,这样也好知道她有什么要求。你也知道,为夫这些日子很忙。”


    “好吧。”韦珪心下一黯。


    作为女人,在某些事情上,她格外的敏感。


    见韦珪情绪似乎有些低落,李智云伸手将她揽入怀中。


    “你这是怎么了,不高兴?”


    “没有。”靠在丈夫怀里,她非常的贪念,希望永远不要离开。


    以前她还没什么感觉,要照顾儿子,要打理王府。可随着废太子和齐王身死,自家夫君监国,她这才发现。


    原来自己能陪着夫君的时间居然这么少。


    现在府内只有四个女人,将来夫君一旦登基,三宫六院,那夫君能陪着她的时间岂不是更少?


    她不是妒忌,她只是不舍。


    经历一段婚姻的失败,她自然不希望这段婚姻无疾而终。


    何况,她喜欢李智云。


    李智云是不知道韦珪什么心思的,他现在的精力都放在朝政上,实在没空猜老婆什么想法。


    不过,他也有办法哄老婆开心。


    娇花还需夜霜淋啊。


    她的郁闷,低沉情绪,最终融化在李智云的热情火焰之下。


    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