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被采纳

作品:《重生1980,我为国家培养栋梁

    初一的知识点,很多都是刘小月自己学过的,加上有五个系统光环的辅助,所以刘小月学习的速度很快。


    刘军白天给刘小月上课,晚上的时候他提就写小说,而刘小月则是在他身边看书复习。


    这样的情况下,只是花了十天的时间,刘小月就已经学完全学完了初一除了英语之外的大部分知识点。


    刘小月这样的学习速度,着实把刘军震惊到了。


    不过想到几个系统光环的强大辅助功能,加上每天刘小月学习十几个小时的时间,刘军也就释然了。


    刘小月每天早上六点半就要起床学习,一直要学到晚上十点才睡觉。


    这中间除了吃饭上厕所之外,所有时间都是学习,一天到晚最少要学习14个多小时,相当于要上20节课。


    而且这二十节课还是在有学习光环,记忆光环,智力光环,精神光环,以及调节光环这五个光环加成的情况下学习的。


    这五个光环的加成,就相当于普通人学习速度的好几倍。


    初中生现在每天是8节课,加上晨读和自习,也才11节课。


    而刘小月现在上一天课的时间,相当于普通初中学生上两天的课。


    加上她在光环下的学习效果,刘小月现在的学习速度,她学习一天就相当于普通学生学习十几天。


    所以,她能够在十天时间学习完除了英语之外的所有初一知识点也就不奇怪了。


    帮刘小月复习完初一的知识点后,刘军准备继续她教除了英语之外的初二和初三的知识点。


    至于英语这门课,他准备等刘小月把初二初三的所有知识点都学完后再一起教她。


    就在刘军在家给刘小月辅导学习的时候。


    川省,科学文艺杂志社。


    一个年轻人一脸兴奋的敲开了总编的门。


    “总编,您看看这篇小说,这篇小说写的太好了。”


    年轻人把厚厚一叠手稿递给总编说道。


    见年轻人冒冒失失的,总编皱了皱眉,语气淡淡说道:“你把稿子放这里吧,我待会再看。”


    “好的,总编,你一定要看啊,这篇小说真是写的太好了,太有想象力了。”


    年轻人临走之前还不忘了提醒总编看手稿。


    在年轻人走后,总编并没有马上看他送来的手稿。


    而是等了两个小时,当他处理完手上所有的事情后,这才注意到放在他办公桌上的手稿。


    看了看时间,已经快要下班了,他想要明天看。


    不过此时距离下班还有半个多小时。


    犹豫了一下后,他还是拿起手稿看了起来。


    就当是打发这半个小时时间好了。


    然而,不看还好,一看他就被手稿上面的内容迷住了。


    当他再次缓过神来的时候,他感觉肚子有些饿,看了看天色,好家伙,竟然已经快要天黑了。


    他看了看时间,已经不知不觉过了两个多小时。


    再看看手中的小说手稿,他更是一脸的惊叹。


    想了想后,总编还是决定去吃点东西,然后再回来看完这本小说手稿。


    要不是杂志社规定任何人都不能把手稿带回家的话,他一定会把这本小说手稿带回家看。


    半个小时后,总编再次回到了杂志社办公室,然后开着灯开始继续看稿。


    这一看,就看到了凌晨三点多。


    他一口气把所有内容看完后,还是觉得意犹未尽。


    第二天,总编是顶着两个黑眼圈来上班的。


    一上班,他就找到了昨天那个年轻的小编辑。


    “你把这份手稿让其他编辑也看看,看看大家怎么说。”


    总编把手稿递给小编后吩咐说道。


    “好的总编。”


    很快,一本名为《未来世界》的小说手稿就开始在整个科学文艺杂志社流转了起来。


    看过这本小说的人,不管是主编还是小编,都是惊为天人。


    他们对这本书作者的想象力非常惊叹。


    这本小说的科幻元素,都能用现有科技推理出来,所以这本小说给所有人的感觉就好像是,未来一定会有这些科技一样。


    而且,这本小说不光是科幻背景让人赞叹,小说的情节也是非常精彩。


    “大家对这本书怎么看?”


    这天下午,总编召开了一次编辑部全体会议。


    会议的目的,就是对这本未来世界小说的看法,要不要让这本书在杂志社连载。


    “总编,这本科幻小说是我至今看到过最好的科幻小说,所以我强烈建议杂志社一定要把这本小说收录下来。”一个编辑朝总编说道。


    “我也赞同连载这本小说,这本小说实在是太优秀了。”


    会议室中,所有人都出奇一致的表示这本书非常好,并建议杂志社采纳这本书。


    到了这时候,整个杂志社基本上就是统一了意见。


    “既然这样,那就联系一下这本小说的作者把,尽快把这本书的授权谈下来。”总编朝所有人说道。


    这天,刘军正在家里辅导刘小月学习,一个邮局的工作人员来到了刘军落在的上河村,并且打听到了刘军家里的位置。


    “请问刘军在家吗?”


    “我在!”


    刘军一出屋,就看到了一个四十多岁穿着邮局制服的中年男人。


    “你就是刘军?”


    “对,我是刘军。”


    “有身份证明吗?”


    “有户口。”


    很快,刘军就把自己的户口拿给邮递员看了看,确定了他就是刘军。


    “刘军,你有一份川省榕城发来的一封加急电报。”邮递员把一封电报递给刘军说道。


    “谢谢。”


    刘军接过电报,听到是榕城发过来的,顿时就想到了科学文艺杂志社。


    “电报已经送到,那我就走了。”邮递员和刘军说了一声后,就骑车邮局配的自行车离开了。


    “哥,谁给你发的电报?”这时候刘小月好奇的凑了上来。


    母亲周慧兰也是一样,她也是用好奇的眼神看着刘军手上的电报。


    “应该是榕城科学文艺杂志社,我寄过去的小说应该是被采纳了。”刘军朝妹妹和母亲说道。


    说完他打开了电报,果然是科学文艺杂志社发来的。


    电报中,科学文艺杂志社告诉刘军,他的小说已经被采纳了,希望刘军打电话联系杂志社,商讨版权和稿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