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作品:《心尖意

    四周都搜查了一遍,果然一无所获。


    张君奉先领人回来,走回那串马蹄印前,思索着道:“中原的马能来了这里,也许对附近已很熟悉了。”


    胡孛儿紧跟其后,手按着横刀,粗着嗓门回:“那怎么可能,他们连探子都进不来!”说到此处停一下,眼瞅瞅舜音,觉得中原探子这些话还是不要当她面说的好,转口道,“要不然咱们再往东去追追看?”


    穆长洲手提长弓,自十几步外走回,垂眼看着那串马蹄印,没说话。


    舜音站得不远,听到了他们的话,心中微微一紧,捏住袖中手指,难道是封无疾按照她给出的消息派人来的?


    偏偏逢上昨夜有雨,留下了痕迹……但她随即就觉得不该,她还在这里,封无疾行事不会这么莽撞,何况派人来又有何用,还不如她身在此处看得多。


    她转眼看向那里,忽见穆长洲抬了头,似要发令了,立即道:“一串马蹄印也这般紧要么?兴许河西之地也有人会打这种马蹄铁,万一弄错了,往东而去岂不是费时费力,我到现在还什么风物都没看见。”


    穆长洲眼神看了过来。


    舜音隔着垂纱与他对视一眼,坦然站着,仿若就是随口一说。


    胡孛儿瞅她:“夫人这话什么意思,难道是咱们河西的马打了中原的马蹄铁啊?”


    舜音反问:“我这么说了?”


    “……”胡孛儿被噎了一下,忽而想起来,看向穆长洲,“军司方才可是要下令?”


    穆长洲眼看着舜音:“我正要下令往回走,向西查视。”


    舜音抿唇,默默转身,走出去牵马,心想早知就不说了,谁知道他是这么想的,差点以为他就要下令往中原方向去查了。


    弓卫将马牵来,穆长洲翻身上了马,下令说:“即刻返回,向西而行,绕城走。”


    众人纷纷上马。


    舜音也坐上马背,跟去他左后方时有意落后了一截,方才说了那一句,此时更要装作对这些都漠不关心,边打马缓行边转头去看四下,只当是真在找寻可以观望的风物。


    张君奉看她离远,打马接近穆长洲,低声问:“军司方才真是打算向西而查?”


    穆长洲点头,只是刚开口就被舜音打断了,除非她那句真是无心之言,也真是对这些全然不懂,不然就是跟他想到一起去了。


    他想了想,不能有疏漏,朝后方的胡孛儿看一眼,颔首示意他近前。


    胡孛儿立即打马靠近:“军司有何吩咐?”


    穆长洲往左后方看一眼,见舜音转头看着别处,压低声说:“中原的动向也留意一下,尤其是接近河西的几州。”


    胡孛儿领了命令,又打马回后方去了。


    舜音只听见几句低低的说话声,转头看过去,队伍已恢复如常,穆长洲仍行在她右前方,当先领着队伍。


    只不过速度不快,一路边走边四下查看。


    直至天上日头更高,已快过去一个时辰,穆长洲抬了一下手。


    众人停下,胡孛儿一下跃下马,直奔前方侧面土坡而去。蹲在坡边扒来扒去观望许久,他站起身喊:“还真有!”


    张君奉打马过去,回头对穆长洲道:“是与先前一样的蹄印,多了一串。”


    穆长洲看向前方:“你候在此处,保护夫人。”说完又看一眼胡孛儿,“你点几人,随我走。”


    胡孛儿立即上马,招了几名弓卫,跟上他。


    穆长洲转头看一眼舜音,回头策马,领着几人快马奔出。


    舜音坐在马上看他驰马而去,暗松一口气,没想到竟然赌对了,果然不是中原方向来的马,只是不确定是不是他们河西境内自己人在故弄玄虚了。


    她轻扯缰绳,转头看见打马在旁的张君奉,想了想,故意说:“军司掌管凉州军政,又参理民政,已是身居河西要职,难道在河西境内还有人能与他作对不成?”


    张君奉领着剩下的弓卫,本已打算晾在一旁再充作一回便宜护卫了,不妨她今日竟主动开口与自己说话,看了她两眼才道:“夫人不会以为军司的位子这般好坐吧?军司可是七年来一步一步才走至今日的。”


    舜音眼神动了动,忽而想起陆迢说过穆长洲是文人出身,又年纪轻轻已身处高位,有不少人看他不惯,也许是真的,便抿唇不说了。


    张君奉也不再多言,怎么看都觉得这位夫人就是花架子一个,想得也未免太简单了,竟觉得军司当得容易不成?干脆打马离远两步,就做他的便宜护卫好了。


    没了言语,四下无声。


    在这地方干等许久,舜音连周围地形都观察完了,终于听到了远来的马蹄声。


    她找了找,才发现声音自斜侧方而来,一眼看见快马而来的穆长洲,并不是他之前离去的方向,大约是刻意走了捷径而回。


    胡孛儿领着几名弓卫紧随其后。


    马至跟前勒住,穆长洲一手持弓扯缰,另一只手中还抓着三支羽箭,转头递给一旁弓卫:“擦干净,不可留下痕迹。”


    弓卫接过称是,向他递上一块帛布。


    舜音在旁默默看着,那三支羽箭的箭簇上都是淋漓鲜血,直没到箭杆,他手背上也染了点滴血迹,接过弓卫递来的帛布擦去,又递还给弓卫。


    弓卫立即拿住帛布擦拭箭簇,几下擦净,送入他马背后的箭袋中。快速熟练,仿若这三支箭从未沾过血。


    舜音眼神转去一边地上,料想这已不是第一回了,以往只觉得他那只手最多拿笔弄墨,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见识到他这样一面……


    张君奉这才打马靠近:“看来军司已解决了。”


    胡孛儿冷笑一声:“三个喽啰!眼看着就快追不上,所幸军司赶了近道,一箭一个!”说到此处,他看一眼舜音,见穆长洲没有避讳的意思,才往下说,“应是甘州兵马。”


    最后一句他还刻意压了点声,舜音还是听见了,竟然真是河西境内的兵马,不禁抬眼看了看穆长洲。


    张君奉“嚯”一声,低低道:“一个鄯州,一个甘州,最是不安分。说不定今日他们是刻意往东去留了蹄印,好做遮掩,想给军司生事罢了。”


    穆长洲打马回到舜音右侧,打断说:“不必声张,返回。”


    顿时无人再言,众人列马整队,即刻准备返回。


    舜音听到此刻,一直没什么言语,只是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一些,至少不是中原派来的人。


    她扯马跟去穆长洲左侧,忽听他问:“音娘还急着观风物么?”


    舜音转头看他,才发现他正看着自己,顺一下眼前垂纱说:“眼见穆二哥有事,哪能还着急那些。”说完蹙了蹙眉,他今日怎么像是总盯着自己?


    穆长洲没说什么,打马往前,先领路出去。


    队伍一路查出来,绕了个大圈,着实走了太远,返回时却没走来路,反而走了条僻静小道。


    胡孛儿在后方问:“军司要走这里回城?这里虽近,可带着夫人呢。”他看两眼舜音,又问,“不如还是沿原路绕回东城门?”


    舜音闻言看了看这条小道,长了不少细密杂草,看方向一直走就能到西城门,的确近许多,不知他为何要这么说。


    没几步,小道在眼前多出几条分岔,穆长洲勒停马说:“前方细窄难行,你们分走两侧,夫人随我走。”


    胡孛儿看看他,又看看舜音,龇牙笑了笑,一副“明白了”的神情,扭头领了一行人往左侧走了。


    张君奉只好领了剩余的人往右走了。


    舜音看他们打马细致,走成一纵,猜想路上是有什么门路,看一眼前面的穆长洲,随他往前时谨慎了许多。


    穆长洲一手持弓,一手扯马,领路在右前方,不紧不慢地道:“音娘平日记述的见闻里,可有兵事?”


    舜音一顿,看一眼他背:“穆二哥为何这么问?”


    “没什么,”穆长洲并未回头,“只是想起音娘毕竟是封尚书之女,见闻之中有这些也不奇怪。”否则那日怎会及时躲至壕沟,今日又会躲避开马蹄印,心细如发,简直不下于一个从军之人。


    舜音淡淡说:“没有,那些又不能往见闻里记。”


    穆长洲点头:“没错。”


    舜音又瞥他一眼,心想那你问什么……


    四周静得出奇,她很快收心,觉得这里应当很少会有人过来,抓着缰绳,一边往前一边小心翼翼看着两边,再往前看时,穆长洲已打马至她左侧,与她并行。


    她诧异地看过去,自从得知自己左耳失聪,他都一直走右侧,怎么忽然走去左侧了。


    穆长洲转头看见她眼神,笑一下:“我走左才好替你防范。”


    舜音刚想问防范什么,身下的马踏过几丛杂草,忽而打了个响鼻,她一眼瞥见右侧低矮的细草里似有什么,黑漆漆的一块看不清楚,立即一扯缰绳。


    “哒”一声木头声响,马已踏了上去,右侧有块横木“唰”地一下立了起来。


    她用力拽着缰绳,马及时被扯往左侧,一下抬起前蹄,险险避开。不妨左侧也有声响,她没有听见,身一歪,便要从马背上摔落,左侧是一块深凹的洼地。


    舜音转头看了一眼,来不及看清就要跃下马背,脚落了地,却没站稳,一只手伸来一撑,硬邦邦地撑在她腰侧,她总算站稳,看了一眼,才发现是长弓,一回身,差点撞上穆长洲的胸口,愣一下,再看两边,右侧横木,左侧凹地,是寻常的马障陷阱,还好没有伤人的兵器。难怪他说要替她防范……


    忽然反应过来,她回了神,立即想要退开。


    腰后一紧,穆长洲伸手,弓拦在她腰后一收,将她制住了。


    舜音直抵到他胸膛,怔住,仰头对上他脸,看见他嘴边一丝笑,他眼睛正紧盯着她,如同等候已久。


    “音娘刚才的反应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