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赌一次

作品:《穿成寡妇后,跟死对头成亲了

    “如果程稚文不愿停止做那些伤害国家和人民的事,我只能杀了他!我一定会杀了他!”


    沈清恨恨说道。


    江深急道:“沈老板,程先生不是您想的那种人……”


    沈清红着眼睛吼道:“我在去伦敦的船上都亲耳听到了!你还为他辩解!”


    江深登时噤了声。


    有些事情,他不方便说。


    沈清很快回了上海。


    经过多日的寻找,她在距离南京路几百米的地方另寻到一处别墅。


    虽不如先前那栋别墅人流量大,但也算靠近南京路,能共享到南京路的部分客流。


    别墅主人是个法国人,已结束在上海的工作,准备带家人回法国定居。


    他认为自己不会再回上海,所以别墅要直接出售。


    价格不低,无人问津。


    沈清犯了难。


    一下子要拿出一大笔钱来买别墅,资金流可能会受影响。


    可不买这里,南京路附近再无其他空置别墅。


    没有别墅,只靠一个单薄的铺头,很难将高家的丝绸卖出去。


    她决定赌一次。


    钱花掉,还能再赚回来,如果错过了这栋别墅,所有营销计划都要全部推翻重做。


    就让她赌这一次,赌赢了,她能赚回更多的银子。


    沈清咬牙,用大部分身家买下了别墅。


    之后紧锣密鼓地开始了设计和装修。


    别墅前主人虽为法国人,却热爱中国文化,别墅外型是法式风格,内部却大部分采用了中式元素。


    这倒也好,中式风格与江南丝绸更搭配,沈清便没去改变别墅内部的格局和装修,只计划做一些简单的陈列架、橱窗和展台。


    “四边全做衣柜式的陈列架,不需要柜门,到时候把成衣挂在这里。”沈清指着二楼客厅四面墙体对设计师说道。


    设计师低头记录。


    她走到客厅中央,继续比划道:“这里,我要做半人高的矮柜,长方体,盖子全用透明的玻璃,里头铺红色绒面料子。”


    设计师边记录边提醒道:“透明玻璃要进口,价格比较昂贵。”


    “价格没关系,品质越透越好。”


    “好的沈老板。”


    一行人上了三楼。


    设计师看着图纸,好奇道:“二楼做那个长方体的柜子,是要做什么用处的呢?”


    沈清淡淡说道:“还未想好。”


    其实都设想好了,只不过她不想现在让设计师知道。


    来到三楼。


    三楼之前应当是给孩子住的,只有两个房间,一间浴室,剩下的面积全都是公共活动区域,因此有一个特别大的客厅和露台。


    沈清想了想,交代设计师:“不用改变这里的结构设计,和二楼一样,只需添加一些家具即可。”


    她推开露台的门出去。


    意外的发现这里景致特别好,能看见远处的黄浦江、海关大楼。


    沈清眺望片刻,转身对设计师说道:“我想在这边做一些软垫沙发,配小圆桌和遮阳伞。”


    “好的沈老板。”


    沈清再度回到客厅,指着靠窗的几个位置:“这些地方,也都要做上沙发和圆桌。”


    而客厅的中央位置,就放置自助餐台。


    设计师逐一记录。


    几日后,设计图送到工厂给沈清过目。


    沈清稍稍提出几个修改建议,其余大部分满意。


    初伏的时候,别墅终于装好了。


    沈清亲自回了江州一趟,从库房里挑出几十匹花色时髦、符合上海名流及外国人喜好的料子运往上海。


    她花重金雇了两位手艺精湛的裁缝师傅驻店,加班加点地将她设计的款式做成成衣,上架陈列。


    吊带丝质长裙,掐腰、低胸设计,胸口处精密地缝上性感的蕾丝,外头搭配一件长袖罩衫。


    色系采用贴近肤色的裸粉色,软软地覆在身体上,展现出玲珑的曲线和绝美的光泽。


    沈清身为一位女性,都看得热血澎湃。


    这是现代常见的真丝睡衣套装款式,但在这里却不常见。


    大部分还是穿清式的斜襟盘扣睡衣加长裤。


    沈清相信这样性感的款式很快就会席卷整个上海,名流太太们一定会为它而疯狂。


    沈清又用不同花色的丝绸做出几套风格类似的睡裙套装、打底衬裙。


    而风格保守的开襟睡衣也有,并且是情侣款,一样花色的男女款搭配成一套。


    丝绸做成的丝巾、手绢、床上用品,逐一陈列在一楼橱窗、二楼客厅。


    彼时,从法国进口的皮鞋、皮包、香水也都顺利抵沪。


    二楼客厅中央的长柜终于派上用场,陈列进了皮包、香水、饰品。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开业。


    开张这日,花园搭了戏台,请来戏班子足足唱了三天三夜的小曲儿,吸引了不少客人前来。


    客人有的看看热闹就走,有的在一层买了丝绸,有的被橱窗陈列的成衣吸引,上二楼去一探究竟。


    太太们看着这些从未看过的新颖款式,都十分惊奇,逐一试了个遍,最终都付钱买了不少产品。


    有人好奇三楼是什么,是否还有更美妙的产品,沈清便邀请了消费金额最高的三位太太上三楼。


    其他太太们看到了,也想上去,于是就再掏钱买产品,只为上去一探究竟。


    上去才发现并没有产品,起先都有些失望。


    沈清邀请大家入座,让人端出来蛋糕和咖啡,还有二楼所没有的款式——


    来自法国的香水、成套内衣,款式更为性感的睡衣。


    太太们边吃咖啡蛋糕,边和朋友聊天,边挑产品,都很高兴。


    情绪价值大于一切。


    如此下来,沈清的丝绸庄很快在上海出了名。


    许多人慕名前来,其中不乏租界名流的妻子、姨太太。


    她们除了从这里买走大量的丝绸制品,还喜欢在三楼吃咖啡蛋糕,和朋友聊天。


    三楼俨然成了这些人会友社交的场所。


    沈清偶尔上去应酬,也会听到各种在外界听不到的消息。


    比如年底将成立一支海军舰队、某岛最近有民变趋势,而修缮清漪园的经费是从军费中挪出来的……


    沈清想起了历史上的北洋水师,挪用军费修缮颐和园,都与这些太太们所说的不谋而合。


    想想也是,这都是些名流女伴,她们的男人混迹在政商界、甚至清廷,能知道寻常百姓不知道的事,继而说给她们听,由女伴们出来互相交换消息……


    这一日傍晚,太太们都回去了,沈清一个人坐在三楼露台,看着远处的夕阳,思考着。


    如今以服务为噱头的零售模式已经走通了,接下来便是争取将高家的丝绸批量卖出去。


    唯有稳定而又有数量保证的订单,才能赚取更多的白银。


    零售的方式,不管是卖服务,还是卖设计,都太辛苦,来钱也慢。


    而如今,有财力大批量采购丝绸的,唯有清廷……


    有人上了楼梯,皮鞋踩在木质楼梯上的声音,笃定、不慌不忙。


    沈清想得深了,没注意到有人也来到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