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七十年代知青

作品:《女配带着金手指跑路了[慢穿]

    方玚只把药和红枣带走了, 面粉还落在桌子上,让方老太收了起来。


    “吃饭啊,一个个眼里都没活, 盯着我饭就能自己跑到嘴里了”方老太没好气的道。


    叶秀莲和刘盼巧连忙进了厨房, 拿碗的拿碗,端饭的端饭。很快桌子上就摆上了食物。


    方玚还在熬药, 把药材放进锅里,坐下点火。


    今天中午又是咸菜疙瘩, 玉米糊糊里面豆子比玉米粉多,但这就是梧桐村正常人家的伙食了。


    他们家的粥好歹还印不出人影, 前两天是忘记了, 这次方老太直接把玉米糊糊给分完了, 没有给方玚留一点。


    方岩刚想吃饭, 一看桌上少了个人,连忙道“娘, 还有小弟的呢。”


    “吃你的,他都能挣钱了, 大把大把的钱挣着,还缺我这一口吃的啊。”方老太语气不善的道。


    方岩憨憨的还要再说, 叶秀莲桌下的手在他身上重重一拧“给我闭嘴”


    方老太没在意二儿媳的小动作,但一想到方玚的操作, 顿时惊醒,把碗筷一放小跑着去了厨房。


    看到方玚正在熬药,没动她放的粮食,连忙把放粮食的橱柜门一关一锁,虎着脸出去了。


    方玚眉头微动,看方老太的动作, 就知道他出去也不会有吃的,便安心的熬药。


    吃完饭往常都是叶秀莲洗碗,她一点都不意外大嫂又躲懒了,起身收拾桌上的碗筷。


    “大嫂,我来洗吧。”方玲连忙接过她手里的碗,生怕叶秀莲抢回去一样。


    “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啊”叶秀莲纳闷的抬头看了一眼外面,不过不用她洗碗也乐得轻松,回屋子午睡去了,下午她还得上工呢。


    “小弟你怎么那么不懂事非得惹爹娘生气。”方玲把碗放下,闻着厨房里的药味直皱眉。


    “你惹他们生气的时候少了”方玚不咸不淡的道。


    兄妹四个,最会偷懒耍滑的是老大,干得少得的好处却不少,哪里都少不了他。


    但最显眼的却是方玲,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孩,少做一些本没啥,但什么都要跟人计较,少吃了一口饭,多做了一件事,偏又计较不到点儿上。


    “我是你姐,你怎么说话的呢”方玲插着腰不满的道,她那是为了自己争取,那能一样吗


    “别说我不为你好,我可是听到就赶紧过来找你了。大嫂在跟娘说,想要把你分出去。你现在这样子,分家后恐怕连自己都养不活,你还不早些去道歉认错。”


    “分家”方玚若有所思,这时候的人分家的少,都习惯了一大家子一起住,但方玚听到分家时,心底却没多少排斥和不安。


    “对啊,你还想呆在这家里,就别那么犟了。”


    方玲说完就感觉尽了责任,不想再搭理不知道突然发什么疯的小弟了,舀了水三两下把碗在水里涮几下,也没管干净不干净,把碗往上面的格子一放,完事儿


    萧楠吃过药后就感觉浑身松泛了些,也有心思去做其他的了。房子没那么快修好,但家具也得准备起来了。


    村里有人打家具,但需要自备材料。村里人都是提前准备木材,萧楠带着钱去找人换了些。


    这时候的材料个头都很大,萧楠换的这两家存的木头是香樟木和榆木,香樟木被用作衣柜箱子和床的材料,榆木做桌椅等。


    一层的房子没那么麻烦,况且人也多,十几天之后房子也就修好,屋顶的瓦也装上了。


    新房延续了她以往的习惯,两间卧室,一个客厅,一个厨房和卫生间。前面的院子后面的院子里装了洗手池,地面整平用剩下的水泥凝固铺平,用来晒晒东西。


    这一套小院子连材料带人工算下来,花了萧楠一百六十多,其中最贵的还是材料费,人工反而是花得少的。


    方兰英他们干完活,还记得把屋子里里外外的打扫一遍,把建筑所剩的垃圾都清理过一遍,留给萧楠的就是一个干干净净的房子。


    新房子没有涂白装修等,看着有些简陋,但同样也没有甲醛等有害物质,放置两天就能够搬进去住了。


    萧楠满心欢喜,简直一刻也不想等了,她租住的房子虽然能够遮风避雨,但房子破破烂烂不说,整天还灰扑扑的。


    等了一天多,听到家具已经打好了,萧楠迫不及待的给了钱,让人把家具搬了进来。


    第二天,方兰英和萧楠干活时认识的一些婶子们过来帮着她搬家。


    萧楠的东西不多,本来也没想在这土墙房住多久,除了必要的东西,都还在行李袋里没拿出来。


    几个婶子一人拿一两样,就把东西都搬过去了。


    村里想着萧楠不方便,修房子特意给她请了假,现在房子修好人也搬进去,萧楠请的假也彻底结束。还没来得及多看几眼,必须立刻去上工。


    不过即使如此,萧楠的心情也很好。


    而且下午就要分粮食了


    收获的稻谷早就晒干,据说今天上午已经送去粮站,交完任务粮,剩下的除了留下做种子的以外,其余的都是大家的口粮。


    稻桩清理干净,现在地里正在种油菜和胡豆,胡豆明年春天收获,正好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填饱肚子,虽然看起来不是正经主食,但却是这时的青川县不可或缺的食物。


    萧楠请假时间多,工分快要跟其他新知青差不多了,这次回到地里,直接就被安排和老知青们一起挖土种豆子,石麦冬负责教她。


    活累些,工分就高些,想到之前的假期,萧楠一点意见都没有。


    石麦冬看着很快就学会挖土,一点都看不出是刚接触农作物不久的城里人,心情复杂。


    “听说你房子修好了”


    “对,今天早上就搬过去了。”萧楠笑了笑,对新居所很满意的样子。


    “你真的像他们说的要留在这里吗”石麦冬忍不住问道,下乡的知青虽然多,但和本地人结婚的一个都没有。


    她只听说隔壁村有人受不了这个苦,跟村里人成亲了,但她却觉得萧楠不是这样的人。


    “谁说的”萧楠眉梢一挑,对她话里的某些信息比较在意。


    石麦冬一愣,仔细回忆了一下“最开始是从谁嘴里说出来的我不知道,但好些人大概都这么想的,说你把房子都修在这了,肯定是要留在这里不走了。”


    萧楠眼微眯“我暂时是不会离开。”


    石麦冬有些着急,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有些恐慌。不知是对萧楠留在这片贫穷的土地上的可惜,还是为不知未来在何处的自己。


    “至少这几年内会留在梧桐村。”萧楠补充道。


    “那就好。”石麦冬有些沉默的挖土,在梧桐村大半年,她已经能够顺畅的使用沉重的锄头了。


    两人间沉默了下来,萧楠略微惆怅。


    石麦冬人不差,但两人之间似乎有不小的代沟,不能很好的交流。


    知青返乡还有九年,不过如果真要回去也不是没有机会,据她所知各县城有少数返乡的名额,还有数量更加稀少的工农兵大学生名额。


    但跟知青庞大的数量相比,这些名额少到可怜,不如好好想想怎么让自己过的更好。


    “今天晚上搬家温锅,你有时间来吗”萧楠道。


    石麦冬一愣,连忙点头“当然有时间,没时间我也抽出时间也要去啊你家给帮忙干活的人开的伙食好,我可是知道的,这次就过去吃垮你。”


    “随便来,反正也没肉,白菜萝卜管饱”萧楠手一挥,豪爽的道。


    石麦冬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