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你就这么看着他们欺负我嫂子啊?

作品:《穿成八零俏军嫂,糙汉老公宠成宝

    时小艾又从书包里拿出了十块钱,然后说:“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特别是今天咱们又上了新品种,以后可能还要更忙碌些。为了奖励大家的付出,今天咱们发一回奖金,每人两块钱,不光你们,我和程杨也有。”


    说到这儿,她笑了笑:“我们两个也没少干活儿。”


    程杨听到还有自己一份,连忙拒绝:“我不要,我不要。”


    时小艾走过去将两块钱塞到了他的手里,说:“拿着。按劳取酬,这是你应该得的。”


    程杨看看她,扬了扬唇角没有再拒绝。


    他接过钱放进了自己的口袋。


    反正他的钱就是小艾的钱,谁拿着还不都一样?


    王小凤和程林这会儿都高兴麻了,连拒绝都不会说了。


    他们俩也将钱接了过来,然后用力地握在手掌心里。


    感受着一把钞票硌在手心里硬硬的感觉,才让他们真切地感觉到此时不是在做梦。


    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卖完了,分过钱之后大家就关门收摊。


    路过巷子口的时候,那两个吆喝的人喊的声音更大了,神情里是毫不掩饰的炫耀。


    好像在跟他们显摆自家那边生意多好似的。


    只可惜他们的显摆在这群人面前,就像是跳舞给瞎子看,完全得不到一丁点的回应。


    就连平时最容易生气的程林这会儿也心不在焉,完全不把他们当回事儿。


    吆喝的声音再响有什么用?


    有钱拿吗?


    有人给发奖金吗?


    没有你瞎显摆个啥?


    因为程杨第二天一大早就要去学校报到了,所以这天下午程林他们坚决不让时小艾跟着出摊。


    时小艾也没有拒绝,留在家里帮程杨收拾东西。


    “我给你炒点肉松,另外再给你做瓶子肉酱,你拿到学校夹馒头,或者拌米饭上吃都行。”


    她一边翻炒着锅里卤过的肉丝,一边说。


    “不用,别麻烦,我们到时候肯定是集体用餐,根本没有机会吃。”程杨说道。


    “没机会拿到饭堂吃就放在宿舍,总有能吃的时候。你的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每天不吃点肉可不行。


    另外我刚才和小凤说了,让她多烙二十个石头馍,果仁馅和油酥馅儿的各十个,你明天也一起带走。你不是说你那个战友也来上学了吗?到时候你们一起吃。”


    时小艾说的战友是钱英明,之前在战地医院照顾过程杨的那个人。


    钱英明也是战斗英雄,虽然他从前线下来的时间比程杨早,可身上也背着两个军功。


    这次师里安排干部到军校学习,是为了给单位培养后备力量,要求当然比较高。


    上过前线,有军功在身,年轻,有文化这几条缺一不可。


    而钱英明虽然比起程杨的战绩差一点,却也是团里拔尖的人物,所以这次学习他也拿到了一个名额。


    程杨知道这个消息后当然很高兴,能和曾经并肩战斗的战友成为同学,是他意想不到的惊喜。


    当然,除此之外也给他带来了方便,他第一时间就委托钱英明帮他把没来得及取的工资给带回来……


    此时听到媳妇提起钱英明,程杨笑了笑说:“他一直说想来咱家看看呢,之前在医院的时候就念叨了好几次。现在离得近了,等什么时候不忙了,我带他一起回来。”


    “行啊。”时小艾答应得很痛快:“等你们回来的时候咱们再开一瓶葡萄酒!”


    之前他们两个喝酒聊天的那一次,程杨和她说了很多他们战友之间的故事,说他们怎么并肩作战,怎么互为依靠。


    时小艾当时听得热血沸腾,对这些真正的军人们更是心生崇敬。


    程杨当时也跟她提了钱英明,跟她说之前自己住院的时候一直是这个战友照料的他,包括他当时回来给两个小家伙带回来的玩具,都是托钱英明给买的。


    知道了这些,时小艾对于程杨这个没有见过面的战友自然更多了几分感激,以至于都愿意拿出自己平时都舍不得喝的葡萄酒来招待了。


    可程杨听了却表示了拒绝。


    他说:“可别,那点儿葡萄酒我还想留着咱俩自己喝呢。”


    说着他凑到了时小艾的身边,在她的耳边轻声说:“我和郭大哥说好了,这个星期天让他们送家具过来。到时候我请一天假,晚上不回去了,咱俩晚上喝。”


    他的呼吸带着热度,说话的时候热气拂过时小艾的耳边,让她只觉得一阵酥痒,耳廓很快就全红了。


    房子虽然盖好了,但当初时小艾要的那些家具却还没有搬回来。


    家具其实已经做好了,但是时小艾对于现在的油漆有点不放心,总觉得味道很大。


    所以程杨就和郭安商量了一下,将那些做好的家具先放在他们木材厂散散味,等这边彻底收拾完了再搬过来。


    那些家具除了有时小艾特意要求的书柜还有书桌之外,最大件的就算是程杨点名要求的大床了。


    他对那床重视得很,为此还专门跑到木材厂去挑了花样儿。


    时小艾没有跟着去看,但听他回来说的那些话也能够感觉到他有多期待了。


    既然已经决定和这个人一起过日子,时小艾自然不会拒绝他的亲密要求。


    而且从心底里,其实她自己也有一点隐隐的期待。


    可想归想,此时被这人如此直白的说出来,她还是有点不好意思。


    时小艾伸手将程杨往外推了一把,凶巴巴地说:“走走走,赶紧去收拾你的东西,别站在这儿碍事儿。”


    程杨被她推得往后退了一步,却并没有离开。


    看出媳妇儿害臊了,程杨也不敢在这个话题上多说,生怕把人真惹急了,自己岂不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他赶紧转换了话题,说:“你别急着撵我,我还有事儿没跟你说呢!”


    时小艾睨了他一眼,问:“什么事?”


    那眼神带着威胁,很明显地告诉他——不能再胡说八道了!


    程杨笑着清了清嗓子,在时小艾身边坐下,对她说:“我中午回来的时候看到时大喜那边的人去一号院接水了,看来他们和那边的人应该很熟悉。”


    时小艾其实也看见了。


    她没有看到有人去一号院接水,但是看到那两个人提着水从巷子里出来。


    云水巷说起来曾经也算是云城的富人区。


    这条巷子不太长,路两边的住家户加起来也不过只有四十多家。可这四十多家住的全都是独立的小院子。


    每一家的大小虽然不尽相同,但就算是最小的院子里面也都盖着五六间房子,大的院子里面盖的能有一二十间。


    解放前住在这里的人家都是家里有点小资产的,相当于城市里的中产阶级。


    时老爷子当年家里开的有饭馆,手里也有不少钱。解放后他把饭馆和存款全都主动交给了国家,当时提出的要求只有两个,一个是在国营单位给他一个工作岗位,另外一个就是给他们一家留一个安身之处。


    这房子就是那时候国家分给他的。


    在这条巷子里住的人基本上分三种,一部分人家的情况和时家差不多,同样是将家里的产业交出去,然后换来了这样一套蔽身之所。


    王叔刘姨他们家也属于这种情况。


    另外一些人则是原本就是巷子的老住户,房子也是家里传下来的。


    除了这两种之外,剩下的就是政府当初安置进来的贫民。


    战乱的时候,这条巷子里的人也跑了大半,真正的老户没剩下几家。


    那些完全找不到主儿的房子最后就变为了国有。


    这些房子分了一部分给时老爷子这样的人家,另外一些则被盖成了小间儿用来安置贫民。


    后来运动的时候又有一些老户儿的房子被收走了,这些房子被用来安置无房可住的工厂工人。


    到这个时候,云和巷里住的人就相当的杂了,哪方面的都有,再也不复最初的安静。


    一号院就是一个这样的大杂院,那个院子里住了差不多二十来户人。


    因为住的人多,大门不到晚上一般都不会关,时小艾他们天天从巷子口过来过去,里面的情况就看得很清楚。


    此时听程杨说时大喜他们在一号院提水,她并不惊讶,相反还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毕竟时家在这条巷子里住了那么多年,他们和巷子里的人应该比自己一家还更熟悉得多。


    看她一直不说话,程杨说:“他们要是光提个水也没什么,就是不知道他们和那个院里的人到底是什么关系,对咱会不会有影响?”


    “应该问题不大。”时小艾说。


    “一号院住了二十多户人家,时大喜不可能和他们每家人关系都不错。就他们那院儿的复杂程度,你看吧,接水这事儿早晚得起风波。”


    时小艾之所以这么说是有依据的,因为之前他们也和那个院儿的人打过交道。


    整个云和巷所有的院子里都通了自来水,每个院里也都有了电表。但无论是水表还是电表一个院子都只有一个总表,并没有入户。


    这对于时小艾他们这种独门独户的家庭来说无所谓。


    但在大杂院,谁家用水多了,谁家晚上开灯时间长了都是扯不完的皮。


    时小艾的帐篷在巷子口的位置,帐篷后面紧挨着一号院。


    帐篷搭起来的时候她就提出想从一号院那里扯一根电线出来,给帐篷里安个灯泡。


    当初她原本是想自己去和院里的人说的,可一提出来就立刻被刘姨阻止了。


    最后在刘姨的建议下,这事儿是办事处出面和那些人谈的。


    谈的结果是时小艾每个月拿一块钱电费交到办事处,然后办事处把这钱从一号院应该交的总电费里减免掉。


    这样可以说整个院儿里的住家户全都得了益,自然也就没有人会提出反对意见。


    而现在,时大喜他们要去院儿里接水。


    他们如果是和自己这样通过办事处解决问题,那于主任和刘姨肯定早就知道了,也不会瞒着她。


    两人没提,那自然接水的事儿是他们私下处理的。


    按照时老二一家人的性格,时小艾怀疑他们压根就不会提给水费的事儿。


    那到最后必然有的闹了。


    这天晚上程林他们回来的时间比以往晚一点儿,回来的时候几个人都喜气洋洋的。


    一进门程林就将背着的书包拍得山响,对时小艾说:“嫂子,你猜猜我们晚上这顿又卖了多少钱?”


    因为晚上周边的人大多都会选择回家做饭吃,加上医院除了住院的病号也不剩下其他人,所以晚上这顿饭一般情况下茶水摊能卖的钱不会多,能有个十块钱就顶天了。


    可因为今天有卤肉饭,再加上程林此时的表情,时小艾还是往高猜了猜:“十五?”


    “十七块五!”程林的声音里全是兴奋。


    “哟,那可真不少。”时小艾也很高兴。


    “哎,主要是下午石头馍卖得少了,要是石头馍再卖点儿,还能更多!”程林的语气里带着遗憾。


    “行了,别不知足,已经很好了。”


    时小艾说:“明天买石头馍的人还会更少,你们几个都要有心理准备。”


    王小凤是跟着程林,程楷兄弟一起回来的。


    听了这话点头表示了赞同:“我觉得也是,咱周围的人都买得差不多了,估计就光他们买回去的那些,怎么也得吃好几天。”


    “嗯,除了石头馍,烙馍卷菜的销售量也会下降。”


    时小艾看着那两个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想和你们商量商量,咱暂时先把烙馍卷菜取消掉,主做石头馍和卤肉饭,你们觉得怎么样?”


    程林和王小凤一起看向了时小艾,两个人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谁也没有率先说话。


    时小艾笑了:“怎么了?更换品种而已,这又不是什么大事,你们俩至于这种表情吗?”


    王小凤说:“姐,这事儿你做主就行,你怎么说我们怎么做,不用和我们商量。”


    程林也赞成地点了点头。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这茶水摊虽然现在是我在牵头,可你们也是其中的一份子,这生意是咱大家的。”时小艾对二人说道。


    “时大喜他们做的品种和咱们严重重叠,虽然咱不怕他们但是这么死磕没什么意义,浪费的是咱的时间。


    而且我今天听到顾客谈论,说他们烙馍的配菜也和咱一样,据说味道也差不离。所以我想着他们应该也从周师傅那里买麻椒油了,要是这样的话,不跟着减价咱真打不过他们。”


    “怎么这么不要脸!”程林简直气急了。


    他将袖子往上卷了卷骂了句粗口:“要是在京城,看老子不打死他!”


    一直旁听的程杨照着弟弟脑袋就拍了一巴掌,骂道:“你是谁老子?再胡说八道我先揍你!”


    程杨委屈地直撇嘴:“哥,你就这么看着他们欺负我嫂子啊?”


    程杨没有接弟弟的话,只是眸底的光变得更加暗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