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卑劣的模仿
作品:《穿成八零俏军嫂,糙汉老公宠成宝》 不等郭安答话,旁边的郭泉先哈哈地笑了起来。
“这事儿我知道!”他笑着说:“这小子是没想到他从此由一个人的跟班儿变成了两个人的跟班儿。这还不说,还天天为了那俩丫头打架。”
听他这么说刘师傅也深有感触:“那时候学校乱啊!一点点小孩儿就学会了打砸抢,咱家属院的林老师,多好的人啊!后来还不是因为被学生打破了头,最后回老家不干了?”
“可不。”郭泉说着还伸手在弟弟的脑袋上戳了一下:“就这小子的怂样,风一吹就倒的货,那时候也可横了,三天两头的跟人干仗,一弄就带伤回来,还时不时地被打到去医院。
有一回他的棉袄被人撕烂了,我爸气得拿着擀面杖追了他半条街。”
毕竟时过境迁,如今再说起往事,郭安也没有了愤怒,他甚至还能自我调侃:“不横能行吗?那时候小艾家里成份不好,三不五时地受欺负。我不上难道让她们俩丫头上?”
他说着握拳在自己的肩头拍了拍:“你们也别小看我啊!其实我打架还挺厉害的,都是那时候练出来的。”
程杨并不知道媳妇儿上学时候的事儿,如今听他们当做玩笑一样的提起,心里还是忍不住的心疼。
他又想起了媳妇跟人打架时的利索劲儿,不由地想,小艾能够有那样的一身功夫应该也是和郭安一样,都是被形势所迫吧。
越想越自责。
他们又说了一会儿话,程林带着弟弟收摊回来了。
看到人到齐了,时小艾就招呼大家开饭。
桌子坐不下,程楷带着侄子侄女去了小屋,时小艾在那边专门给他们也开了一桌。
因为都是熟人,大家直接跳过了寒暄的过程,开始了愉快的吃喝。
时小艾的手艺再次获得了众人的好评。
三杯酒下肚,饭桌上的气氛进入了高潮。
郭安忽然问了一句:“小艾,你这手艺都是跟你爷爷学的?我记得你小时候没有在这边住啊?”
时小艾解释:“不是的,我做饭的手艺是跟我妈学的,我爸妈从爷爷家搬走的时候我才一岁多,几乎都没跟爷爷一起住过。”
郭安很是惊讶。
他拿起一块摆在桌上的石头馍:“这也是跟你妈学的?”
时小艾愣了一下,直觉得他这样问肯定有原因,还是点了点头说:“是啊。”
郭安的表情变得一言难尽。
他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说:“你应该是不知道,你那个堂哥时大喜现在也在化工厂门口卖石头馍呢!
他做了一个木牌,上面写着老时家石头馍,每次出摊都举得高高的。
那个木牌上面还写了可大的一行字,说什么“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我之前一直以为这是你爷爷的手艺,然后传给了你们两房,所以你们能都卖这个。
那要是按照你说的,这应该是你妈家的手艺啊,跟老时家没关系?”
郭安之所以会在时小艾否认是爷爷传下来之后立刻想到是时大喜模仿,是因为他很清楚这石头馍是时小艾这边最先开始做的。
而且他和时小艾熟,相信她不会说瞎话。
别人可不一定会这么想。
听了郭安的话,在场的其他人全都吃了一惊,连郭泉都忍不住问道:“你怎么知道的?这事儿为啥我都不知道?”
郭安看着他哥解释道:“我上下班都要从化工厂门口过,天天见肯定会知道啊!你去木材厂上班又不从那边过,再说你回家都多晚了,就算家里人知道,也没人会想到跟你说。”
听了这话几个人一起看向了时小艾,而程林最沉不住气,这会儿已经气得脸都红了。
时小艾早就预想过会有人模仿,但她并没有想到最先模仿的人竟然会是时小梅兄妹,而且模仿的方式还这么卑劣。
他们这是打着让时小艾有苦说不出的主意啊!
都是时老爷子的孙辈儿,他们把这样的牌子打出来,时小艾就算说自己不是跟爷爷学的,又有谁会相信?
可要是真的是老爷子的手艺,那就是祖辈儿传下来的。
时小艾能卖,时小梅、时大喜兄妹俩自然也能卖,根本不存在谁先谁后,谁模仿谁的说法。
这是明着让时小艾吃哑巴亏呢。
不过对于这些时小艾倒也并不太在意,这不就是抢注商标嘛,上辈子见多了。
石头馍本身就不是特别有技术含量的品种,被模仿甚至被超越都在所难免,这一点时小艾早就有所准备。
即便现在模仿的人是时家兄妹,也激不起她的愤怒,她更在意的是别的。
她望向郭安问:“化工厂门口允许卖东西,没有人管吗?还有,我记得时小梅应该在化工厂做临时工吧?她哥在门口卖东西,对她不会有影响?”
“时小梅没卖,卖的人是她哥时大喜。时大喜不是被开除了吗,他又不用上班。
而且他也没什么固定摊位,就是拿着竹篮站在路边向人兜售那种。
他们一家子都是化工厂老人,领导都认识,就算是看见也基本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谁会真的细究啊?
我没看见时小梅,不过大家都在传是时小梅在家里做,然后让时大喜出去卖的。
时大喜自己也说了,说他妹曾经得到了家里传下来的食谱,是你们爷爷的传人。”
郭安说到这里有点好奇地看向时小艾:“那个食谱是真的假的?化工厂那边可多人都知道了,传得很疯。”
“我不知道。”时小艾摇了摇头,很诚实地回答:“我之前一直在乡下,连爷爷最后一面都没见到,有没有食谱我不清楚。”
郭安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要这样的话就可能真的有。”
他有点担心的望向时小艾:“要是有食谱的话小艾这事儿你就解释不清楚了。她要非说是你爷爷留下的方子,你根本没法证明。”
时小艾摆了摆手:“那不重要,不需要证明。她要非说是爷爷传下来的也没什么。既然是老辈儿传下来的,她能用我也能用。
我没什么好解释的,她说老时家石头馍就说吧,权当她也替我打了个广告。”
时小艾继续问道:“郭安你注意了没有,他们是一直卖,还是偶尔卖一回?”
“一直卖吧?”郭安想了想:“反正我上下班遇到过好几次。
有一回我嫂子加班,我哥不在家我去接她。
都七点多快八点了,还看到时大喜和他媳妇儿在化工厂门口站着呢,他们应该还卖晚上加班的那批工人。要这样说他们差不多算是全天都在卖了。”
郭安的嫂子也在化工厂上班,是厂里的会计,偶尔也要加班。
听他这么说,时小艾脸上的表情变得有几分严肃。
这才是她最担心的问题!
她能想到的,旁边几个人自然也能够想到,刘师傅就先问出了声:“他们要是卖全天的话,面从哪儿弄的?”
他用手指了指时小艾:“别看我在咱饭店干了几十年了,小艾要是出不了办事处的证明,连我都帮她搞不来这么多粮食。时大喜从哪儿弄来的面?他可没这个能耐。”
时大喜之前也在饭店上班,和刘师傅还有郭安都认识。
对于别的人他们可能不了解,对时大喜的为人还有社会关系那肯定是清楚的。
时大喜那人看上去高高壮壮,一表人才的样子,可肚子里全是一包草,并没有什么大本事。
刘师傅绝对不相信他能有这么大的能量。
郭安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不过我觉得这应该不是时大喜搞来的。”
“可能是他妹,他妹应该有这个能力。”一直没说话的陈民忽然说道。
“你怎么知道?你还认识时小梅?”郭安脱口问道。
其实不光他,所有人都惊讶的很。
虽然时小艾也想到了这个可能性,但是显然陈民应该了解内情。
“他们那个片区也归我们派出所管啊!当初他们家打人的事儿,还是我带队去化工厂了解情况的。”
陈民说到这忽然笑了笑,然后用一种故作无所谓的语气说:“天天和办事处的人打交道,什么小道消息我们肯定最先知道。以后想问啥可以直接找我。”
还能这样?
派出所还管搜集八卦?
所有人的表情都震惊极了。
可仔细想想其实还真有几分道理。
办事处里的大姐大妈们走街串巷,天天做的工作就是维护街道的治安还有向居民传达国家政策。
别的不说,街道上哪家哪户家里有点什么事,瞒得住谁也瞒不住这些大姐大妈们的火眼金星。
而她们和片警儿也是最熟悉的。
“哥,什么情况你跟我们说说啊!时小梅还有这能量?”想明白了之后郭安激动的很,凑到陈民的跟前问道。
大家也一起看向了他。
“其实也不算是什么特殊情况,就是那个时小梅最近在和化工厂新去的副厂长谈对象,好像听说这几天就要去领证了。
时小梅她嫂子嚷嚷的整个化工厂家属院都知道了,办事处的人自然也知道。
时小梅有没有什么能量不好说,但那个副厂长还是有点本事的。人家马上就要成两口子了,帮她弄点米面粮油应该也没多难。”
“化工厂新去的副厂长?”
时小艾想了想问:“是不是年龄很大,头发都白了?”
陈民点头:“对,从海市那边调过来的,据说是高级知识分子,很有能力的一个人。好像还是化工厂的领导专门跑到海市给请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