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

作品:《穿成八零俏军嫂,糙汉老公宠成宝

    时小梅没有理会孙月英,她望着时云鹏继续说道:“爸,你忘了当初工会来找你谈话时说的话了?他们说这件事最好到此为止,不能继续闹下去。要是再传出去些对厂里名声不好的话来,就把咱一家子都以影响军民团结的名义开除了。”


    “那是吓唬咱哩!”时云鹏不悦地接话。


    他用力攥了攥拳,骂道:“老子在化工厂累死累活地干了几十年,他还真敢把我开除?扯淡!”


    时小梅连眼皮都没抬,声音平静地说:“也难说。你辛辛苦苦干了快三十年,结果还不是说把你调到西北就调过去了?国家现在正在打仗,我那个堂姐夫还是英雄……”


    “那你还敢和人家杠?”


    孙月英听不下去了,她想起这些天发生的事儿,想起自己男人跟着吃的挂落,顿时怒从心中起,抓起桌上的一个搪瓷茶缸就朝时小梅狠狠砸了过去!


    时小梅下意识地朝旁边一躲,茶缸子砸在了地上,咣当一声水花四溅。


    溅了旁边的人一脸一身!


    “孙月英!”时云鹏彻底恼了。


    他抹了一把溅到了脸上的茶沫子,大声吼道:“那时候谁知道她嫁了一个军人!都以为她是寡妇……”


    “寡妇就能欺负?”孙月英也不是好相与的,她可不会低头。


    她直接怼了回去:“寡妇带俩孩子,你们还欺负上门,这不是找着被人戳脊梁骨?你还是她亲叔呢!”


    “你还有脸吼我?”孙月英不屑地骂道:“上梁不正下梁歪,也难怪能养出这样的好女儿!她的意思你还没懂吗?厂里虽然不好开除正式工,但可以在房子上做做文章。


    时小梅是临时工,你走了,到时候在西北厂里肯定还得分房子吧?不管那房子好坏,厂里以一家不能占两套房把这套收回顺理成章!”


    “到时候你们有地方住,我和大喜呢?”


    孙月英越说越气,说着站起来朝着时小梅就冲了过去!


    “我跟你拼了!你个丧家玩意儿,你咋那么贱!好好的你去和人家军人家属斗!”


    她嘴里不干不净地骂着,越说越难听。


    如果不是时大喜见势不对以最快的速度抱住了她的腰,估计时小梅此时脸上必然多了好几道抓痕!


    时小梅也没预估到她这个嫂子会这么莽,惊得站起身跳到了一旁。


    看着孙月英恨不得撕吃了她的脸,她咬了咬牙说:“别吵了,这个钱我赔!”


    这句话出了口,房间里所有的吵闹声顿时戛然而止。


    “小梅,你哪儿有那么多钱?”因为害怕牵扯到自己,一吵闹就快速缩在角落充当透明人的赵翠红听到这句话后惊讶地叫了起来。


    虽然她偏心儿子,可闺女也同样是身上肉,她也不想让她受委屈。


    “你管她哪儿来的钱呢?她那么多心眼,不定早早就背着家里存嫁妆了。”


    孙月英可不会让时小梅说出来的话落了地,立刻接茬:“这是你自己说的啊,就这么定了……”


    “别急。”既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时小梅就再次变得从容不迫了。


    她说:“我说我拿钱是因为不想爸妈太为难,但这也不能说明我就有钱。”


    她斜了孙月英一眼:“我回城总共不到两年,去化工厂做临时工才几个月。我一个月二十三块六的工资,能存什么嫁妆钱?”


    “我不管……”


    “爸,你和我哥一人给一百,剩下的我出。咱找工会做调解,跟时小艾说明家里就这么多钱了,都给她了,剩下的每个月从我工资里扣吧。这笔债我来背!”


    “那你要背多少年?你不嫁人了?!”赵翠红尖声叫道。


    “那怎么办?”时小梅苦笑一下,又露出了那种我见犹怜的神态:“我不背还有谁背?”


    赵翠红不敢说话了。


    她是家里唯一没工作不挣钱的人,男人的工资更是攥在自己手里。


    平时她敢跟着嚷嚷,真涉及到钱的时候她没有做主的资格。


    “凭什么让我们拿钱?我没有……”


    “不拿钱就别住!”时云鹏这会儿是真的恼了。


    看孙月英还要胡搅蛮缠,他拍桌而起:“不愿意拿钱,我等会儿就去跟厂里说,主动把这房子退回去!”


    孙月英不说话了。


    时小梅有点惊诧地偷偷看了父亲一眼,没有想到他竟然会站出来替自己说话,她本来以为还要再费些功夫的。


    不过事情总算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顺利进行着,她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神情。


    时小梅没有想到时小艾竟然会狮子大开口朝自己家要这么多钱,这次确实是她棋差一招。


    但多年做生意的经验让她对此并不在乎。


    做生意就是这样,怎么也会有起有伏,输一场算什么,想办法找回场子就行。


    她现在还没有在厂里立住脚,这时候肯定不能再出什么事,要是真为了这点钱上法院,把一家子的名声彻底败坏,那不值当。


    既然这个钱不能不给,那就把事情闹大,把架势摆足!


    家里倾家荡产还钱,不够的她还深明大义愿意用工资抵——这说到哪儿他们家也做得足够好了吧?


    就算当初的事儿他们家有错,那也最多背一个没有看住老人的责任,为了这点错一家子付出了那么多,被搞得整个家四分五裂!


    现在还让她这个没结婚的堂妹背上一身债!


    这次,舆论肯定会偏向自己这一边。


    时小梅不在乎这点债。


    相反,有了这个弱者的身份在,她就算是做点出格的事儿也有理由了,万一将来被发现她也能因此获得同情。


    毕竟她得想办法还钱不是?


    没错,时小梅准备借这个势开始做生意了。


    上辈子在爷爷将工作给了大哥之后,她就提出必须一碗水端平,自己也得有一份。


    给不了工作,那爷爷的菜谱就必须传给她。


    家里祖上开饭店,一直有一份菜谱代代相传,这是时小梅从小就听她妈说了无数遍的。


    她原本以为爷爷会反对,没想到爷爷当时就把菜谱拿出来给了她,还让她有不懂的就回去问。


    看了菜谱之后时小梅才发现,那哪里是什么祖传的东西,那是爷爷几十年自己总结出来的,是他的经验。


    凭着这个菜谱,上辈子时小梅从小饭店开始后来开起了大酒楼,也算是事业有成。


    这辈子她自然还准备干老本行,从卖吃的开始从头来。


    有这笔债傍身,会让她一直处于一个弱者的位置,而通常情况下弱者会被人同情,会让她多些屏障。


    但这只是一方面。


    还有一点——每个月还钱的时候她就有机会和程杨多见面了,会有再次接触他的机会。


    哪怕只为了这一点点机会,她也必须抓住!


    在时老二一家子张罗着还钱的时候,时小艾他们可谓是满载而归!


    从刘师傅那里,她终于知道渔村的人为什么可以在那儿卖鱼了,原来人家并不是做的自家生意,而是村里的买卖。


    卖出来的钱是要和村里分的。


    至于为什么卖那么贵?


    当然是因为人家主要的客户是国营饭店还有大型工厂的饭堂,人家压根就没想着要做老百姓的生意。


    沾刘师傅的光,时小艾以相对便宜的价格买了一条刀鱼,一堆小黄花。


    那黄花鱼是刘师傅挑剩的,个头小一点儿,卖相差一点儿,所以价格也便宜了不少。


    但个头小又不耽误吃!


    看着手中的收获,时小艾很是心满意足。


    因为巧遇了刘师傅,一家人事先规划好的路线改了道。


    程杨骑车送鱼回家,娘仨坐着刘师傅开的电动三轮车跟着先去了饭店。


    到地方之后时小艾才发现自己之前太没见识了。


    她以为的国营饭店都是电视上演的七八十年代小饭馆那般,三两个人,四五个桌,十几把板凳的样子。


    谁知道刘师傅带他们去的,竟赫然一副大酒楼的样子!


    看到她震惊的表情,刘师傅得意地笑了,显摆道:“咱饭店马上要改名啦,改回原来的名字——云凤阁!再也不叫什么健民饭店啦!”